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

作者:坦然笑微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339章 这种逃避现实的态度让人哭笑不得

书名: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 作者:坦然笑微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6

在邺城,袁绍听闻此消息后,宛如木雕泥塑一般,呆若木鸡。

他麾下的文武官员同样面露惊骇之色,难以置信。

许攸更是抚着胡须愣在当场,心中感叹自己的英明决断,庆幸早有退路。

林枫的庞大军力令众人感到震撼,不仅代表着强大的实力,更预示着新的格局变化。

目前家中已秘密转移得差不多,该考虑找个时机离开。

许攸得知西凉王的军力后,决心投奔他,认为这是唯一的生路。

在他看来,西凉王的实力足以称霸,但至今未行动,或许有难言之隐。

众人错愕间,田丰上前拜见袁绍,称金榜上的军情实则带来利好。

袁绍疑惑,质疑两百多万大军有何可喜之处。

尽管田丰一贯理性,但面对这样的回应,袁绍也难免动怒。

他耐心等待田丰的解释,若合理便罢,否则定严词训斥。

田丰从容回答,指出西凉王拥有如此庞大的军队却按兵不动,或许是自身有所掣肘,而非不愿扩张。

田丰指出,阻碍战争的关键因素在于后勤补给。

尽管先前估计西凉王的六十万大军后勤无忧,但如今得知其实际兵力达两百七十四万,这显然超出了常规后勤能力。

因此,西凉王未能发动大规模征战的原因极有可能是后勤难题。

在此背景下,身为第二强的主公应抓住时机壮大自身,待西凉王解决困境后,再联合其他势力抗衡。

袁绍听后深以为然,对田丰赞赏有加,将其比作张良。

田丰听闻此言倍感荣幸,随即表达忠诚,袁绍亦予以安抚。

袁绍的演技虽不及刘备这样的顶级演员,但也算得上不错,至少能轻松骗过像田丰这样的直率人士。

郭图目睹此景,不禁回想起自己刚说过西凉王最多只有六十万大军,随即天道金榜便无情地以两百七十四万的数字狠狠打脸。

这让郭图感到十分沮丧,甚至怀疑金榜是不是专门与他作对。

在这样的情况下,郭图的性格暴露无遗,面对失败,他选择把责任推给上天,而非承认自身的不足。

这种逃避现实的态度让人哭笑不得。

接着,在袁绍愤怒地质问郭图关于西凉军力的预测时,郭图低着头,紧握拳头,内心虽然满是委屈,却不敢言语。

尽管如此,他的情绪已通过额头上暴起的青筋显露无疑。

他心中愤懑:自己一心一意为袁绍效力,即便没有成就,也应有其付出的价值。

在袁绍阵营中,郭图因受到严厉责骂而心生不满。

他决定投奔西凉王,并计划借助对方力量反击袁绍。

与之前叛变的许攸不同,郭图的离开对袁绍而言反而是解脱,意味着可以避免更多不必要的错误。

与此同时,在兖州昌邑,曹操面对天道金榜上显示的西凉王军队人数——二百七十四万时,表现出异常强烈的反应。

他先是喃喃自语,接着突然大笑起来,这一连串行为让周围的人都感到惊讶和不安。

曹操的大笑引起了谋士荀彧的担忧,他询问曹操是否安好。

虽然曹操试图解释自己只是回忆起某些事情而情绪波动,但荀彧依然认为他的行为有些失常。

最终,曹操坦白说自己终于理解了困扰他已久的疑问,那就是关于敌方兵力的问题。

他简单提及此事后便继续深入阐述其重要性。

曹操一直对西凉王的兵力感到困惑,因为他的兵力似乎变化无常。

从平定西羌时的三十万大军,到洛阳之战和虎牢关之战时的三四十万大军,这与人们普遍认为的六十万总兵力存在差异。

然而,西凉王在这两次战役中并未全力参与,更像是在“打酱油”

这种情况下,他为何要出动如此庞大的军队?

以六十万为基数计算,三四十万已占总兵力的大半,这样的行为显然不合常理。

难道是出于某种战略考量?或者仅仅是因为西凉王不缺粮草,可以轻松负担起这样的规模?实际上,西凉王的粮草储备确实能够支撑六十万大军的消耗。

更令人费解的是,讨伐董卓之后,西凉王仿佛消失了一般,没有进一步的动作。

这让人难以理解,毕竟在他掌权之初便表现出强烈的扩张欲望。

难道他对统一全国没有兴趣?显然不可能。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选择按兵不动,而非趁乱世之际迅速崛起?

直到最近,曹操才意识到问题的关键——西凉王的真实兵力竟然高达二百七十四万!当得知这一事实后,许多疑问迎刃而解。

既然如此,带着三四十万大军出行自然不足为奇了。

西凉王的军事力量看似强大,但实际上在他眼中,三四十万大军就如同其他诸侯的两三万一样普通,毫无威胁。

即便三十万大军全部覆灭,对他而言也不过是小事一桩。

因此,他每次出行都必须带大量军队,因为在他眼里,这些人数在他人眼中庞大的军队并不算什么。

至于他的粮草问题,则更加显而易见。

尽管他能够满足六十万大军的需求,但面对二百七十四万大军时就力有未逮了。

这也是他只能眼睁睁看着其他诸侯发展壮大却无能为力的原因。

毕竟,他自己缺乏足够的粮草去征服天下。

笑声响彻四周,他得意地说:“看他拥有这么多兵力,实际上却什么都做不了。”

然而,这一切让站在一旁的荀彧感到不安。

他轻声呼唤着曹操,试图打断他的狂笑,但曹操并未回应。

就在荀彧思考之际,一声惨叫打破了局面,紧接着是重重的倒地声。

众人纷纷呼喊着主公,显然出事了。

这一幕虽熟悉,却让人感到震惊和不安。

曹老板再次晕倒,症状依旧为剧烈头痛。

与此同时,徐州的小沛内,刘备得知林枫公布的兵力数据后,陷入极度震惊。

刘备反复喃喃:“不可能,这绝不可能。”

他难以置信地盯着那数字——二百七十四万。

他认为这是金榜在欺骗自己。

面对刘备的质疑,关羽和张飞虽感无奈,但仍选择安抚兄长,谎称数据有误。

他们希望通过暂时缓解刘备的焦虑,避免真相引发更大的心理冲击。

最终,关羽开口承认大哥看错了,希望能平复他的情绪。

关羽坦言金榜确实有误,这对他而言是个不小的耻辱,但为了刘备,他选择暂时妥协。

张飞则直接附和,幸好及时制止了自己对金榜的不当言论。

他认为西凉王不可能拥有如此庞大的兵力。

刘备听后深信不疑,甚至自信满满地向林枫宣战,表示此生将与其斗争到底。

见状,关羽和张飞面露尴尬,不知如何劝阻情绪激动的刘备。

金榜消息传来,关羽和张飞虽曾试图以安慰之词宽解刘备,但见大哥期盼的眼神,深知无法推辞。

桃园结义的情谊让他们别无选择,只能坚定承诺。

关羽语气沉稳:“大哥,二弟定当生死相随!”

张飞则直率回应:“俺也如此!”

刘备听后大笑:“有二位兄弟相伴,何惧强敌!”

接着,刘备转向在一旁沉默的糜竺,问道:“子仲,你可愿追随于我?”

糜竺心中叫苦,却无法拒绝刘备热切的目光,也感受到关羽、张飞隐隐施加的压力。

他明白,此时无论答应与否,都已没有退路。

最终,糜竺硬着头皮表态:“子仲愿誓死追随使君。”

刘备闻言,再次开怀大笑:“好!此行必胜!”

刘备满怀信心地说道:“有子仲和两位义弟相助,何愁大事不成?”

看到糜竺答应合作,他心中兴奋不已。

他并不关心糜竺是否真心同意,因为一旦搭上了这条船,就再也无法回头。

想到这里,刘备眼睛一亮,似乎有了主意,嘴角泛起一丝笑意。

他装出一副谦逊的模样,开口道:“子仲,我听说令妹糜贞美丽贤淑,闻名徐州。

我虽已三十却尚未婚配,不知子仲是否愿意将令妹许配于我?如此一来,我们两家便可更加紧密相连。”

糜竺听罢,心中腹诽,这老狐狸竟然直接提亲!这不是明摆着占便宜吗?

其实糜竺原本就有意向将妹妹嫁给刘备,只是想主动提出而已。

可现在刘备抢先一步,难道是想早早绑定他们家?糜竺越想越觉得上了贼船,但事已至此,也只能硬着头皮继续。

“使君言重了,”

糜竺故作惶恐,“我糜家不过是商贾人家,身份卑微,怎敢高攀使君?”

刘备笑着打趣:“子仲不必过谦,令妹正值豆蔻年华,我贸然求婚确实有些唐突,反倒是我的福分。”

糜竺心中暗翻白眼,面上却依旧感激地应允:“既然使君看得起,那我就代妹妹答应这门亲事吧。”

得到肯定答复后,刘备心底窃喜。

“成了!从此以后,糜家的命运将与我紧紧相连。”

“到那时,糜家的万贯家财便是我的囊中之物,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哈哈哈哈哈!!!”

刘备早已沉浸在对未来的憧憬中。

他盘算着利用糜家的财富招募士兵、壮大势力,这是多么完美的计划!再凭借糜竺作为徐州别驾的身份,拿下徐州牧之位,便可成为一方诸侯。

在他看来,这一切轻而易举,远胜其他诸侯仅懂得挥刀弄枪。

“哼!那些庸碌之辈,只知道冲锋陷阵,却不懂得如何掌控天下。”

“我不费一兵一卒便能掌控徐州,岂不是胜过他们百倍?”

然而,刘备又一次高估了自己的能力。

他从未考虑过,即便他坐上了徐州牧的位置,徐州的文臣武将是否真的会服从这个外来的陌生人。

汉室宗亲?中山靖王之后?这些虚名在现实利益面前毫无意义。

只要手握军权,谁会在乎他是谁?

况且,徐州并非易于掌控之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7384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