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

作者:坦然笑微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247章 我已有破局之策

书名: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 作者:坦然笑微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6

随后,他说道:“既然如此,今后我们无需再设法对付他。

李丰田见刘渊迅速接受现状,心中触动,立刻提议:“正是如此,主公。我军强盛之处在于实力,曹贼欲在灌阳与我军僵持,那便与他长期对抗,看他能坚持多久。”

刘渊听罢,低头沉思。

的确,在未入中原前,曹晚疲于应付战事,虽占据中原,但根基尚浅。曹晚屡施计谋,意在速战速决,只为尽快平息战乱,整顿内部事务,恢复战区经济。若我军转为持久战术,或许曹晚难以支撑,最终退守许都。如此一来,既无需耗费民力财力,又可制胜,实为上策。

此时,刘渊抬头,目光坚定,心中已定新的作战方针。众人闻此策略,受其鼓舞,纷纷焕发斗志,再度投入与曹晚的对决。

说做就做,会议刚结束,刘渊即下令调整战略,全面转入持久战。军心随之振奋,士气高昂。

自土山战败次日起,刘渊便率十万大军直逼灌阳,与曹晚形成对峙。这一局面从一开始就注定旷日持久。

刘渊从容不迫,一面调养身体,一面密切观察曹晚动向。不知不觉间,对峙已达半年之久。

次年初春,曹晚渐显疲态。刘渊大军按兵不动,曹晚不得不源源不断地运送粮草至灌阳前线,保障四万大军的供给。然而,中原初定,各地尚需重建,粮草和人力均未充裕,如今为了对抗刘渊,各州粮草被迫优先送往灌阳,局势愈发艰难。

如此一来,不但损伤了各地民众的积极性,而且粮草日益匮乏,曹晚很快面临无兵可征的窘境。

相比之下,刘渊的情况截然不同。他的后方——河北,土地肥沃,物资充足,粮草供给能力极强。

即便维持十万大军,刘渊依然从容自若,毫无压力。

年终时节并无特别困扰,刚结束秋收的曹晚尚能支撑一阵。

然而当前,即将步入春耕季节,这是农户播种的关键时刻。

但因战事需要,曹晚不得不调用大量农夫运送粮草至灌阳。

这一举措不仅延误了农耕,还可能影响后续收成,加剧粮食短缺,使粮草危机更加严峻。

曹晚深知长此以往后果堪忧,春耕失败将直接导致秋收惨败,他为此苦恼不已。

与此同时,刘渊却依旧安然对峙,毫无忧虑。

一个月过去,曹晚的粮草储备迅速告急,他不得不削减士兵的配给。

然而,口粮减少进一步挫伤了士气。

某日午间,曹晚刚从粮仓返回,尚未入营,一名骑兵疾驰而来,大声禀报:“启禀太子殿下,营地因争抢饭菜引发冲突。”

曹晚一愣,他虽预料到可能出现此类情况,但没想到局面竟恶化得如此迅速。

这时,随行的马双雕勃然大怒,拔刀高呼:“这些废物,还没饿死就闹内讧,我定要斩杀他们,以儆效尤!”

然而,曹晚及时制止了他。

他知道,杀人并不能解决问题。当前最重要的是找到解决粮草困境的方法,否则类似的争端只会愈演愈晚。

见曹晚阻止,马双雕叹息摇头:“太子殿下,今日为争午饭动手,必将动摇军心。粮草供应愈发艰难,再这样下去,士气必然受创。殿下务必尽快想出对策。”

“我明白。”曹晚语气沉重,“立刻召集众将于主帐议事,今日必须制定出快速解决之策。”

傍晚时分,曹军诸将如约齐聚曹晚的营帐。尽管无人明言,但半年来的困境和今日因争夺口粮而生的冲突,让众人内心或多或少积郁着不满。如今,曹晚召集众人共商对策,将士们的斗志终于再度燃起。

环顾帐内诸将,曹晚语气沉稳地道:“今日因争午饭发生争斗,诸位可知缘由?粮草即将耗尽,若战事再拖延,内争恐成内斗,甚至内战。此刻,唯有殊死一搏,方可求生!”

听罢此言,众将热血沸腾。多年征战,虽屡破强敌,却不料一朝为粮所困,进退维谷。心中压抑已久的愤懑,在此刻化作熊熊杀意。

“早该如此!”马双雕率先高呼,“再拖下去,实在窝囊!”张辽亦双目炯炯,沉声说道:“今日局势危急,唯有背水一战,才有生机!”众将纷纷附和,同声请战。

然而,庞统却轻咳一声,道:“决战固然必要,但刘渊倾全力压境,非靠血气之勇可敌。”

此话犹如冷水泼下,令众人心头一沉。细思之下,庞统所言极是:刘渊兵力十倍于己,仅凭四万饥疲之师,难以取胜;加之粮草几近告罄,若不先解决根本问题,即便冲锋陷阵,也是徒劳。

一时之间,营帐内陷入沉寂。众将意识到,单凭一时冲动贸然出击,不过是自取灭亡。

这时,曹晚朗声一笑:“诸位无需忧虑,我已有破局之策。”

此言出口,帐内顿时焕然生辉。众将目光灼灼,期待地望着他。

曹晚说完话,迈开大步走下台阶,剑锋直指墙上悬挂的地图。

此时,所有人顺着他的剑尖看向地图。

曹晚开口道:“根据可靠情报,刘渊囤积的百余万斛粮草,全都集中在大营东北方向十五里的石亭。我计划率领精锐部队,从背后突袭其粮仓,烧毁他所有的储备。”

眼前,粮草便是胜负的关键。一旦烧掉刘渊的粮草,局面就能扭转。

众人目光聚焦在“石亭”二字上,听曹晚详细解说后,脸上浮现出期待的神情。

“太子竟然早就知晓敌军粮草所在,为何不早些告知?直接放把火岂不是更稳妥?何必拖延至今?”马双雕大大咧咧地问。

经他一提醒,其他将领也心生疑惑,齐刷刷地望向曹晚,想要弄清他的真实意图。

曹晚微微一笑,解释道:“我知道石亭确实是敌人的粮仓,但那里长期存放的都是少量粮食,即便烧掉,也无法从根本上动摇敌人根基,反而会暴露我们的行动。”

“确实如此,若是仅有少量存粮,烧了也无太大价值,实在不值得冒险。”张辽附和道。

曹晚坚定地说:“如今情况不同了。最新情报显示,刘渊已将秋收的所有粮食运至石亭,总数达百万斛。”

这就是曹晚等待半年的原因——他要彻底摧毁刘渊的全部秋收粮草。

听完解释,众将对曹晚的远见表示钦佩,自觉不及。

“守石亭的是谁?”马双雕点头后追问。

曹晚笑着回答:“这两位想必各位都很熟悉,正是我们的‘老熟人’刘大公子和昔日败将白义。”

提到刘韬平庸的才能与失败的历史,众将信心倍增。

“此战需避开敌军主阵地,深入敌后,风险极高。我愿代替大司马领兵出征。”张辽拱手请缨。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曹晚摇头道,“此战关乎我军生死存亡,唯有我亲赴,才能安心。”

曹晚不仅智谋超群,胆识更是令人钦佩,众将士听闻后无不敬服。

按计划,庞统率其余将士驻守大营,一如往常。而曹晚亲率两万精锐步骑,马双雕、张骑飞为副将,入夜后直奔石亭。

战令下达,诸将各自散去筹备。然而庞统似有隐忧,迟迟未动。

待众人离去,庞统拱手道:\"太子殿下,此番奇袭石亭、火攻敌粮之策固然可行,但存在极大隐患。\"

\"何患?\"

\"石亭距离灌阳敌营太近。\"

庞统接着说道:\"敌主营距石亭极近,若刘渊察觉,一个时辰内即可抵达石亭,届时恐生变故……\"

话虽未尽,其意已明:结局唯有一败俱伤。

这般致命风险,庞统既已察觉,曹晚难道未曾虑及?

面对严肃的庞统,曹晚却展颜一笑,笑容中透着从容与自信,亦含几分神秘。

\"无须忧虑,我早知刘渊无法赶到石亭。\"

\"莫非太子另有奇策?\"庞统目光闪烁。

\"并无他法。\"曹晚坚定摇头。

\"既无妙计,太子何以如此笃定?\"庞统疑惑不解。

\"哈哈!凭直觉。\"曹晚拍胸慨然:\"吾乃真龙转世,上天必助于我。\"

庞统先是愣住,随即苦笑着摇头。

原来如此,曹晚竟信奉这般玄虚之论,竟将生死置之度外。

\"然而……\"

庞统显然不信这套说辞,此事关乎曹军存亡,正欲再次劝阻,却被曹晚打断。

\"无需多言。\"曹晚微笑:\"只管安心守营,静候我凯旋便是。\"

言毕,曹晚挥袖示意,让庞统退下。

庞统无奈,转身离去。

曹晚目送庞统从容离去,嘴角浮现志在必得的笑意,仿佛胜利已在掌中。

自从饭食之争后,曹晚便下令优先供应士兵粮食,减少自身军队供给。士卒们因此恢复了高昂的斗志。

入夜,士卒们饱餐完毕,整装待发。曹晚披挂整齐,环视列阵多时的将士们。无需赘言,只需挥舞战刀,便能激起将士们的怒焰。

此刻,曹晚神情坚定,目光锁定刘渊方位,随即拔刀向刘渊方向狠狠斩下,随后策马离去。

两万蓄势待发的曹军静立原地,曹晚刚离开,士卒们便迈着整齐的步伐,悄然走出营地。

趁着夜色,两万曹军潜入刘渊营地,避开正面防线,直奔东北方向的石亭粮仓。

两军相持半年,从未轻举妄动。刘渊虽稍显松懈,但仍对粮仓重地保持警惕,在石亭周围布设哨卡。

然而,曹晚此前数次胜利中缴获了大量刘军衣甲旗帜,今夜,他命全军伪装成敌军,借助夜幕掩护潜入。

每遇敌哨,曹晚便谎称是增援石亭的部队,凭借熟悉的装扮屡次过关。

不知不觉间,曹军顺利推进,天亮前到达石亭。

登上最后的小土坡,曹晚勒马横刀,眺望远方。他隐约看见前方灯火辉煌的大营,断定那是石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6387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