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

作者:坦然笑微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308章 一路平安无事

书名: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 作者:坦然笑微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6

郭嘉与庞统目睹造船工作井然有序,便离开了造船厂,在浔漓城中漫步。

午后,两人用完午餐返回造船厂。此刻时间尚早,未至正午。

造船厂内的众人早已用餐完毕,各自休憩。有人闭目养神,有人闲谈玩笑,也有些人不知在做什么趣事。魏军士兵与浔漓城居民相处融洽,其乐融融。

郭嘉与庞统见此情景,笑容满面。浔漓民心已逐渐倾向魏国,吴军的举措反而成为助力。望着和谐共处的士兵与百姓,二人坚信未来四海一家的理想终将实现,那将是何等盛世。

然而,吴国尚未平定,天下一统之路依旧漫长。但观浔漓造船厂及建业现状,郭嘉与庞统确信这一目标必将达成。只要魏国在曹晚带领下保持当前方向,必将成为空前绝后的帝国。而曹晚、郭嘉等人作为开国功臣,亦将名垂青史。

尽管如今郭嘉与庞统声名远扬,但也仅限当下。能被后世铭记功绩,又有几人不愿?

午后,造船厂再度繁忙起来。嘈杂声此起彼伏:工人们的欢笑、工具的碰撞、指挥的号令交织在一起,却丝毫不扰众人情绪,反而激发了更高的工作效率。郭嘉与庞统默默注视,一旁的管事喜形于色。这种积极氛围难得,能提升士气,提高效率,或许这次任务能提前完成。

此时,造船厂一片欢腾,山阴城同样如此。

诸葛诞遣回山阴城报信的李禾等人已抵达山阴城。

李禾入宫,至后花园向孙皓汇报此次行动详情:\"启禀大王,此番出击,我军大获全胜。\"

\"于渡溘城毁魏军战船十余艘,于浔漓城得十艘战船。\"

\"今诸葛大将军与众将士正于浔漓城督造战船,待完工后,将所得十艘战船一并带回。\"

孙皓听罢,笑意渐浓,随即爽朗一笑。但旋即,他收敛笑容,沉声问:\"魏军人损几何?\"

李禾稍显谨慎地答道:\"渡溘城魏军伤亡不足两千人,浔漓城则无伤亡记录。\"

孙皓闻言,面色骤变:\"怎会如此?你们竟未痛击魏军?莫非有意放虎归山?\"

李禾俯首不语,孙皓怒气难抑,大喝:\"说!到底为何?\"

待孙皓略平静,才冷冷追问:\"究竟何事?\"

李禾伏地而拜,颤声禀道:\"大王,渡溘城魏军见形势不利,迅速整队撤离,撤退极为有序且迅捷。\"

\"彼时我军战船尚未靠岸,等靠近时,魏军已撤离大半。\"

\"浔漓城魏军闻我军来,亦立即撤退,该城兵力不足六千,因此我军未至,魏军已全面撤出。\"

孙皓听后,眉心深锁,此次突袭虽令魏军仓促撤退,却未能对其造成重大打击。

李禾之言,令孙皓颇感不满。他本欲借此机会,重创渡溘城与浔漓城之魏军,然两城魏军均安然撤离,无一伤亡。

1930年

魏军撤离渡溘城时,虽未遭遇重大损失,但吴军的优势并未能造成更大影响。即便如此,两千人的差距对双方而言意义不大,魏军轻易就能补充这些兵力。

浔漓城的魏军见到吴军战船即刻撤退,未曾交战。因此,这场战斗中魏军的损失几乎全数来自渡溘城的两千年左右。

“我军此役伤亡几何?”

孙皓忽然问起。

李禾听后愣住,沉思片刻才低声答道:“回禀大王,不足千人。”

孙皓闻言勃然大怒:“仅歼敌不到两千,却折损千人?这分明占据优势的局面啊!”

“你们究竟是在做什么?”

面对孙皓的震怒,李禾跪地不起,浑身发抖。

片刻后,孙皓平复情绪,挥手示意李禾退下。对于李禾来说,这句“下去吧”无异于赦令。他迅速起身,行礼告退。

独自行至拐角处,李禾才松了口气。这次与孙皓对话,他首次感受到这般压迫感,连在浔漓城时的诸葛诞都未曾让他如此不安。他确信,若非及时脱身,后果不堪设想。

李禾原以为速报捷讯为明智之举,然而现在才明白,诸葛诞或许早已预见今日局面,这才阻止齐熊返回。否则以齐熊刚晚的性格,即便决定已定,也必会抗争到底。可最终,齐熊竟毫无动静,既未反抗,也未采取任何行动。

李禾起初虽感疑惑,却未深究。静思后,他认为诸葛诞似有意栽培齐熊,才会有此举动。然而,他对诸葛诞如何说服齐熊依然充满好奇。抢先回城报喜并非小事,这令他愈发不解。

诸葛诞究竟以何承诺,能使齐熊主动退让?李禾始终无法理解。实际上,诸葛诞仅用简明直白的话便说服了齐熊。

此时,诸葛诞一行人正逆流而上,向山阴城方向行进。战船上气氛轻松,众人谈笑风生。江面上一片安宁,魏军缺乏战船,即便岸上有众多士兵,吴军亦无所畏惧。加之吴军战船距岸较远,魏军难以对其构成威胁。不过,双方隔水相望,吴军只能观望而无计可施。好在此地仍属吴军控制,一路平安无事。

浔漓城内的造船厂依旧繁忙。造船工匠与魏军士兵各司其职,忙碌不停。目前战船底部已具雏形,按此进度,七日内便可完工。郭嘉与庞统估算完成时间后,相视一笑。

不久,有魏军士兵前来禀报,称赵云护送大批物资自建业城而来。听闻消息,郭嘉与庞统立即返回军营。赵云已在指挥卸载物资。见到二人归来,赵云热情招呼:“郭先生、庞先生。”

郭嘉与庞统亦热情回应:“赵将军。”

昨日曹晚得知浔漓城状况后,即命准备充足物资及工匠报酬。昨夜筹备完毕,今晨由赵云亲自押运物资至浔漓城。“这批物资乃陛下嘱托,专为造船所备。”

赵云指着尚未卸下的马车队说道。

郭嘉兴高采晚地回答:“跟我来,直接送往造船厂。”

“造船厂备有仓库。”

三人带着这些物资抵达造船厂,正忙于建造船只的人们看到车队,皆面露困惑之色。

这时,曾管事走近郭嘉与庞统,恭敬地询问:“郭先生、庞先生,这是怎么回事?”

郭嘉先指向赵云介绍:“这位是赵将军,刚从建业护送物资而来。”

“这是曾管事,负责此造船厂。”

介绍完毕,郭嘉接着说:“除最后一辆马车外,其余都是来自建业的木材。”

曾管事闻言顿时振奋起来,正欲查看木材质量时却被拦住。

“曾管事,别急,还有话说。”

庞统笑着调侃道。

意识到失态的曾管事更加疑惑,追问道:“还有别的吗?”

郭嘉与庞统对视一笑,庞统答道:“最后一辆车,是给你们的报酬。”

“整辆都是。”

曾管事听后毫无反应,郭嘉三人吃了一惊。

见他许久未动,三人明白他被震惊住了。郭嘉推了推他,呼唤几声无果后,庞统配合着加大音量。

最终,曾管事回过神来,立刻向几人跪拜行礼。

“曾管事,何必如此?”

面对突如其来的跪拜,郭嘉三人满是惊讶。

“多谢郭先生、庞先生和赵将军。”

曾管事由衷地向面前几人致谢。

“曾管事不必客气。”

“这本就是你们应得的。”

“更何况,这些数量也经过陛下的准许。”

“若要感谢,就谢陛下吧。”

郭嘉笑着说道。

曾管事听罢立即回应:“郭先生说得是。”

“这是陛下的恩典。”

“我定会带领众人竭力报答。”

曾管事的话语满含感激与认同。

随即他招呼所有人停下工作,将大家召集到一起。

造船工人们一脸疑惑地走来,不知曾管事意欲何为。

他们正专注投入于造船任务,未曾料到会被打断。

待所有人齐聚,曾管事激动地开口:“兄弟们!”

“陛下特命赵将军送来一批木材支持我们造船!”

听闻此言,造船工人纷纷望向曾管事所指方向。

数辆马车上堆满了物资,其中木材尤为显眼。

造船工人见状,许多人兴奋不已。

造船厂仓库中的木材本就不多,

当时吴军到来时,十艘战船的建造已近尾声,

现有库存勉强够用,甚至略有盈余。

而今的造船任务仅需两艘新型战船,

尽管库存有限,但也足以完工。

然而,若后续大规模造舰,这些资源显然不足。

虽然后续木材已安排采购,但时局不稳,谁也无法确保新货能否如期到达。

因此,当看到眼前这批木材,无论是曾管事还是在场的工人,无不欣喜若狂。

一群造船工人正因大批木材的到来而兴奋不已时,曾管事举手示意大家静下心来。“诸位稍安勿躁,我还没说完!”他的话音刚落,嘈杂的人群立刻归于平静。

看到众人安静下来,曾管事继续说道:“你们注意到车队的最后一辆马车了吗?”他的问题引得所有人回头看向车队尾部。那辆与众不同的马车格外醒目,但外表似乎并无特别之处。

“曾管事,这马车到底有什么特别?”有人忍不住发问。

“是啊,它究竟哪里不一样?”另一人附和。

“别吊我们胃口了,直接告诉我们吧!”底下的人催促道。

“好好好。”曾管事笑着回应,“诸位先听我说。”他的神情让所有人都猜测这马车定非同寻常,却无人能猜到真相。短暂的沉默后,众人屏息以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855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