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未知的强大让人心生畏惧,甚至使曹操这样的强者也为之惊叹。
与此同时,在兖州昌邑,曹操正努力克服身体不适。
尽管军师荀彧劝阻他不要过度关注榜单,以免引发旧疾复发,但曹操执意坚持亲自查看。
他不愿错过任何一个了解顶尖战力的机会,即使这意味着要忍受痛苦。
这种执着反映了他对权力与地位的不懈追求,同时也彰显了他内心的坚韧。
曹操精神不佳,加之文武百官苦劝,坚持要有人搀扶他。
众人附和,曹操虽无奈却感欣慰,认为这些下属够团结且关心自己。
他未明确同意或拒绝,荀彧察觉到他的态度,明白他会默许。
曹操不愿主动承认虚弱,这与其一贯“知错不认”
的性格相符。
荀彧示意曹仁上前搀扶,以免曹操反感。
最终,曹操由曹仁扶持,众人共同仰望金榜,得知高宠位列第五,对此毫无惊讶,因早有预料。
曹营的文武官员都想知道高宠的真实实力以及天道金榜对他的评价,同时也对他的历史战绩充满期待。
相比裴元庆、王彦章和宇文成都等人,他们的战绩几乎为零,仅有基本的武力值和金榜评价。
曹操眯着眼睛仔细观察高宠的信息,这个名字对他而言既陌生又熟悉。
自从诸侯讨董结束后,他已经两年多没有听到过高宠的消息,甚至一度怀疑他是否存在。
然而,高宠的名字一直被记录在他的锦袍上,因此他对高宠的经历非常好奇。
曹操首先查看了高宠的武力值,发现他和排名第六的宇文成都一样,都是104点,这让他意识到宇文成都的厉害。
尽管宇文成都的出现曾让曹操头疼不已,但他依然关注着宇文成都的金榜评价,特别是“九天应元普化天尊”
这一称号。
起初,曹操以为宇文成就是天人下凡,但看到他的排名后,明白了他不过是一位技艺超群的凡人。
这一点也体现了曹操与其他诸侯的区别,他无需他人提醒便能理解这些。
曹操独自察觉到问题所在,这也不足为奇,他成为天下最强诸侯、魏国奠基人并非偶然。
面对东汉末年的众多地方势力,曹操的能力犹如降维打击。
之后,曹操意识到宇文成都不过是一名武艺出众的普通武将,便想进一步了解他。
然而,金榜却未给予机会,因为宇文成都与第七名王彦章同样新加入西凉阵营,尚无战功。
曹操得知此消息后几乎崩溃,若非旁人扶持,恐怕当场晕厥。
即便如此,他对天和西凉王充满怨恨,这种情绪与袁绍等人无异,多为嫉妒与无奈。
鉴于曹操无法通过金榜评判宇文成都的实力,于是参考了高宠的历史战绩。
高宠同样是顶级武将,武力值高达104点,两人难分高下。
因此,用高宠的表现推测宇文成都的战斗力相当可信。
曹操查看高宠战绩时,发现他在未尽全力的情况下,十招内击败了两位金榜武将阎刑和庞德。
众人无不震惊,感慨高宠实力非凡。
这不仅远超阎刑与庞德的预期,也让人对高宠的真实水平刮目相看。
高宠的实力远超众人的预期,能位列金榜第五绝非偶然。
他的英勇表现令人信服,甚至有人认为他的排名应该更高。
在战场上,高宠的表现堪称完美,无论是面对千军万马还是单挑敌将,他都游刃有余。
尤其是在凉州的最后一战中,他以两招击败阎刑,并亲手斩杀韩遂,更是让人叹为观止。
随后,在北伐草原的战斗中,高宠孤身闯入南匈奴的中军大营,凭借一己之力瓦解了整个敌军。
他的枪法凌厉无比,所向披靡,连南匈奴单于呼厨泉也被生擒。
曹操目睹这一切后,不由赞叹道:“此人力可比肩霸王!”
曹仁在一旁附和道:“大哥,金榜对他的评价确实贴切。”
曹操仔细查看金榜上的评语,果然看到“宛若楚霸王重生”
的高度赞誉。
他深感认同,感叹道:“金榜所言果然不虚。”
与此同时,曹操首次真正感受到高宠的强大,内心震撼不已。
正当曹操沉浸于高宠的传奇战绩时,戏志才突然开口说道……
“主公,您瞧瞧【金榜评价】里提到的枪挑铁滑车!”
“铁滑车本是韩信对抗项羽时发明的利器。”
“当年连项羽这样的霸主都被它困住。”
“不曾想金榜竟称高宠能用长枪挑起铁滑车,此人必定非同凡响。”
“那铁滑车何止千斤,坠落时的冲击力更是数倍于此。”
“如此沉重之物竟被他用枪挑飞,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高宠的力量怕是不在裴元庆之下,至少也有万斤之威。”
曹操听罢点头沉思,随即面色凝重道:
“怎又冒出个力大无穷的怪物,这世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为何突然多了这么多以万斤为衡量标准的奇人?”
众人闻言皆沉默,他们同样困惑于这世间的异变。
过去千斤已是罕见神力,而如今万斤之力却似乎已成常态。
曹操及麾下文武无不感到陌生与不安。
总觉得这个世界正经历着某种未知的变革,
无形无迹,却又真实存在。
曹操忽又想到,高宠已然如此强悍,与他齐名的宇文成都又如何?
两人虽一个排第六,一个居第五,实力定然相差无几。
毕竟金榜早明示,相同武力值间差距甚微。
想到此处,曹操心中更添忧虑。
西凉王新得两员猛将,实力大增,让曹操深感头疼。
他按着发痛的额头,皱眉思索对策。
与此同时,在冀州邺城,袁绍得知高宠位列金榜第五,心中怒火难抑。
金榜评价高宠为“楚霸王重生”
,更让他难以接受。
田丰和沮授等冀州文武面对此情此景,只能摇头叹息。
金榜的发布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一种压力,而目前榜单已至第五,西凉的三位猛将即将占据三席,他们唯一的指望只剩下金榜前四中那名在野的武将。
想到此处,众人皆感沮丧。
起初有三位在野武将,随后减少至两位,如今仅剩一位。
金榜的发布带来的希望正逐渐消退。
田丰无奈叹息道:“主公,即便西凉王手下猛将众多,我们也不必害怕。”
他继续说道:“猛将虽重要,但天下大事并非单靠猛将就能成事。
高祖刘邦对抗项羽时屡战屡败,却因不懈努力最终逼迫项羽自刎乌江。
主公目前掌控冀州与青州两大富饶之地,已占大汉十三州中的两成。
这比刘邦当年的处境强得多,望主公振作精神,联合诸侯,汇聚天下力量,定能战胜西凉王。”
袁绍听后目光一亮。
确实,刘邦曾被项羽追得四处逃窜,甚至抛弃家人,但最终夺得天下。
他身为袁氏家族长子,有权调动天下世家的力量,共同对抗西凉王。
在他看来,世家联合足以摧毁一切敌对势力,即使西凉王威名赫赫也难逃此劫。
世家掌握着大量人才,可以遏制西凉王的人才补给,使其陷入无才可用的困境。
西凉地处偏远,虽盛产猛将,但在文臣与学者方面却极为缺乏。
即便西凉王麾下猛将云集,仍需文臣辅佐治理。
在袁绍心中,西凉这种蛮荒之地难以孕育真正的文人,其文化根基无法与中原相比。
即使西凉王从洛阳的世家中掠夺了许多书籍,这并无实际意义。
仅有书籍而缺乏教师指导,终究无益。
一群不识字的武夫如何能够理解书中的内容?这根本就是个笑话。
在袁绍眼中,西凉地区缺乏真正的谋士,即便存在,也是水平低下的那种。
因此,完全可以控制人才流向,阻止优秀人才前往西凉。
如此一来,西凉在无人管理时必然陷入混乱。
即便西凉王拥有百万大军,也会疲于应对这些内部纷争。
一旦内乱频繁发生,其力量势必被削弱。
此时正是击败西凉王的绝佳时机。
加上天下世族资源丰富,可轻易招募大量士兵,正面战场上的兵力不会逊色于西凉军,甚至可能占据优势。
而且富庶的中原地区物产远超荒凉的西凉。
尽管袁绍听许攸提及西凉并非想象中的贫瘠,但再富裕又能达到何种程度?怎能与中原这样的核心地带相提并论?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由此推断,西凉王在后勤保障上也难以与世族抗衡。
经过对比,袁绍意识到除却猛将这一优势外,西凉王在其他方面均处于劣势。
想到此,他心中豁然开朗。
“哼!”
“容那林枫再多嚣张几天。”
“待诸侯联手,便是他的末日!”
听到袁绍的话,冀州文武纷纷附和:“主公英明!”
“借诸侯之力,必使西凉王无处可逃!”
“哈哈哈……”
袁绍听后大笑不已。
片刻后,他止住笑声,平静地说:“好了,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徐州小沛中,刘备因金榜上高宠的排名而陷入极度愤怒。
自金榜出现以来,刘备不知因何事裂开多少次,此刻更是满脸狰狞地盯着高居九天的金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