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闯王围城,带10亿白银穿越崇祯

作者:楚南风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65章 关宁铁骑

书名:闯王围城,带10亿白银穿越崇祯 作者:楚南风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6

收服党崇雅,李自成如获至宝。

直接把党崇雅拉到身边落座,又是敬酒,又是夹肉,喜欢得不得了。

确认过眼神,遇上对的人!

满座文武,都不及党崇雅一人。

党崇雅写完一信,也彻底放开了,彻底把李自成当作一代明主。

又饮下一杯酒,站起身,拱手再拜李自成,激动道:“大王,臣还想再修书一封,劝降天津!”

“真的?”

李自成再次感受党崇雅晋党领袖的力量。

“大王,天津巡抚冯元飚因病告老还乡,已从海路、乘海船下江南。”

“现如今,天津防务,全由负责督察军务的骆养性说了算。”

“臣愿修书一封,晓以厉害,劝其归降,免除天津生灵涂炭!”

李自成大喜,却又顾虑道:“先生,额听说,骆家几代世受皇恩,骆养性又是崇祯宠臣,核心死硬派,他也会投降咧?”

“大王,骆养性做过锦衣卫指挥使,是个绝顶聪明之人。臣以为,他定能看清天下大势,懂得良禽择木而栖的道理。”

“呵呵......他只不过是想给自己找个台阶下罢了。臣修书一封,就是给他搭这么个台阶。”

李自成大喜!

天津要是归降,那崇祯帝的两路兵马攻通州,就是个笑话。

“先生,你告诉骆养性,他若归降,天津巡抚之位,以及天津防务,本王当全权委托于他。”

李自成也需要一个人,来稳定局势,为他刺探情报。

投降的前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就是最好的人选。

党崇雅很兴奋:“如此,骆养性想不降都难。”

立马修书一封:“致骆大指挥使,闯王爱才,天下雄主,不世英雄。悉闻君国之栋梁,愿以天津巡抚大位委于君,留君大顺朝一席之地。”

落款为:大顺户政府左侍郎党崇雅。

李自成接过信,甚喜!

“刘希尧。”

“末将在。”

“拿上党侍郎的书信,兵围天津,劝降骆养性!”

“末将遵命!”

刘希尧接过劝降信,如获至宝。一手胡萝卜,一手大棒,对攻下天津,信心十足。

“李过。”

“末将在。”

“留果毅将军张能守通州,迅速率领威武将军马重僖,以及唐通将军所部,围攻遵化。”

“末将遵命!”

一只虎李过,根本就不把小小遵化城放在眼里。

再说,有唐通这匹老马在,也可以先礼后兵,先劝降再攻城。

“汝侯。”

“本侯在。”

“立即统领中军,带上通州所有攻城器械,所有火炮,所有投石车,猛攻东便门。”

“咱们文的、武的,双管齐下,也给崇祯一点颜色瞧瞧。”

“呵呵......让他也知道什么是风雨飘摇,什么是内忧外患!”

“本侯遵令!”

当天下午午,李自成大军兵出通州,带着高大的云梯,十二门红衣大炮,无数的炮弹,牛拉马驮,浩浩荡荡,杀向北京城!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

正午时分。

山海关。

四员顶盔贯甲的大将,正站在城楼上,看百余艘海船,浩浩荡荡驾进山海关。

海船上,官兵臣民、男女老少、牛马牲畜、粮食布帛、锄头犁耙......应有尽有。

这不像是行军,这是一次大搬家,也是一次大迁徙,把一城百姓全带走的那种迁徙。

正中一员大将,看着白茫茫一片船帆,夸奖道:“恭喜平西伯,贺喜平西伯,短短旬月,就把关外50万百姓全部撤入关内,一人不损,不世之功啊。”

被称平西伯的,就是受封伯爵之位、佩戴尚方宝剑的辽东团练总兵吴三桂。

50万百姓,不投降建奴,一声令下,全部背井离乡、撤回关内,确实是不世之功。

吴三桂抱拳道:“这都是督师大人督导有方,巡抚大人日夜操劳,高总兵坐镇山海关警戒,才得以将关外百姓全部撤入关内,一粒粮食不留给建奴。”

“50万百姓,也已陆续妥善安置在滦州、昌黎、乐亭、开平卫等地,若单凭末将一人,那是万万做不到的。”

被吴三桂称为督师大人的,正是挂兵部侍郎衔的蓟辽督师王永吉。

被吴三桂称为巡抚大人的,则是右都御史兼辽东巡抚黎玉田。

被吴三桂称为总兵大人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山海关总兵高第。

这四位,可是大明在辽东的大人物。

辽东官兵、百姓的命运,就掌握在他们四人手中。

甚至,整个大明的命运,也都掌握在他们四人手中。

细细想来,其实,只是掌握在吴三桂一个人手中。

蓟辽督师王永吉,官职虽高,但无兵无将。

辽东巡抚黎玉田,手底下只有3000人马,还要仰仗吴三桂,才能自保。

山海关总兵高第,一直唯吴三桂马首是瞻,没有吴三桂支援牵制,他也守不住山海关。

辽东巡抚黎玉田看着熙熙攘攘的队伍,忧虑道:“平西伯,陛下让咱率兵勤王,至今已过旬月。朝中那些个大臣、御史、给事中,会不会不高兴,瞎上奏章,胡乱弹劾?”

蓟辽督师王永吉呵呵一笑:“黎大人过虑了,这么多百姓撤回关内,史所未有。”

“如果只是关宁军,咱们两日就能入京勤王。可关宁军走了,这50万百姓,就是待宰的羔羊,建奴一定不会放过。”

“哨骑回报,多尔衮的八旗军,可是从锦州、松山堡、锦西、宁远、绥中……一路跟到山海关的。”

“要不是有关宁军监视保护,他们早就动手了。”

吴三桂愤愤道:“督师大人说得对,即使御史弹劾,我吴三桂也根本不惧。”

“陛下要关宁军全体入关,末将若不带走官兵眷属,就对不起关宁军兄弟。”

“关外无兵,建奴袭来,官兵眷属就将沦为奴隶,死无葬身之地。”

“到时候,勤王之军军心不稳,打了败仗,更对不起皇帝陛下。”

高第点头称赞:“平西伯说得对,有了这50万百姓,也将源源不断为关宁军提供充足兵源,关宁军将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山海关总兵高第和吴三桂,一向惺惺相惜、情同手足、密切配合。

二人联手打造了牢不可破的山海关----宁远防线,是一对生死与共的好兄弟。

“哎......平西伯,你看,那是什么?”高第突然指着远处一骑快马,问道。

“哎......好像是明军哨骑!”

“哎……好像是六百里加急!”

待那骑快马赶到城下,蓟辽督师王永吉算是认出来了。

王永吉急忙带着吴三桂、黎玉田、高第冲下城楼。

那名哨骑猛勒缰绳,滚鞍下马。

似乎认识王永吉,连滚带爬扑过来:“督师大人......大事不好......大事不好……”

“啥事?”王永吉大惊!

“蓟州失守......”

“通州失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0949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