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

作者:坦然笑微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223章 意义非凡

书名: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 作者:坦然笑微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6

“好,那就磨砺刀剑,静候刘渊的到来。”曹晚坚定地说。

尽管在实力上曹晚仍逊色于刘渊,但在士气和信心方面,他已信心十足。

与此同时,刘渊同样未曾懈怠,其力量也在持续增强。半年内,他的剑伤已愈,幽州在他的治理下,人心归附,上下一心。

此刻,刘渊万事俱备,只待时机。

某日,刘府。

恢复如初的刘渊,神采奕奕地端坐厅堂。

听闻下属汇报近期成果,刘渊面露骄色,眼中闪烁着王者威严。

幽州重归版图,山贼被彻底镇压,秋收亦顺遂,刘渊的粮草现已达百万。

“韩心已除,幽州太平,谁能阻挡我统一天下的脚步……”

刘渊遥望南方,心中激荡不已。

“主公已平定幽州,粮草充足,凭主公之力,天下无双,是时候挥师南下,一统江山了。”

阶下,谋士许仙领会刘渊之意,率先鼓动。

听罢,众人皆慷慨陈词,踊跃请战。

此时,曹晚在诸将的激励下,再度燃起征战之心,他的目光早已投向南方。

刘渊拍案而起,沉声说道:“伤愈且后方安稳,若不南下剿灭敌寇,实在难以释怀。”

最终,刘渊下定了决心。

提起曹晚,刘渊便想起当年长子刘韬屡遭败绩的旧事,那时他脸上无光,记忆犹新。

如今,这小子竟占尽中原,甚至遣人行刺于他,诸多怨愤令刘渊怒不可遏。加之当前局势已成熟,出兵之事势在必行。

此刻,帐下群臣罕见地一致支持,无论刘渊派还是刘杉派,均未提出异议,皆随声附和。

陈泰上前拱手道:“主公现已完全掌控河北,拥兵十万,若趁此时机挥军南下,收复中原,必将名留青史,流芳百世。”

“名留青史,流芳百世……”刘渊听罢,心神陶醉。

拿下中原意味着一统天下,届时天下皆属刘家,可开创新朝,这是多么辉煌的功业!

成为开国之主的想法油然而生,刘渊热血沸腾。

无需再犹豫,他猛然起身,拔剑指向南方:“决心已定,待数日筹备后,倾全力南征,剿灭曹贼,一统江山。”

许都,曹晚府邸正举办一场盛大宴会。

来自河北的情报接连传来,均显示刘渊即将挥师南下。

曹晚料到大战迫在眉睫,但尚未得知确切消息,也不知刘渊何时开战,更不清楚战事将持续多久。

于是,他想在开战前多陪伴家人,享受天伦之乐。

---

“融儿,此番远行艰难,且你伤势初愈,还是留在许都静养为佳。”曹晚捧着一碗燕窝递给祝融。

祝融渴望与曹晚并肩作战,但此时身体初愈,不宜前往战场。曹晚的关怀令她倍感温暖,她轻啜着曹晚特意从许都带来的燕窝,本觉美味,却忽感不适,便放下碗筷。

这燕窝是曹晚精心为祝融调配的小食,她平日总能吃得干干净净。曹晚疑惑询问是否不合口味,祝融称身体略有不适,胃口不佳,话音未落便觉恶心。曹晚见她气色尚佳,不像病重模样,仍担忧是否旧伤未愈,提议再请医者诊视。

祝融安抚他无需挂心,自己清楚状况并无大碍。曹晚坚持不可疏忽,转身欲召医者前来。祝融拦住他,说已请医者看过。曹晚半信半疑,追问详情。祝融含笑不答,双颊微红,举止腼腆,与往常大相径庭,更让曹晚忧心忡忡。

“到底怎回事?你快告诉我,否则我怎能安心出征?”曹晚焦急催促。祝融依旧沉默,只是手指轻点腹部,嘴角带笑。曹晚凝视片刻,发现她小腹隐约凸起,似有变化……

“莫非夫人已有身孕?”曹晚心中剧震,目光满是惊喜投向祝融。祝融听罢,脸庞泛起红晕,轻轻点头。果然如此!曹晚感受到她的肯定,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脸颊也不禁泛红,紧握祝融双手,激动问道:“夫人,当真是这样吗?”

事至今日,祝融轻声对曹晚道:“是真的,夫君,你即将成为父亲了。”

曹晚兴奋地回应:“夫人,这样的喜事,为何你不早告诉我?”

祝融羞涩地解释:“我已有两月身孕,但怕影响你对抗刘渊,所以一直未提。”

昔日豪爽的女侠祝融,如今因怀孕而多了几分温婉,话语间满是柔情。

曹晚听后深受触动,感慨祝融如此体贴,内心无比感激。

本是一场别离的家宴,却带来意外的好消息,曹晚欣喜万分,举杯畅饮。

此时,庞统急匆匆赶来,打破了这份欢愉氛围。他的神情凝重,眉宇间透着忧虑。

“太子殿下,刚收到八百里加急,刘渊已出兵。”庞统语气沉重,呈上情报。

庞统的话如利刃划破厅内宁静,所有人瞬间沉默。祝融焦虑地望向曹晚,担忧之情溢于言表。

南北决战终究不可避免了吗……

然而,曹晚神色依旧平静,仿佛早已料到此事。他不慌不忙地饮完杯中酒,再展开情报细细查看。

内容简明扼要:

数日前,刘渊调动十五万大军,即刻南下,意欲统一中原。

眼下,曹晚已是中原霸主,刘渊的目标自然非他莫属。

“十五万大军,倾巢而出,刘渊倒是高看我了。”曹晚冷笑一声,将情报掷于桌上。

祝融听闻“十五万大军”,心头骤然一颤,忧虑涌上脸庞。

庞统亦皱眉道:“殿下,未曾想刘渊竟真会孤注一掷,看来他志在必得。”

十五万之众,这数字足以令人胆寒。

在曹晚的预估中,刘渊最多只可能出动十万兵力。

未曾料到,短短半年休整后,刘渊的大军竟扩充至十五万之众,如此规模,令人闻之心惊。

更令祝融与庞统忧虑的是,即便自身兵力有所增长,相较刘渊仍显不足,此般悬殊差距,怎能不让人忧心忡忡?

然而,曹晚却毫无顾虑,察觉祝融与庞统的焦虑,便宽慰道:“刘渊虽人多势众,但昔日我仅凭双手,亦能平定中原。如今我方不仅装备精良,更有充足的粮草,何惧之有?”

一番话终使祝融放下忧虑,安心不少。

眼下最紧要之事,便是制定策略。曹晚迅速结束家宴,安顿好祝融后,立即前往外堂,召集文武群臣商讨应对之策。

片刻间,庞统、何晓、马双雕、张辽、邓艾、颜良、张骑飞等身在许都的豪杰相继赶到曹晚议事厅。

此刻夜幕降临,烛光摇曳,曹晚正堂内灯火通明,气氛庄重。

待众人齐聚,曹晚环视四周,见人人面露凝重之色,神情严肃地站立。

众人得知刘渊南下的消息,自知此次聚集必为商讨战策。今晚的决议关乎未来大战的战略布局,意义非凡。

曹晚确认众人到齐后,缓缓站起说道:“刘渊已率军南下,此事想必各位均已知晓。既然战事不可避免,我今日召集诸位,正是为了共商对策,请畅所欲言。”

曹晚亲自宣布刘渊南下、战事迫近的消息,众人情绪愈发沉重。

随后,曹晚简要介绍了刘渊军队的情况:总计约十五万人,其中步兵十三万,骑兵两万。

曹晚话音刚落,在场便响起一片惊叹声。谁能想到,刘渊的兵力远超传闻中的十万,实际规模令人咋舌。

其次,刘渊此次南征,几乎倾尽所有精锐。他亲自率领麾下所有重要谋士与武将,连一向不睦的两大势力首领刘韬与刘杉,也罕见地派遣了各自的亲信——许仙与纪南,共同追随。如此智囊阵容,堪称空前。

除了谋士,刘渊还组建了一支令人生畏的武将队伍。其中,四大核心武将尤其引人注目,他们分别来自河北四域,皆为当世猛士,各擅其技,优势互补。

仅听这支“梦之队”的名号,已足以让人心生向往。

曹晚依据最新情报对刘渊的战略走向作出判断:刘渊的大军已完成部署,预计数日内即可突破中原北线,随后强渡黄河,直指许都。这条路径直接而凌厉。

许都乃曹晚的战略核心,自然成为刘渊的终极目标。然而,曹晚虽掌控中原不过一年,各地虽因何晓治理渐趋稳定,但边疆地带仍有隐患未除。这些不稳定因素,恰恰为刘渊创造了可乘之机。

众人听完曹晚的分析后,心情愈发沉重。不仅兵力处于劣势,如今连地利也不占优。

见状,庞统站出来激励道:“刘渊固然势大,但他内部并不稳固,而我们上下一心。只要团结一致,定能扭转局势。”此言点出了我军的关键优势。

曹晚深以为然,连连点头。

刘渊麾下虽人才济济,但诸将间派系林立,私心颇重。一旦矛盾激化,其大军必将陷入分裂,难成合力,实为致命隐患。

曹晚阵营的根基力量皆由他亲自发掘,因此唯他马首是瞻。尽管眼下实力稍逊,却犹如紧密捆绑的竹筷,坚实无比,令刘渊难以撼动。

目前,曹晚部下已有七八万兵力,虽称不上庞大,但也颇为可观。庞统的分析让众将士渐感安心,细思之下,他们并非毫无胜算。

曹晚闻言点头,深信只要军心稳固,便有逆转局势的希望。加之半年来的整治,军容愈发健壮,粮草充裕,这无疑提升了士气。

然而,邓艾冷静指出,刘渊不仅步卒众多,更有两万精锐骑兵,此乃最大威胁。此话一出,众将重燃的信心再度受挫,毕竟面对如此强大的骑兵,令人胆寒。

相比之下,曹晚虽重视骑兵发展,但受限于时间,目前仅有五千。五千对两万,悬殊的差距让将士们倍感压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6548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