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

作者:坦然笑微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324章 难以迅速理顺政务

书名: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 作者:坦然笑微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6

城内造船厂依旧忙碌非凡。相较城外军营,这里的工作更具挑战性。吴军突袭后,百姓抓住机会扩建造船厂,但这一工程耗时颇长。同时,魏军也需要时间造船以进攻山阴城。因此,城内造船厂始终处于高强度运转状态,实行三班轮制,每两时辰轮换一组工人。然而,每组人员中,总会有人参与新型战舰的制造。恢复造船厂固然紧迫,打造新式战舰同样重要。唯有具备抗衡吴军战船的实力,才能守护浔漓城。仅依赖城外的防御工事,难以阻挡吴军攻势。毕竟,攻城器械的射程无法完全覆盖江面中央区域。

吴军一旦靠近城池另一侧,城外的攻伐器械便无用武之地,只能干瞪眼。但赵云在外布置的防御并非孤注一掷,后续计划是在城内囤积更多便于移动的攻伐器具。这类装备虽射程有限,却胜在隐蔽性佳,闲置时可藏于别处,战时随时调用。

经历此次突袭后,浔漓城对造船厂的关注更甚从前。不仅需扩建新厂,更要确保其坚固,足以抵御吴军战船侵袭。要做到这一点,所需资源庞大,即便赵云从建业城带来不少补给,仍显不足。然而当前最紧迫的是推进造船厂建设,保障新型战船生产即可。新厂无需急于全面完工,若全心投入此项目,再次遭袭时,浔漓城恐难以招架。

唯有魏军夺得新型战船,并向吴军发起攻势,无论最终胜负,只要战争结束,浔漓城百姓便可重获平静。若非之前事件,百姓或盼吴军驱逐魏军;如今他们反而希望魏军获胜,对吴军已彻底失望。即便如此,他们对吴国仍有期待,毕竟他们是吴地子民,吴国仍是他们的祖国。可惜吴国无力庇护他们,这让百姓既失望又无奈。如今的吴国,在魏国面前显得弱势,甚至动用些不上台面的手段。若只是毁掉战船,百姓对吴军的不满或许不会如此强晚。

吴军此次不仅攻占了浔漓城,还将城中的造船厂彻底毁掉。这无疑是给浔漓城带来了沉重打击,因为这座造船厂是城内最主要的经济支柱,大多数百姓的生活依赖于此。

尽管近年来造船业有所衰退,但每次开工仍能为当地居民提供可观的收入。浔漓城的民众本以为吴国会顾及这一点,然而事实却完全相反,吴军在进攻时毫无顾忌地破坏了这一重要设施。

因此,浔漓城的民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他们对吴国的信任已经荡然无存。即便日后吴国成功夺回此地,也难以恢复往日的民心所向。

然而,这一前提是吴国必须重新掌控浔漓城。

目前,庞统与曾管事正轮流监管造船厂的建设进展。新建造船厂的部分结构已初具雏形,预计不久即可完工。根据他们的计划,首先需完成五个核心区域,然后集中力量打造战船,剩余工作交由少数非直接参与建造任务的人员负责。

一旦五个区域建成,就能同步生产五艘新型战船。之所以优先建设这些区域,是因为利用了旧造船厂的原址进行修复。虽然厂房被毁,但场地本身受损有限,只需重新搭建即可。

这也解释了为何可以边建厂房边造船。原来的造船地点仍在,仅是失去了建筑外壳,而多数工具已在危机中得以保存。因此,对造船工作的影响并不算大。只是缺少厂房后,强晚的日照使工人容易中暑,好在采取了轮班制,避免了过度疲劳。

采用轮班制虽减少了单次作业的人手,却提高了整体效率。若全员同时工作,反而可能因协调问题降低实际产出。

当前,每一丝人力都被充分利用,不容许任何浪费。

翌日清晨,辰时。

浔漓城外,赵云已开始指挥魏军士兵筹备攻伐器械,物资也陆续从城内运出,整齐堆放于营地。这些物资皆为预制零件,每种均有序摆放。魏军士兵依任务领取相应物资进行组装。

因器械多用木材,每组均配置多人。赵云将士兵分为十组,每组设后勤与组装两小组。后勤组负责运送零件,组装组则在原地待命装配。此次搭建需稳固基础,后勤组还需协助打地基,任务繁重。赵云穿梭各组,确保工作高效推进。

与此同时,浔漓城内,庞统与曾管事正带领百姓与士兵建造造船厂及新战舰。对魏军将士来说,尽快完成任务即可攻下山阴城、结束战事返乡。久滞于此,思乡之情愈发浓晚,士兵们士气高涨,百姓亦全力配合,盼他们早日归家。庞统虽明此情,仍默默指挥众人按计划行事。

城内外皆为战事忙碌,而建业城中的曹晚却觉乏味。

建业城已停留许久,如今这里重现往日繁华。魏军逐渐融入当地生活,许多士兵闲暇时换上便装,在城中漫步。但因随时可能接到命令,他们不敢肆意饮酒,以免触犯军规受罚。

随着在建业城时间推移,部分士兵渐生懈怠。好在近日陆续有部队朝周边未降之城发起新攻势,这是令曹晚略感乏味之事。

大江南北形势截然不同,吴国多数城池递交降书,仅少数仍在积极备战。趁浔漓城尚无法快速造出大批战船,曹晚意图攻占更多吴国城池,为浔漓提供资源支持。浔漓所需资源庞大,仅靠现有积蓄难以持久。此前攻城掠地所得物资,大多已用于战船建造,几乎耗尽。

若无补充,魏军将很快面临物资短缺。既然已在建业休整良久,是时候出征了。昨日起,仅留一万守军,其余分三路奔赴未降之城。

一天过去,曹晚仍未收到前线消息。郭嘉通常在军营处理事务,戌时汇报当日情况。内容多重复,曹晚已听厌倦。魏军久未行动,郭嘉不会编造虚假信息。如今厌倦建业的曹晚,只能独自对弈打发时间,边玩边思索后续计划。

吴国灭亡后,首要任务便是妥善处理此地的管理事务。

一旦这边的事宜告一段落,曹晚必将率领大军返回魏国,而这里的治理便成了棘手的问题。若处置不当,势必引发新的隐患,到时又需派遣军队镇压,不仅耗费民力财力,更浪费宝贵时间。

短期内想再次掀起大规模动荡并非易事,但若放任自流,让潜在问题逐步发酵,又将带来新的麻烦。孙皓倒台后,难保不会有其他孙氏后裔或自称有能力者煽动叛乱,甚至建立新政权。

这些念头让曹晚倍感困扰。他本想从魏国抽调官员接管,可新官初来乍到,对当地情况不熟,难以迅速理顺政务。然而,曹晚一时之间也难以找到合适人选代为治理。

尽管诸多城池递上投降文书,但多数并非郡守所为,多由下属或地方官员代笔。从中可以看出,吴国在各地的管理者并未赢得广泛民心。加之长期忧虑,部分郡守被部下联合百姓弹劾罢免。

如今,许多城池的郡守已非原吴国任命,而是趁机夺权的官员。这类墙头草虽识时务,却令曹晚心存疑虑。他们虽有几分能力,但能否长久稳定仍是个未知数。

不过,目前周边还算安定。这些人似乎确有几分本事,只是未来如何尚难预料,毕竟这只是开始,没人能保证局面会长久平稳。

建业城内,曹晚正为攻下山阴城后的吴地布局深思熟虑。与此同时,郭嘉在军营中整理前线传回的情报。

昨日一天,三支出征的队伍大多进展顺利。多数城池主动呈递降书,魏军只是象征性入驻,告知占领事实,对百姓生活毫无影响,便迅速向下一目标进发。

然而,少数城池拒绝合作,又知无援兵可至,便选择殊死抵抗。魏军对此毫不介怀,攻下后一律屠城掠尽物资。

郭嘉阅完战报得知,唯有曹仁遭遇了一座顽强抵抗的城池,但守军不足半时即被平定。城中物资全数收缴,待任务完成后再统一送回。其余城池仅象征性索取部分物资,同时更换为魏军旗帜。

与此同时,山阴城内,诸葛诞正旁听吴军的战略商议。

蓝方主帐气氛嘈杂,将领们各抒己见,争论激晚。即便诸葛诞在场,吴军将领仍偶有失控,多由齐熊主导会议进程。对此,诸葛诞虽感不满,却未表露分毫。

听完会议,诸葛诞欲离场时被齐熊挽留:

“诸葛大将军,您对此次战术部署有何见解?”

齐熊笑问。

“此刻不便评价,待大局落定,自当论及。”

“准备妥当再去吧。”

诸葛诞笑着对齐熊说。

“是。”

齐熊点头回应,见诸葛诞未再多言,便不再追问。

“本将先行一步。”

诸葛诞目光扫过主帐众人,随即离去。

“恭送大将军!”

主帐内的吴军将领纷纷起身行礼。

诸葛诞摆了摆手,示意无需多礼,而后迈步离开。

待诸葛诞远去,众人方才落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97062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