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大宋枭雄

作者:仙庙的马尔高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81章 战争3

书名:大宋枭雄 作者:仙庙的马尔高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37

**兴庆府城下:从猛攻到铁桶**

阿沙敢不的沙漠奇兵虽被剿灭,但其造成的混乱和损失(焚毁部分粮草、损毁关键攻城器械)如同一盆冷水,浇在了因久攻不下而焦躁的完颜宗翰头上。更让他心头蒙上阴影的,是来自后方上京那若即若离、带着审视意味的目光——来自他的叔父,**金国皇帝完颜阿骨打**,以及那位与他明争暗斗、深得皇帝信任的堂兄,**谙班勃极烈(储君)完颜吴乞买**。

宗翰站在高台上,望着那座在血火中依旧顽强矗立的兴庆府,目光冰冷。他麾下最精锐的“铁鹞子”重骑已集结待命,只需一个命令,就能投入那血肉磨盘般的巷战。但理智告诉他,在巷战中投入宝贵的重骑兵,无异于用金块去填沟壑,损失将难以估量。他强压下立即破城的冲动,深吸一口气,下达了改变战略的命令:

“传令三军!”

1. **停止强攻!** 各攻城部队撤至安全距离,依托现有占领区域构筑防御工事,清剿残敌,巩固阵地。

2. **构筑铁桶!** 以兴庆府为中心,挖掘三道深达丈余、宽逾两丈的环形壕沟!壕沟之间设置鹿砦、陷坑、铁蒺藜!每隔百步设立坚固箭塔、炮位(回回炮、床弩)!将缴获和自制的所有甩手雷、猛火油罐,大量配发给外围警戒部队!

3. **锁死粮道!** 习失、拔速离!你二人率本部精锐,配合银术可,**彻底肃清兴庆府通往外界的所有大小道路!** 尤其严防西北沙漠方向!增设烽燧、游哨,扩大巡逻范围至百里!凡有试图靠近或突围者,无论军民,格杀勿论!我要让兴庆府,变成一只连苍蝇都飞不出去的铁桶!

4. **轮休围困!** 各军轮番休整,保持战力。辅兵及签军(征召的汉、渤海等族士兵)日夜不停,加固工事,同时……**在城周广筑土山!** 要筑得比兴庆府城墙还高!待土山成,居高临下,以强弓硬弩、回回炮覆盖全城!不战而屈人之兵!

5. **后勤保障!** 完颜娄室!你负责统筹后方粮道安全,确保各营粮秣、草料供应!严查各补给节点!凡有懈怠延误者,军法从事!

完颜宗翰的战略转变命令迅速传达全军。震天的厮杀声逐渐被铁锹掘土的沉闷、木槌夯击的节奏以及辅兵号子声所取代。金军庞大的战争机器,从狂暴的攻城锤,化身为冰冷、精密、步步紧逼的钢铁绞索。

在帅帐大纛之下,宗翰召集了麾下浴血奋战、功勋卓着的将领。他深知,久攻不下转为围困,虽属明智,但难免挫伤锐气,必须用实实在在的功勋认定和丰厚封赏,重新点燃士气,凝聚军心!

“诸将听令!”宗翰的声音洪亮,目光如炬,扫过帐中浑身浴血、甲胄残破却战意未消的将领们:

* **习失、拔速离!** 宗翰的目光首先落在这对凶戾的先锋狼王身上。“尔等率铁骑横扫**中卫府**外围,如剃刀刮骨,尽灭西夏堡寨烽燧,断其爪牙!更在**苦水河谷**设下天罗地网,截杀信使斥候,使兴庆府沦为聋瞽之囚!此乃锁喉之功!擢习失为**左翼都统**,拔速离为**右翼都统**!各赏金千两,奴百口!待破兴庆府,优先挑选府库珍宝、党项贵女!”

* **完颜银术!** 宗翰看向这位年轻骁将。“会州城下,以寡敌众,力拒西夏凉、瓜数万援军!血战五日,挫其锋芒,斩获无算!更兼回援神速,剿灭沙漠鼠辈阿沙敢不!此乃砥柱之功!擢为**猛安**(千夫长),实授会州防御使!赏金八百两,奴八十口!” 这将意味着,会州这个战略要地,在战后将成为银术可的根基。

* **完颜希尹!** 宗翰的目光带着赞许看向这位智勇双全的年轻宗室。“坐镇**会州**,稳如磐石!洞察敌情,料敌机先,加固工事,扩斥候,严阵以待,使西夏援军无隙可乘!此乃运筹帷幄、守土安疆之功!擢为**谋克勃极烈**(高级军事参议官),兼领**河西诸路招讨副使**!赏金八百两,奴八十口!赐御马三匹!” 这个职位赋予希尹在河西战事中极大的参谋权和部分行政权,地位飙升。

* **完颜习室!** 宗翰看向这位亲信悍将。“临危受命,率铁浮屠摧枯拉朽,碾碎沙漠鼠辈阿沙敢不!挽狂澜于既倒,保我辎重营垒!此乃定鼎后营、护佑全军之功!擢为**合扎猛安**(亲卫军千夫长),统领中军铁鹞子重骑!赏金七百两,奴七十口!” 这是将最核心的武力交予绝对心腹。

* **完颜翰鲁!** 宗翰看向这位老成持重的大将。“统筹粮道,夙夜操劳,保障大军命脉无虞!转攻为困之际,更肩负营建铁桶、督造土山之重任!此乃定海神针、保障之功!晋**万户**,总领全军后勤转运、工事营造!赏金六百两,奴六十口!” 将至关重要的后勤和工事大权委以重任。

“其余诸将,凡有斩获功勋者,由各军详核上报,依功行赏!战殁者,厚恤其家!”宗翰最后环视全场,声音激昂,“今虽转攻为困,非我力有不逮,实乃欲以最小代价,尽收全功!此铁桶已成,兴庆府已成瓮中之鳖!待其粮尽援绝,或寒冬降临,便是破城之时!届时,三日不封刀之诺,依旧有效!诸君之功,本帅与朝廷,铭记于心!待凯旋上京,更有封妻荫子之赏!”

“谢大帅恩赏!愿为大帅效死!大金必胜!” 帐中诸将热血沸腾,齐声怒吼!丰厚的即时封赏和破城后的劫掠许诺,瞬间驱散了久攻不下的阴霾,士气再度高涨!习失、拔速离眼中凶光更炽;银术、希尹等年轻将领则感念知遇,战意昂然;娄室、翰鲁等宿将亦觉责任重大,不敢懈怠。

封赏完毕,宗翰大手一挥:“各归其位!按令而行!**锁死兴庆府!筑高土山!** 我要让李乾顺在城头,日日看着我大金儿郎的旌旗,夜夜听着我土山筑起的夯歌!直至绝望而死!”

**上京会宁府:奏对中的功勋簿**

金国皇帝完颜阿骨打的御案上,除了宗翰要求后勤的急报,还多了一份详尽的**前线将领功勋奏表**。表中不仅详述了习失、拔速离肃清外围、封锁信息之功;银术会州阻敌、回援灭奇之功;希尹稳守会州、洞察全局之功;习室剿灭阿沙敢不、稳定后营之功;翰鲁保障后勤、督造工事之功;更附上了宗翰对他们的擢升封赏建议。

朝堂之上,吴乞买再次出列陈奏,除了重申围困之策的必要性(消耗、民生、宋国威胁),这次特意强调了宗翰的**治军有方、赏罚分明**:

“陛下,宗翰虽未能一鼓而下兴庆府,然其转攻为困,实为老成之策。更难得者,其于前线**赏功罚过,条理分明**!习失、拔速离锁喉之功,银术可砥柱之劳,希尹运筹之能,习室定鼎之勇,翰鲁保障之勤,皆得擢升厚赏!三军将士,莫不感奋!此等统御之才,实乃我大金之幸!臣以为,宗翰所奏擢升封赏,皆合军制,当予照准!以彰功臣,以励士气!”

吴乞买此举极为高明:

1. **彰显公正:** 承认宗翰麾下的功劳,显示自己作为储君的公允,不因政见不同而抹杀前线将士血功。

2. **安抚宗翰:** 明确支持宗翰的封赏决定,给足对方面子,缓和因后勤控制可能产生的直接冲突。

3. **分化拉拢:** 公开赞扬希尹、银术可等年轻宗室将领(他们未必完全倒向宗翰),暗示朝廷(吴乞买)同样看重他们的才能和未来。习失、拔速离等悍将的擢升,也满足了其权力欲望,使其更依赖宗翰(也间接受朝廷制度约束)。

4. **为后勤控制打掩护:** 在大力肯定宗翰治军和将领功劳的氛围下,他提出的“分批有序拨付后勤”就显得更加顺理成章,是“为了大局稳妥”,而非刻意掣肘。

阿骨打看着那份详实的功勋奏表,听着吴乞买条理清晰的奏对,微微颔首,眼中露出满意之色。宗翰的统兵之能、吴乞买的处事之公,都让他感到欣慰。这才是他想要的大金未来。

“准奏!宗翰所请将领擢升封赏,一律照准!所需告身印信,着有司即刻办理,快马送至军前!后勤事宜,吴乞买,你务必妥善安排,确保围困无虞!” 阿骨打一锤定音。

**昌隆号的“贺礼”与杨靖的棋眼**

**金军大营,昌隆号交割点。**

中年管事指挥着伙计们,将一批标注着“贺仪”的货物卸下。除了按“计划”缩减并延迟送达的军械粮秣外,这次还额外多了十几口沉重的大箱子。

“将军,”管事对负责接收的金军将领(正是刚升了官的翰鲁手下)拱手笑道:“闻听贵军诸位将军立下不世功勋,王爷特命小人备下薄礼,以为祝贺!此乃辽东百年老参百株,高丽秘制金创药膏五百瓶,江南上等绸缎千匹,并西域美酒五十坛!请将军代为分呈诸位有功将军!聊表我昌隆号对大金勇士的敬佩之意!”

这手“雪中送炭”的贺礼,送得恰到好处。正值围困开始,攻坚暂停,将士们紧绷的神经稍缓,又有封赏喜讯,正是需要“锦上添花”提振士气之时。老参可补气,金创药是救命良药,绸缎美酒更是硬通货。这份“心意”,迅速赢得了金军将领的好感,连带着对昌隆号物资“偶尔延迟”的些许怨气也消散不少。杨靖借此进一步巩固了与金军,特别是宗翰核心圈子的“良好关系”,为他后续在宋夏边境的行动,披上了一层更安全的“商业伙伴”外衣。

交割完毕,管事回到帐中,再次铺开那张陇右地图。他的目光牢牢锁定在**固原(宋称镇戎军)、平凉(宋称渭州)** 两个点上。这两地扼守泾河上游,控扼关中通往河西的要道,土地肥沃,地势险要,更是宋国防御西夏(如今是金国)的传统前线堡垒。

“王爷,棋子已备,只待落子了。”管事低声自语。杨靖通过昌隆号庞大的商业网络和秘密力量,已经开始向这两地渗透:

* **固原:** 以“高价收购羊毛、皮货、药材”为名,重金结交当地羌、蕃部族首领,许诺提供“保护”和“更好的交易渠道”,离间其与宋廷关系。

* **平凉:** 利用宋国边军腐败和粮饷不继的问题,暗中接触中下层军官,以“昌隆镖局协助护商、保境安民”为幌子,提供钱粮资助,培植代理人。

* **更广阔的陇南、庆州:** 则散布“金军势大,宋廷无力西顾”、“昌隆号有门路保一方平安”等流言,制造恐慌,为将来以“民间力量”填补权力真空做准备。

杨靖的棋眼,已经落在了宋国西北这盘巨大的棋局上。兴庆府的围困,金国内部的角力,宋廷的昏聩,都成了他落子的绝佳背景音。而宗翰对有功将领的封赏,以及昌隆号及时送上的“贺礼”,则为他这枚危险的棋子,涂抹上了一层迷惑性的油彩。

**兴庆府:绝望的围城与西狩的星火**

兴庆府城内,李乾顺在仁多保忠的“护卫”下,麻木地看着城外金军如同蚁群般构筑着日益高大的土山,三道深壕反射着冰冷的寒光。粮仓见底,柴薪耗尽,冻饿而死的尸体被草草堆放在角落,瘟疫的阴影笼罩全城。曾经象征王权的乾元殿,也透着一股死气。

仁多保忠紧握着那份来自“神秘友人”的密信,内心天人交战。信中描绘的“西狩”之路——穿越茫茫死亡沙海,退保黑水城或沙州(敦煌)——九死一生,且意味着放弃祖宗基业,是莫大的屈辱。但留在城中,只有死路一条,西夏血脉将彻底断绝。

他看着形容枯槁的国主,又看看城外那日益迫近的死亡囚笼,最终,一个无比艰难的决定在他心中成形。他秘密召集了最忠诚的死士和最熟悉沙漠的向导,开始做最坏的打算和最后的准备。而“昌隆号”这个神秘渠道,成了他绝望中抓住的最后一根稻草,尽管他并不完全信任它,但已别无选择。一丝微弱的、名为“延续”的星火,在兴庆府的绝望深渊中,悄然点燃。

**东京汴梁:最后的警报**

金军在兴庆府城外大张旗鼓封赏将领、构筑铁桶工事的消息,连同西夏即将崩溃的密报,一同送入紫宸殿。

李纲几乎是声泪俱下:“陛下!金贼封赏将领,构筑长围,其意昭然,必要困死西夏,尽吞其地!其军心稳固,兵锋未挫!西夏一亡,金贼携灭国之威,整合河西铁骑,必全力南下!我大宋西北门户洞开,危在旦夕!此时若再不出兵抢占横山天险,加固边防,收拢西夏溃兵以为缓冲,悔之晚矣!”

童贯则依旧老调重弹:“李大人危言耸听!金人封赏,正显其黔驴技穷,只能靠犒赏维系士气!筑围困城,更说明其无力强攻!西夏将亡,正可为我朝藩篱尽去,当遣使贺金主灭夏之功,重申盟好,永结兄弟之谊,方为长治久安之策!”

赵佶被吵得心烦意乱,看着龙案上摆放的新进贡的太湖奇石,心思早已飘远。他挥挥手:“朕知道了。金夏之事,自有天数。我朝以仁德治国,不轻言刀兵。着陕西诸路,加强戒备,无旨不得擅动。童太尉,贺金使团,可再备厚礼,以示诚意。退朝!”

最后的机会之窗,在汴梁皇宫的麻木不仁中,缓缓关闭。而杨靖的棋子,已经在宋国西北的边境重镇,悄然落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264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