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大宋枭雄

作者:仙庙的马尔高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88章 老温来了

书名:大宋枭雄 作者:仙庙的马尔高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37

月子房中的柔情与千里之外的棋局

靖王府内院,暖阁生香。瑶格儿倚在铺着厚厚锦褥的软榻上,面色虽还有些产后的苍白,却因精心调养和夫君的日夜陪伴,眉宇间多了几分温润的柔光。她怀中抱着刚吃完奶、正满足地打着小哈欠的儿子,小家伙粉雕玉琢,眉眼间已能看出几分父母的英气与秀美。

杨靖就坐在榻边,小心翼翼地用温热的软巾,替瑶格儿擦拭着额角并不存在的汗珠。他几乎推掉了所有非必要的军政事务和应酬,将大部分时间都留在了这方暖阁之内。妻子尚在月中,又逢丧父之痛(阿骨打驾崩的消息虽已过数月,但伤痛犹在),他深知此刻的陪伴,胜过千言万语,也最能抚慰她内心的脆弱。他轻声细语地讲着些趣事,或是温柔地逗弄着儿子的小手,目光片刻不离妻儿,仿佛这世间再无比这更重要的珍宝。

暖阁内炉火融融,弥漫着淡淡的药香和乳香,隔绝了外界的风雨寒霜,只剩下脉脉温情流淌。瑶格儿看着夫君专注而温柔的侧脸,感受着他指尖传递的暖意,心中那因父汗离世而生的巨大空洞,似乎也被这无微不至的爱意一点点填满、熨帖。她将脸颊轻轻靠在杨靖宽厚的肩膀上,无声地汲取着力量。

就在这时,暖阁外传来极轻的叩门声,随即是付鹏刻意压低、却难掩一丝急迫的嗓音:“王爷,属下付鹏,有紧急要务禀报。”

杨靖眉头微不可察地一蹙,安抚地拍了拍瑶格儿的手背,柔声道:“瑶儿稍歇,我去去便回。” 他起身,替她掖好被角,又深深看了一眼熟睡的儿子,这才转身走出暖阁,脸上的柔情瞬间被沉静取代。

外间,付鹏躬身而立,神情凝重:“王爷,刚接到浙江(两浙路)飞鸽急报!钱塘江、瓯江流域连日暴雨,堤坝多处溃决,浙西、浙东数州皆成泽国!田舍淹没,流民盈野,灾情……极其惨重!方腊(明教圣公)那边也快撑不住了,其控制区受灾尤重,粮仓被淹,流民暴增,局面濒临失控!他发来血书,恳求我昌隆号……不,是恳求王爷您,看在昔日情分和万千灾民份上,紧急驰援!”

杨靖负手立于窗前,望着窗外阴沉的天色,沉默片刻。浙江水患,在他意料之中(温雅楠留下的策书早有预警),但灾情之重,还是超出了预估。这不仅是天灾,更是人祸的催化剂。

“温先生留下的策书,吴军师看过了?” 杨靖的声音听不出波澜。

“回王爷,军师已阅。他言道:‘此乃天赐良机,亦为践行温先生‘改稻为桑,富浙强商’遗策之时!’ 军师建议:”付鹏语速加快,复述着吴用的策略,

赈济为表,收购为里:昌隆号立刻调集大批粮食、药品、布匹,以“赈济灾民”之名运往灾区,但核心是,以‘合理’价格(略低于市价,但高于官府常平仓收购价),大规模收购灾民手中被淹或即将绝收的稻田!

改稻为桑,利诱转型:对被收购田地的灾民,昌隆号提供两种选择:一是领取一笔安家费,自谋生路;二是优先雇佣他们,在收购的土地上改种桑树,并进入昌隆号新建的织坊做工!同时,向未被淹但心存恐慌的自耕农和小地主,大力宣传种桑养蚕、缫丝织绸的丰厚利润远胜种粮,并提供低价桑苗、蚕种和技术支持,鼓励其主动转型。

粮价铁令,稳定人心军师特别强调!” 付鹏加重语气,“昌隆号所属所有粮栈、商行,在江浙、江西、乃至受波及的江东等所有粮食主产区,无论官仓、私市,粮价一律维持水灾前水平,严禁任何形式涨价!违令者,斩!同时,散布消息:昌隆号南洋船队正源源不断运来海量精米,足以保障供应,无需恐慌抢购囤积!”

杨靖眼中精光一闪。吴用和温雅楠的策略,深得他心!这步棋,极其狠辣,也极其高明!

表面上,昌隆号是“仁义商人”,开仓放粮(赈济),平价售粮(稳定市场),帮助灾民(提供工作)。

实质上,是利用天灾造成的恐慌和灾民急需现钱的心理,*低成本、高效率地完成江浙、江西核心产粮区的大规模土地兼并!将最肥沃的水田,转变为利润更高的桑田,彻底改变当地的农业经济结构。

* 而**强制维持粮价不涨**,更是神来之笔!这打破了千百年来“灾年粮贵”的铁律!往年水灾,粮商巨贾必定囤积居奇,粮价飞涨,百姓卖儿鬻女。今年昌隆号反其道而行,用源源不断的南洋米(成本远低于受灾区的抢购价)强行压住粮价。这让恐慌的农民看到:**种粮,在灾年也未必能发财(粮价被压住);而跟着昌隆号种桑养蚕进织坊,旱涝保收,收入还更高!** 巨大的利益导向,将无声地引导更多农民放弃种粮,投身丝绸产业链。

“好!就按军师所言,即刻执行!” 杨靖果断下令,“传令登州、明州(宁波)港口,所有南洋返航的运粮船,优先卸货!粮食不必入库,直接装车装船,沿运河、海路,火速运往浙江灾区!昌隆号各地分号,启动最高级别预案,粮价监控由‘暗羽卫’负责,发现一例涨价囤积,严惩不贷!土地收购和桑蚕推广事宜,由军师吴用全权统筹,付鹏,你亲自带人,配合军师行动,确保万无一失!告诉方腊,粮食和药品马上就到,让他稳住局面,配合昌隆号行动,安抚灾民,若有趁机作乱者,杀!”

“遵命!” 付鹏领命,身影迅速消失在门外。

杨靖转身,轻轻推开暖阁的门。瑶格儿正抱着儿子,温柔地哼着女真的摇篮曲,见他回来,投来关切的目光。

“可是有烦心事?” 她轻声问。

杨靖走过去,重新坐在她身边,握住她的手,脸上已恢复了之前的温煦笑容:“些许小事,已处置妥当。瑶儿安心休养便是。” 他伸手,小心翼翼地碰了碰儿子柔嫩的脸颊,小家伙似乎有所感应,小嘴吧嗒了一下,继续睡得香甜。

窗外,江南的灾情如火如荼,无数人流离失所,昌隆号庞大的商业机器正以前所未有的效率和冷酷的精准开赴灾区。而在登州靖王府这方温暖的天地里,只有初生婴儿均匀的呼吸声,和父母守护在侧的宁静。杨靖的目光在妻儿身上流连,深邃的眼眸深处,却映照着千里之外那场正在被他亲手引导的经济巨变——一场将江南鱼米之乡,悄然转变为未来“丝绸金库”的宏大棋局,已然落子。粮价的平稳,是安抚民心的表象,更是无声的号角,召唤着无数挣扎在温饱线上的农民,主动投身到他编织的、利润更丰厚的产业网络中去。这步棋,走得又快,又稳,又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907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