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大宋枭雄

作者:仙庙的马尔高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38章 意外的封赏

书名:大宋枭雄 作者:仙庙的马尔高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37

杨靖辞别了梁山泊一众好汉,起航扬帆,径回登州。

路上,小五便凑上前来,低声问道:“头儿,您看宋头领他们…真能下决心跟咱们一块儿下山吗?”声音里带着几分犹疑。

杨靖闻言,嘴角勾起一抹难以捉摸的笑意,目光投向远方层叠的山峦:“哈哈,你们说呢?”他语气笃定,带着洞悉世事的了然,“他们…还有别的路可走么?就算他宋公明心里头还存着招安归顺那点念想,他那帮快意恩仇、血性冲天的弟兄们,怕是也由不得他了。”他顿了顿,指尖轻轻敲击着桌案,“不急,再等等看。这等改换门庭的大事,总要给他们些时日,容他们自己把那股子心气捋顺了。”

话锋一转,杨靖眼神陡然锐利起来:“汴京那边,那些落难的学子,可都弄回来了?”

“正要禀报头儿,”亲随忙躬身回答,“昨日后半夜悄悄送到的。唉,那些有门路、有靠山的,早早便使了银子从大牢里捞出去了。剩下的这三十来个,都是些没根脚的寒门子弟,在里头…可是遭了大罪!”他脸上露出不忍,“狱卒下手忒黑,个个被打得皮开肉绽,没一块好肉。有好几个伤得极重,气息奄奄,怕是…怕是挺不过这几天了。丁大哥(丁志文)已火速安排了城里最好的大夫过去,用了顶好的伤药,全力救治。只是…这帮喝人血的狱卒,下手太狠,进去的人,骨头缝里的油都要被他们榨出二两来!”他愤愤地啐了一口。

旁边另一个年轻的亲兵有些不解,小声嘀咕:“头儿,恕小的愚钝。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穷酸书生,咱们费这么大力气,花恁多银子捞出来作甚?战场上又不能提刀砍人。”

杨靖看了他一眼,目光深邃,仿佛穿透了眼前的厅堂,望向更远的未来:“你啊,眼光要放长远些。打天下,守江山,光靠刀枪可不行。做事,归根结底得*有人*!这些读书人,胸中藏着锦绣,笔下能定乾坤。用好了,他们的舌剑唇枪、运筹帷幄,比得上千军万马!那是人心,是道义,是将来治理地方的根基!”

正说着,门外一阵喧哗,有人高声通报:“头儿!呼延将军到了!”

“哦?!”杨靖剑眉一挑,颇感意外。他整了整衣袍,大步迎出。

只见呼延庆满面春风,龙行虎步而来,人未至,声先到:“哈哈!杨老弟,恭喜!恭喜啊!”他抱拳拱手,声音洪亮,震得梁上微尘簌簌。

杨靖连忙抱拳还礼:“见过呼延将军。将军,这…何喜之有啊?”他心中虽有猜测,面上却不动声色。

呼延庆笑容更盛,重重拍了拍杨靖的肩膀:“老弟,莫要装糊涂了!上次登州城陷于倭寇之手,朝廷震怒,险些要治守土不力的重罪!幸得老弟你临危受命,率领昌隆武卫的弟兄们浴血拼杀,力挽狂澜,才解了登州之围,救了满城百姓于水火!高俅高太尉深为嘉许,亲自在官家面前为你请功!这不,圣旨马上就到!老弟,你这可是要青云直上了!”

话音刚落,仿佛印证呼延庆之言,府衙门外骤然响起一阵更大的喧闹,紧接着便是尖锐的唱名声:“圣——旨——到!昌隆武卫指挥使杨靖,接——旨——!”

厅内众人皆是一凛。呼延庆反应极快,忙低声提醒杨靖:“快!摆香案!”他见杨靖似乎被这突如其来的旨意定住了身形,又赶紧对一旁的丁志文使了个眼色。

丁志文何等机敏,一边向呼延庆投去感激询问的目光,一边已连声吩咐下去:“快!快设香案!清水净手!都肃静!”一时间,府衙内忙而不乱,众人屏息凝神,动作麻利地将香案、蒲团等物备齐。杨靖深吸一口气,整肃衣冠,在香案前撩袍跪倒,身后呼延庆、丁志文及一众亲随、军士也齐刷刷跪了一片。

只见一名身着绯色宫装、面白无须的太监,在数名小黄门和军士的簇拥下,昂然而入,手中高擎一卷明黄锦缎。他目光扫过跪伏的众人,清了清嗓子,展开圣旨,用那特有的、带着京韵的尖细嗓音高声宣读:

> **奉天承运皇帝 制曰**

> **门下:**朕绍膺骏命,统御万方。东海之滨,国门所系;登莱重镇,锁钥攸关。近闻岛夷跳梁,寇掠州邑,焚渔舍而戮黎庶,掠仓廪而污疆土。朕每闻警讯,夙夜忧劳。

> 尔昌隆武卫指挥使杨靖,夙怀忠勇,深谙韬钤。统率貔貅之师,奋扬鹰鹯之伐。临危受命,亲冒矢石于惊涛;戮力同心,尽歼枭獍于海澨。斩首千五百级,焚舟廿余艘,使倭氛荡涤,澄波复靖。功垂社稷,勋着屏藩。

> 今特晋尔为**镇海将军**(正四品武阶),锡以明威将军勋阶,兼领权知登州军州事。所部昌隆武卫,赐号“镇海军”,永彰威烈。仍赐银五百两、绢三百匹,以犒三军。

> 於戏!鲸鲵虽殄,戒备宜严。尔其整饬楼船,抚恤士卒,固我东陲,永清瀚海。钦哉!

> **政和七年九月十五日**

> (中书省奉敕用宝:**书诏之宝**)

圣旨宣读完毕,厅堂内一片寂静,只有那庄严肃穆的余音似乎还在梁柱间萦绕。

杨靖抬起头,声音沉稳洪亮:“臣杨靖,领旨谢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他双手高举,恭敬地接过那沉甸甸的圣旨,缓缓起身。

“有劳公公远道而来,一路辛苦。”杨靖转向宣旨太监,脸上已换上得体的笑容,“略备薄酒,还请公公赏光,稍作歇息。”

一旁的老丁(丁志文)早已会意,笑容可掬地凑上前,动作行云流水,一张簇新的、面额两百贯的银票便不着痕迹地滑入了太监宽大的袖袍之中,仿佛只是拂了拂灰尘。

那太监脸上瞬间绽开菊花般的笑容,尖声道:“哎哟,杨将军太客气了!恭喜将军,贺喜将军!咱家还要赶回宫里向官家复命,就不叨扰将军了。将军前程远大,好自为之!”说罢,也不多留,带着一干小太监,在丁志文的殷勤相送下,转身离去。

太监一走,厅堂内的气氛顿时活络起来。呼延庆率先上前,用力握住杨靖的手臂:“恭喜杨将军!镇海将军,实至名归!”众人也纷纷围拢过来,道贺之声不绝于耳:“恭喜将军高升!”“镇海军!好名号!”“将军威武!”

杨靖面带微笑,一一回应着众人的恭贺,目光扫过手中那卷明黄的圣旨,又掠过厅堂外晴朗的天空。喧嚣之中,一丝难以察觉的复杂心绪悄然掠过心头。他想起当年在北地边关浴血厮杀,带着累累军功回乡,所求不过是谋个安身立命的小吏之职,却处处碰壁,受尽冷眼。而今日,这赵官家的一道旨意,竟是如此“慷慨大方”——正四品的将军印信,权知一州军政的要职,还有那御笔亲封的“镇海军”名号……这份突如其来的“恩宠”,沉甸甸地压在手上,也沉甸甸地压在了他的心上。

他嘴角那抹笑意更深了些,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嘲弄,心中默念:

> **“想我当年北地回乡,一身军功只求个区区小吏而不得,受尽白眼。然今日,这赵官家的封赏,倒真是好生大方啊……”**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2908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