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

作者:坦然笑微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53章 恐惧之情溢于言表

书名: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 作者:坦然笑微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6

曹操见多识广,瞬间明白。

“确是造纸坊,但儿臣所制之纸,与蔡侯纸截然不同。”

曹晚递上一张晒干的成品,说道:

“此纸洁白细腻,绝非蔡侯纸!”

曹操眼中闪过光芒,惊喜溢于言表。

他所言蔡侯纸乃西汉蔡伦所创,世人称其为蔡侯纸。

“蔡侯纸用树皮、渔网等制成,虽实用但粗糙,易腐难存,书写不便。”

“况且蔡侯纸原料难得,工艺繁琐,难以量产。”

“因此即便已有纸张,官府和朝廷仍以竹简为主要书写工具。”

曹晚指出蔡伦纸的不足,随即指向曹操手中的白纸:

“儿臣所制之纸,以竹为材,取材简易,可大规模生产。”

“其质量更胜蔡侯纸,书写流畅且耐久。”

“最重要的是,此纸成本仅为竹简的十分之一,普通百姓也能负担得起。”

曹操手握竹纸,神情激动,听罢曹晚的解说,愈发振奋。

“此纸,实乃神物!”

曹操猛然回首,目光炽热地望向曹晚。

“有了此纸,寒门百姓也能读书识字,培养出治理国家的人才,供我使用!”

“有了源源不断的寒门学子,我又何必再倚仗世家之人?”

“晚儿,你所制的竹纸,堪称铲除世家根基的利器!”

曹晚微微一笑,“儿臣已在许都、襄阳、建业等地建立了数十座造纸作坊。父王若认同此纸的价值,孩儿即刻下令向天下售卖。”

曹操闻言大喜。

“晚儿,你竟有如此远见,提前修建这么多作坊?”

他惊喜交加,眼中满是不可思议。

曹晚却不言声。

这竹纸工艺,如同红薯曲辕犁一般,皆是从系统商城兑换而来,耗费了大量残暴积分。

起初,曹晚不过是想开辟一条新的致富之路,垄断竹纸市场。

直至方才,与父亲一番交谈后,他突然明白,竹纸的意义远超盈利,更关乎权力格局。

“就凭这竹纸,让那些世家明白,我曹家不需他们扶持,同样可以改朝换代,掌控江山!”

曹晚将手中白纸撕碎,抛向天际。

当日,曹晚的指令自邺城传遍天下各州:许都、下邳、襄阳、建业、寿春……

数十座造纸作坊奉命,立刻将囤积的数万张竹纸推向百姓市场。

竹纸一出世,天下为之震动。

许都,荀府。

荀彧捧着一本竹纸版《论语》,满脸惊异。

“几十斤竹简才容得下的《论语》,竟被浓缩在这薄薄的纸书之中?”

他轻轻翻开,连连赞叹,视若珍宝。

“文若兄,此书用的是一种新竹纸,其质优于蔡侯纸,价格不及竹简的十分之一!”

“这种竹纸一夜之间遍布各地,几乎供不应求。”

“你手中的这本《论语》,不用多久,恐怕人人都会拥有。”

陈群拿起手中的书,神情严肃。

“这样的书,每家一本?”

荀彧身体微微一震,瞬间明白了此物问世的重大意义。

“不知是谁,竟制出了如此神奇的纸张?”

荀彧不禁询问。

陈群冷笑一声:“文若兄怕是难以想象,这竹纸的制作者,正是魏王的大公子!”

“曹晚?”

荀彧脱口而出,满眼惊讶。

“正是。”

“魏王此子,实乃旷世奇才!”

“仅说他智慧堪比张良,勇猛胜过项羽便罢了,那红薯、曲辕犁皆由他发明,如今又制出竹纸!”

“魏王有此子,果真天命所归,注定将改朝换代,取代刘氏!”

陈群感叹唏嘘,既有对曹晚的忌惮,也充满钦佩。

“此子,确是旷世奇才。”

“不过,长文可曾想过,他造出竹纸,等于为天下世家掘了一座坟墓!”

荀彧合上《论语》,目光坚毅如铁。

“这也是我欲与文若商议之事。”

陈群重重点头。

“竹纸一出,百姓皆可读书,无穷无尽的人才将从寒门涌现!”

“魏王重视人才,不论出身,若得万千寒门学子为己所用,文若你心中天子与世家共治天下的愿景,恐怕要破灭了!”

陈群的话让荀彧心中一颤。

“魏王本就压制世家,如今改朝换代,无需世家支持,即便我们扶持子桓也无济于事,他必定立曹晚为储。魏王百年之后,曹晚继位,必不会放过我等世家!”

“文若,这一张竹纸,已将天下世家逼入绝境!”

陈群声音沙哑,恐惧之情溢于言表。

荀彧默然不语,陷入沉思。

许久后,他的眼神凝聚,嘴角浮现出一抹阴冷。

“如今唯有战争,才能延缓魏王立储,为我们争取逆转局势的机会。”

“速召马腾、刘备,令他们统率西凉铁骑,立即向东挺进,直逼潼关!”

邺城,魏王宫。

“妙哉!实在妙哉!”

曹仁翻阅着手中的《孟德新书》竹纸抄本,连连称赏。

“子孝,你是在夸我这部兵法精妙,还是说我这竹纸制作巧妙?”

曹操抚须微笑,带着几分得意问起。

曹仁拱手答道:“大王的兵书堪称旷世奇作,而大公子所制竹纸亦是难得的佳品。”

曹操闻言大笑:“若无此纸,这兵书怕是要用几十斤竹简才载得下。大公子果然才华横溢。”

曹仁捧着竹纸仔细端详,啧啧称奇。

曹操听后甚感欣慰,目光中满是对儿子的骄傲。

“子孝,你觉得晚儿这孩子,是否能承袭我的基业?”

曹操话语骤然严肃起来。

曹仁微微一震,立刻明白其意,便反问:“大王可是有意立大公子为世子?”

“正是如此。”

曹操点头轻声回应,“所以我想听听你的看法。”

“立储大事,理应由大王独断,臣不敢妄言。”

曹仁急忙谦逊致歉,拱手低语。

曹操摆手示意:“自家兄弟,不必拘礼。今日我只愿听你说真心话。”

曹仁正色答道:“大公子智勇兼备,实为上天赐予大王的栋梁之材,多年来为大王建下无数功劳。臣以为,唯大公子堪当此重任!”

曹操听毕,展颜一笑,已然心中有数。

他欣然说道:“既然你都这般认可,那我也无需多虑了。我这就着手安排……”

话犹未尽。

许褚快步而入,拱手禀报:“启禀大王,关中马腾父子领十万西凉军,打着拥戴汉帝的旗号,挥师东进,潼关告急!”

曹操脸上的笑意瞬间被阴霾吞没。

\"大王,马腾父子在那刘备协助下,突袭韩遂,如今已成西凉霸主,其野心昭然若揭!\"

曹仁肃然说道。

\"他们既然如此行事,那就再好不过。本王正好借此机会光明正大地讨伐他们,彻底平定关陇之地!\"

曹操冷笑一声,下令:\"传令三军,即刻集结,本王近日便亲自领军前往关中,一举剿灭马腾父子!\"

大公子府内,曹晚正与庞统、贾诩对酌。

\"世子之位非大公子莫属,想必不久后魏王便会正式册封。在下先行恭贺大公子!\"

庞统拱手致意。

\"莫要急于道贺。\"

\"我的姨娘及其三子,再加上荀彧、陈群等重臣,绝不会坐视我成为世子,必定竭力反对!\"

曹晚轻啜一口酒,冷笑道。

\"大公子屡建奇功,深受魏王器重,且为夏侯家女婿。曹氏宗族之中,唯有曹真立场不明,其余皆站在公子这边。优势尽在我方,即便他们设法阻挠,也是徒劳!\"

庞统充满自信。

\"但我担心他们会铤而走险,甚至勾结外敌!\"

曹晚意味深长地说。

庞统愣住,未及反应。

此时,魏延急匆匆进来,拱手道:\"禀报大公子,马腾率十万西凉军进逼潼关,魏王已决定亲征,请大公子尽快做好出征准备。\"

庞统神情骤变,急切道:\"正值魏王考虑世子人选之际,马腾父子为何突然发兵?莫非真如大公子所虑,有幕后之人暗中操控,欲借西凉之力阻止魏王立公子为世子?\"

曹晚将酒杯重重摔在桌上,嘴角浮现出一抹轻蔑的笑容。

\"我要做世子,谁也无法阻止!\"

\"我还希望他们出面阻挠,这正是一个绝佳的机会,让我可以铲除那些背叛之人!\"

曹晚不仅毫无忧虑,反而满心欢喜。

他挥手示意,厉声道:“魏延,命锦衣卫严密监控卞夫人及其子四人,同时留意荀彧、陈群等世家重臣,一旦察觉异动,立即上报。”

“遵命!”

魏延领命而去。

“对外清除叛逆,对内肃清奸佞,大公子的眼界,确实比我们更深远。”

庞统连连感叹,自感不及。

“咳咳,大公子,提到监视卞夫人,老夫忽然记起一桩旧事。”

一直未开口的贾诩突然发声,令众人皆惊。

“这老狐狸平日里装聋作哑,今日竟主动提及,倒是难得。”

曹晚心中疑惑,却也好奇,说道:“文和,不妨说来听听。”

贾诩被他的话弄得有些窘迫,轻咳几声掩饰。

“当年魏王攻宛城时,张绣背靠刘表,兵强马壮,原本并无投降之意。”

“然而某夜,张绣秘密接待一位神秘来客,次日便宣布投降。”

“从诈降之计,到后续种种布局,直至劫营之举,张绣谋划周密,令人无懈可击,就连我也未能察觉。”

“这一切,让我觉得,那些计策似乎全由这位神秘访客传授。”

贾诩缓缓讲述着这段往事。

“什么?原来宛城之战中,张绣的计谋并非出自文和你之手?”

曹晚感到意外。

“绝非如此。”

贾诩忙摇头,“那一战致使大公子失弟,魏王丧子,若真出自老夫之计,即便给十倍胆量,也不敢建议魏王接受投降。”

曹晚眸中疑云渐生,追问:“你刚才言及此事与卞夫人相关,究竟有何关联?”

“那位神秘访客的身份,我并未看清,也不知其名。”

“但我的一名属下恰是徐州人,辨认出访客口音为琅琊郡腔调。”

“而大公子的姨母卞夫人,恰巧出身琅琊郡。”

“战后,子修公子不幸陨于乱军,子桓公子却因外出游历,侥幸逃过此劫。”

“子桓公子的生母正是卞夫人。”

“这些巧合实在太多,让人不得不怀疑其中的安排是否过于刻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986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