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

作者:坦然笑微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331章 无后顾之忧

书名: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 作者:坦然笑微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6

作为新加入的成员,薛仁贵不仅迅速跃升为军中仅次于主公的二号人物,更似乎即将承担起重大责任。

这样的待遇令其他将领难免心生羡慕,但这种情绪并未转化为不满。

一方面,这些将领对林枫忠心耿耿,绝不会质疑他的决定;另一方面,由于忠诚度满值,他们对主公怀有近乎宗教般的敬仰,坚信所有决策皆正确无误。

因此,尽管心中有所波动,众将领依然毫不犹豫地支持薛仁贵,并愿意倾尽全力辅佐他完成任务。

这并非源于对薛仁贵个人的信任,而是基于对主公判断力的绝对信赖。

在他们看来,主公既然选择重用薛仁贵,就证明他眼光独到。

一旁的刘伯温和王猛同样敏锐察觉到这一动向,不由自主地对这位年轻人多了一份期待。

张居正神色平静,仿佛周围的事物与他毫无关联。

他对军事并不精通,只专注于东征大军的后勤事务,至于谁来担任统帅,这与他并无太大关系。

薛仁贵放下手中的酒杯,认真思索着主公可能提出的问题。

他明白,自己的回答将直接影响未来的成就,因此格外谨慎。

稍作停顿后,他严肃地询问主公对长安刘协的看法。

出于稳妥考虑,薛仁贵先试探性地提出了问题。

因为这个问题的答案会引导他后续的回答方向。

从提问的方式可以看出,薛仁贵具备很高的政治智慧。

他称刘协为伪天子而非天子,表明他清楚主公志在天下,目标直指最高权力。

因此,刘协必须被清除,虽然未必是杀害,但皇位必须归于主公。

刘伯温和王猛听到此话,交换了一个眼神,微微点头。

显然,他们理解了薛仁贵言外之意。

这说明他是一个睿智之人,而非鲁莽之辈。

作为三军主帅,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谋略,从这一点看,薛仁贵的表现令人满意。

薛仁贵在讨论东征时,向主公林枫询问对长安刘协的看法,显示出他行事谨慎、思虑周全的特点。

作为三军主帅,这种性格尤为重要,避免因冲动而使大军陷入危险。

从他的提问中可以看出,他早已心中有数,只是想要进一步确认策略是否得当。

由此可见,薛仁贵不仅富有才学,而且思维敏捷,具备出色的政治判断力,无疑是统帅的优秀人选。

林枫对此表示赞赏,认为薛仁贵所问正中要害,这也是他本人一直思考的问题。

林枫希望通过这次询问,既能听取薛仁贵的意见,也能展示其能力给众人看。

他对薛仁贵充满信心,相信对方定能提出妥善的解决方案。

林枫为了安抚众臣,特意安排了一场考核,既能让薛仁贵展现才华,也能消除他人对他的疑虑。

毕竟薛仁贵被林枫视为征东大元帅的最佳人选,只有得到大家的认可,他的才能才能充分发挥。

当薛仁贵提出疑问时,林枫坦率回应,坦言自己对董卓扶持的伪帝刘协并不认同,但不知该如何应对。

薛仁贵听后心中笃定,建议暂且搁置此事,或许可由他人代为解决。

此言令刘伯温和王猛目光一亮,似乎有所领悟。

林枫却满腹疑惑,追问具体操作方式。

薛仁贵拱手说道,不处理并非完全不管,而是暂时搁置或交由他人处置。

林枫听后眼前一亮,示意他详细说明。

薛仁贵深吸一口气,提出自己的策略:暂时忽略关中,另辟蹊径,从陇西郡绕道南下汉中,再由此进军益州,如此既避开了直接冲突,又实现了战略目标。

听完薛仁贵的战略分析,林枫顿时茅塞顿开。

他们若能夺取益州,便可沿长江直抵荆州,再从益州和汉中两线出击,首先攻占荆州北部的重要门户——南阳郡。

如此一来,以南阳为桥头堡,便能全面介入中原的权力争夺。

众将听后皆心生敬佩,因为薛仁贵展现出了非凡的战略眼光。

刘伯温和王猛也默契对视,对他的能力表示认同。

林枫原本只专注于关中,现在思路豁然开朗,不再拘泥于此。

然而,当提到益州时,林枫又皱眉担忧:“拿下益州谈何容易,那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薛仁贵胸有成竹地回答:“主公不必忧虑,虽然益州难以速取,但我已有办法快速拿下汉中。”

随后他透露,益州牧刘焉已派张鲁镇守汉中,而张鲁与刘焉关系微妙,可通过挑拨离间,使两人反目,进而促成张鲁割据汉中。

林枫听罢薛仁贵的话,心中大悦,随即命令锦衣卫提供益州相关情报,特别是关于张鲁与刘焉的详细信息。

待锦衣卫离开后,林枫追问薛仁贵提到的“借力行事”

具体含义。

薛仁贵沉稳回应,提议由锦衣卫在暗中运作,借助董卓之力清除伪帝刘协,如此一来,林枫便可顺利攻占关中,无后顾之忧。

此计虽狠辣,却十分奏效。

林枫对此并未惊讶,深知成就大业者往往手段非常人所能及。

薛仁贵提出的策略一旦实施,天下便再无正统皇权,这将极大减少林枫未来的行动阻碍。

最终,林枫深思熟虑后,决定优先夺取汉中,以之为踏脚石进军益州。

益州幅员辽阔、民富国强,在诸侯领地中位列第二,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有了天道金榜之后,益州更是屡次上榜,成为各方觊觎的目标。

在最新的天道榜单中,益州位列诸侯治下子民榜的第三名,这为益州带来了极为丰厚的天道奖励。

随着时间推移,这些奖励将不断累积,使益州的实力持续增强,变得愈发难以攻陷。

此前的榜单已经为益州提供了十万套武器装备及一万匹战马,这对缺乏优质资源的益州而言无疑是巨大的助力,其军事力量因此得到显着提升。

即便当前益州的整体实力仍不及林枫掌控下的西凉,但其防御能力却因此大大加强。

相比之下,关中虽多次上榜,但排名落后,所获奖励也远不如益州。

加之董卓沉迷享乐,已无心军政事务,林枫认为,任何时候都能轻松应对关中的局势。

于是,林枫任命薛仁贵为征东大元帅,全权负责汉中与益州的征伐行动。

他明确表示,兵力安排、将领配置乃至后勤事务均由薛仁贵自行决定,自己不会过多干预。

对此,薛仁贵深感信任,立誓必克益州而后返。

这一决策不仅展现了林枫对部下的充分授权,也为接下来的战略布局奠定了基础。

林枫闻言再次鼓励薛仁贵,承诺诸多信任与支持,令其深受触动。

宴毕,文武官员各自散去,继续处理公务。

文官依旧按惯例履职,而武将则纷纷聚集到薛仁贵身旁,争相推荐自己担任先锋。

几乎所有人都希望成为先锋,却无人提及其他职位。

薛仁贵对此感到有趣。

战场上最危险的便是先锋军,通常人人避之不及,但西凉诸将却争先恐后地申请这一职务。

这并不难理解,毕竟林枫手下的将领皆非寻常之人,每个都是当世豪杰,武艺超群,面对先锋的风险毫不畏惧。

此外,风险与回报成正比,先锋虽危险,却也是立功的最佳机会。

这些年来,西凉众将一直未能上阵杀敌,如今机遇来临,怎能错过?就连素来孤高的李存孝也主动请缨,更别说其他将领了。

毕竟李存孝已有先锋战绩在身,而他们尚无建树,难免更加焦急。

经过权衡,薛仁贵最终决定由李存孝出任先锋大将。

一方面,此次行动需迅速攻占汉中;另一方面,李存孝不仅武艺卓绝,威名亦足以震慑敌军。

加上他多次担当先锋的经验,无疑是最佳人选。

于是,薛仁贵命李存孝率领三万先锋部队先行出击,直指汉中。

蜀地局势复杂,益州牧刘焉近期因天道金榜的优厚奖励心情极佳。

得益于益州资源丰富,他的排名长期稳居前三,这不仅带来了丰厚收益,也让他的生活充满喜悦。

刘焉在一天的工作结束后,并未返回内宅休息,而是径直前往汉中太守张鲁的旧居。

虽然张鲁已调任汉中履职,但刘焉此举另有深意。

早年张鲁的父亲去世后,母子二人相依为命,其母年轻守寡却依旧风姿绰约,这令初次见面的刘焉颇为倾心,最终促成张鲁被任命为汉中太守的决定。

刘焉得知张鲁家境特殊后,便对张鲁的母亲起了心思,想将她纳入自己羽翼之下。

他通过重用张鲁接近张母,两人逐渐有了私情。

刘焉对此愈发迷恋,这也使得张鲁得到了更多的青睐和提拔。

因此,刘焉安排张鲁出任汉中太守,这背后其实多是出于对张鲁母亲的情意。

然而,这一举动却让刘焉的儿子刘璋十分不满。

刘璋本来就对张鲁颇有怨言,如今父亲对他格外偏爱,更让他难以接受。

特别是当他发现父亲重用张鲁竟然是因为与张母的关系时,心中的愤怒达到了顶点。

在他眼中,父亲对张鲁的态度几乎等同于亲子,这让身为继承人的刘璋倍感威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6001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