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大宋枭雄

作者:仙庙的马尔高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39章 这个儿子我不要

书名:大宋枭雄 作者:仙庙的马尔高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37

---

家有喜事,自然要大摆筵宴,与众人同乐。登州府衙内灯火通明,觥筹交错,庆贺杨靖荣升镇海将军兼权知登州军州事。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喧嚣渐歇。仆役们撤去残席,换上清茶。杨靖与呼延庆移步至偏厅,隔着一张酸枝木小几对坐。

袅袅茶烟升起,呼延庆看着杨靖沉静的面容,忽然开口:“杨老弟,我看你接了旨意,面上虽笑,这心里头……似乎不太满意?”

杨靖端起青瓷茶盏,指腹摩挲着温润的杯壁,嘴角扯出一个意味不明的弧度:“满意?呼延兄,你觉得我杨靖,会在乎他赵官家这纸面上的赏赐?”他顿了顿,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冷峭,“五百两白银?呵,好大的手笔!打发叫花子么?这圣旨洋洋洒洒,封了‘镇海军’的名号,可军饷粮秣,一字未提!空手套白狼的本事,倒是炉火纯青。”他啜了一口茶,眼神锐利起来,“不过嘛……这‘权知登州军州事’的名头,倒还算有点用处。”

呼延庆了然一笑,身子微微前倾:“登州城经此一劫,元气大伤,百废待兴。加上你我这等‘煞星’在此坐镇,那些盘根错节的世家大族,哪个愿意让自家金贵的子弟来这苦寒之地‘历练’受苦?这烫手的山芋,自然就落到你这新扎的镇海将军头上了。”

“哈哈,还有这般说法?”杨靖闻言大笑,笑声在寂静的厅堂里显得格外清朗,“有趣!倒是我沾了这‘煞气’的光了?”

呼延庆也笑了,压低声音道:“高俅那厮,给你谋这个差事,未必安着什么好心。登州如今是个烂摊子,搞好了是他的举荐之功,搞砸了……嘿嘿。不过嘛,此人收钱办事这块,倒真没得说,童叟无欺。”

杨靖放下茶盏,眼中精光一闪:“和真小人打交道,其实也有好处。至少对方会明明白白告诉你,他要什么,你能得到什么。省去了许多弯弯绕绕的猜忌心思。”

“哈哈,妙人!杨老弟此言,真是妙人!”呼延庆抚掌大笑,深以为然。

翌日,天光微熹,老丁丁志文便抱着一大摞厚厚的账册,脚步匆匆地寻到了杨靖办公的书房。接了圣旨后,杨靖已正式从船上搬进了登州府衙。这府衙经过一番紧急修缮,又打通了左右两处相邻的院落,总算有了几分像样的官衙气派,也给了杨靖一个固定的落脚点和处理公务的场所。

“头儿,”老丁将沉重的账册“哐当”一声放在宽大的书案上,抹了把额头的细汗,脸上带着苦笑,“这是登州府库的历年账簿,属下带人连夜核查过了……”他摇摇头,叹道,“干净!太干净了!干净得老鼠钻进去,都得哭着出来,怕是连颗陈年谷壳都找不到!”

杨靖随手翻开最上面一本,指尖划过那几乎能印出人影的空荡页面,冷笑一声:“呵呵,早已料到这帮硕鼠会刮地三尺,只是没想到,他们竟能倒腾得如此干净!真是雁过拔毛,寸草不留。”

老丁又从怀里掏出一份更厚实的册子,双手呈上:“头儿,这是这几天兄弟们带着人手,昼夜不停,丈量统计出来的登州左近无主之地。因战乱逃亡、绝户、或本就是官田荒废的,拢共有六万七千余亩,已造册登记完毕。”这数字说出来,连他自己都觉得心头一热,这可是重建登州的根基!

杨靖接过地册,目光沉凝,手指在册页上轻轻敲击,显然已在心中盘算良久。他抬起头,语气斩钉截铁:“老丁,你记下来,即刻以镇海将军兼权知登州军州事的名义颁行告示:

第一,登州之战中,为我镇海军(昌隆武卫)战死的兄弟,每家抚恤白银二十两,另赐良田三十亩!这二十两,要确保他们家人能安身立命,衣食无忧!(注:北宋末二十两白银价值不菲,确能支撑一个小康之家数年用度)。田契地契,务必亲手交到遗属手中!

第二,此战中伤残,无法再随军征战的弟兄,优先安排进府衙或地方上的闲差,保其生计。另赐田二十亩,安家费白银十两!若有自愿解甲归田者,亦赐田三十亩,安家费十两!以后凡有军功者皆照此例。

第三,随我们一同从黑松寨迁来的乡亲,以及北地南逃、经我们筛选过的可靠流民,按户计,**人均分配五亩田**!赋税,只收一成!昌隆商行(或我们府库)提供第一季的种子,待秋收后,再按量归还即可。府衙所属的骡马耕牛,也可免费借给他们使用,但务必交代清楚:牲口是公家的命根子,谁家领用,必须精心喂养照料好了!若有损伤,照价赔偿!

最后,”杨靖眼中闪过一丝深意,“那帮从汴京捞出来的学子,我看大部分伤势已好转,能下地走动了。让他们也别闲着!组织起来,跟着你们一起去办这些事!丈量土地、登记造册、宣讲政令、安抚人心……这些文书案牍、沟通协调的活儿,正是他们所长。把他们带出来,让他们在实务中历练,你也好多几个得力的帮手!”

老丁飞快地记录着,越听眼睛越亮。他明白,这不仅仅是安置和抚恤,更是头儿在登州扎下根基、收拢民心、培养班底的关键一步!尤其是最后关于学子的安排,更是深谋远虑。他重重一点头,声音洪亮:

“明白!头儿放心!属下这就去办,定将此事办得妥妥帖帖!

“等等,老丁,”杨靖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还有一事,刻不容缓。”

老丁立刻停下脚步,肃立倾听。

杨靖的手指在地册上重重一点:“此次登州之乱,遭殃的不只是农田民舍,城里的商铺、货栈、作坊,也被倭寇和乱兵祸害得不轻!你立刻加派人手,加紧统计城内所有无主的门面、店铺、仓库!登记造册,理清产权,越快越好!”

他眼中闪烁着精明的光芒,那是多年在商海和战场中历练出的锐利:“光有田,百姓能吃饱肚子,但登州要活起来,要富起来,还得靠商贾流通!咱们不能光指望那些本地被吓破了胆的土财主。让咱们昌隆在外地的掌柜们动起来!放出风去,就说登州百废待兴,商机无限!凡是愿意来登州开铺面、做买卖的商人,头两年赋税减半!官府提供便利,保其安全!”

杨靖站起身,走到悬挂的简陋海图前,手指有力地指向浩瀚的东海:“告诉他们,咱们昌隆的远海大船队,就是他们的底气!粮食、布匹、丝绸、茶叶、瓷器……这些大宗货物,只要他们能组织来货,咱们的船就能帮他们运出去,销往高丽、东瀛,甚至更远!还有北边辽金紧缺的草料、干草,也是紧俏货!只要商人愿意来,肯流动,咱们还愁登州没有活水?还愁府库没有进项?”

他冷哼一声,语气里充满了对前任治理者的鄙夷:“之前盘踞登州的那帮直娘贼,只知道关起门来,在穷苦百姓身上敲骨吸髓,刮地三尺!哼…坐拥良港,却只知守着自己那点坛坛罐罐,一帮子鼠目寸光的蠢货!活该被倭寇端了老窝!”

老丁听得心潮澎湃,连连点头:“头儿英明!开源活水,这才是长久之计!属下这就去办,定让那些精明的大商贾闻风而动!”

“嗯,”杨靖满意地点点头,随即又想起一事,“小五呢?让他过来见我。”

“是!”老丁应声退下。

不多时,一个精悍干练的年轻人快步走进书房,正是杨靖的心腹亲卫兼情报头目小五。“头儿,您找我?”

“吴起那边情况如何?”杨靖开门见山。

小五眉头微皱,禀报道:“回头儿,吴起大哥在辽东那边可没闲着!他按照您的吩咐,专门盯着金狗那些见不得光的走私海路下手,劫了几次大的,把对方惹急了!现在辽海那边几乎天天都有零星冲突,咱们的船队和金狗的私船护卫队互相试探、袭扰。吴大哥说,金狗损失不小,怕是快要狗急跳墙了!”

“狗急跳墙?”杨靖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笑意,“就怕他不跳!小五,你立刻安排可靠人手,去寻赵良嗣!”

小五精神一振:“头儿,要动‘火耗’(指火器交易)了?”

“没错,”杨靖眼中寒光闪烁,“告诉他,他和他背后那位‘贵人’不是一直哭着喊着要咱们的甩手雷和毒火罐么?这次,可以按他们之前的采购量,提供四成现货给他们!”

小五飞快心算了一下:“四成?头儿,这量不小,足够他们打几场硬仗了。金狗那边……”

“这正是关键!”杨靖打断他,语气斩钉截铁,“附加条件:他们拿了咱们的‘火耗’,就得让金狗在辽东那边不得安生!十月中旬之前,我必须要听到辽阳府、或者盖州、复州方向,金狗与契丹人爆发像样战事的消息!规模不能太小,得让金狗感觉到痛,抽不出太多精力来报复咱们的海路!”

小五立刻明白了杨靖的驱虎吞狼、祸水北引之计,重重点头:“明白!用契丹人的刀,或者他们自己扶持的刀,去砍金狗!让他们后院起火!那……赵良嗣的好处?”

杨靖踱步到窗前,望着庭院,声音低沉却充满力量:“他不是一直想插手粮食买卖么?告诉他,除了正常的粮食供应配额,这次我额外批给他一成!记住,是单独给他赵良嗣的粮号,走咱们昌隆的‘特殊’渠道!”

小五眼睛瞬间瞪大了,倒吸一口凉气:“单独一成的粮食配额?!头儿,这……这可是上万石!咱们给他八文一升的‘友情价’,他转手卖到辽东缺粮之地,至少十六文一升!这一万石粮食,刨去运费打点,他赵良嗣少说也能净赚……” 他快速心算着,报出一个惊人的数字。

杨靖转过身,脸上带着洞悉一切的笑意:“所以,你觉得他赵良嗣,会不会把这事儿给我办得漂漂亮亮的?”

小五忍不住嘿嘿直乐,竖起大拇指:“头儿,高!实在是高!这一万石粮食砸下去,赵良嗣怕不是得把您当亲爹一样供起来!这泼天的富贵,他做梦都得笑醒!”

“滚蛋!”杨靖笑骂着作势要踹他,“老子风华正茂,才不要那个满肚子弯弯绕的老头子当儿子!快去办!记住,消息要快,条件要咬死,火器和粮食的交接要绝对隐秘!”

“得令!”小五收起嬉笑,神情肃然,抱拳领命,转身如一阵风般冲了出去,执行这桩足以搅动辽东局势的秘密交易。

书房内,杨靖负手而立,目光深邃地望向北方。登州的土地在耕耘,商路在重启,而远方的烽烟,也将在他精妙的算计下,为登州的重建赢得宝贵的时间和空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7379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