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闯王围城,带10亿白银穿越崇祯

作者:楚南风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1237章 多尔衮三门猛攻,魏藻德使出三计

书名:闯王围城,带10亿白银穿越崇祯 作者:楚南风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6

豪格率领正蓝旗一众旗人精锐,立马组织督战队。

将一众鲜奴分组,分别给予参领、佐领、骁骑校之职,不过,全都是代领。

只有打下锦州,才论功行赏,给予实职。

一众鲜奴,个个大喜。

这些被授予参领、佐领、骁骑校虚职之人,对付起自己的同胞,竟然比旗人还狠。

都不需要豪格的督战抽刀,他们亲自组建督战队。

懦弱者死!

胆怯者死!

后退者死!

参领压迫佐领,佐领压迫骁骑校、骁骑校压迫下面的士兵。

一众鲜奴,只能硬着头皮往上冲,拿皮肉之躯,跟明军的火炮硬扛。

他们,才是真正的炮灰。

当日,范文程的战鼓队,从早到晚,轮着敲,一直敲个不停。

宁远门、镇北门、永安门的攻势,一直不停。

汉军、倭寇、鲜奴,死了一堆又一堆。用钩镰枪钩开、用铁耙子扒开,又继续冲杀。

各个督战队面前,也堆了一地的逃兵。

只有旗人鞑子,包括乌木布尔代的索伦兵,多尔衮舍不得使用。

炮火中的攻城战,一直攻到天黑,才告结束,

可摇摇欲坠、残破不堪、血流成河的锦州城,还是没能攻下来。

多尔衮站在大营门口,看着垂头丧气的酒井忠胜、豪格、尚可喜、孔有德,也深感不可思议。

“城都塌了三次,咋就攻不下来呢?”

“摄政王,不知祖泽润那厮,从哪里搞来那么多炮弹。城内的炮火,比咱们还猛呐!”尚可喜咬着牙,很不甘心。

尚可喜说的,多尔衮从下午的炮声里,也都感知到了:“狗日的,他哪来的那么多炮。”

“看来,只能久围死困了。”

听到“久围死困”四个字,范文程第一个站出来反对:“摄政王,可是,从城内密探查到的消息,锦州城的粮食,至少够他们吃仨月。”

“久围死困,咱四十万大军的粮食,吃不消啊。”

“范大学士,还有多少军粮。”

“禀摄政王,这些年,大军征讨,没得什么收益。”

“口市大家被崇祯灭掉之后,商路也已断绝。

“这久以来,咱从大明,就没搞到什么粮食。”

“臣多番筹措,只存得粮米10万担。如今,出兵一月,耗费糜大。剩下粮食,只够一月之用。”

“为今之计,只有全力攻下锦州,才能补充大军粮秣,继续征伐。”

“这......”多尔衮一个头、两个大。

他此时,太怀念范永斗、王登库、靳良玉、王大宇、梁嘉宾、田生兰、翟堂、黄云发这八大家了。

要是打进关内,坐稳京师,好歹也给他们一个“皇商”的名号。

“诸位,都说说看,这仗,该怎么打?”多尔衮也没了办法。

最聪明的魏藻德,眼珠子滴溜溜一转,开口道:“摄政王,为今之计,可派出将领,入朝鲜征粮。”

“直接给朝鲜王下命令,让其每月给大军提供五万担粮食。否则,就断了朝鲜王的社稷。”

“呵呵......等他把朝鲜百姓都惹怒了,陛下也可以趁机废了朝鲜王。说他盘剥百姓,人愤民怨,不适合为朝鲜之主。”

“好......”多尔衮大喜:“魏先生的一箭双雕之计,实在是妙。”

“摄政王,臣还有两计?”魏藻德笑笑。

“两计?”多尔衮喜出望外。难道,魏藻德就是崇祯送给他的郭嘉、张良?

“先生但说无妨。”

魏藻德笑笑,深受鼓舞:“摄政王,其一,可派出商队,将辽参、裘皮、金银等运到倭国,换取倭国米粮。”

“其二,可修书一封,射入锦州城内,高官厚禄,诱惑祖泽润、祖大寿、高第三人。”

“三人在辽东、辽西,威名赫赫。他们若降,辽西可不战而降。”

“好......”

多尔衮大喜:“范文程。”

“臣在。”

“迅速派一文官、一武将,迅速一千旗人,入朝鲜王宫,传本王旨意。”

“就说,朝鲜征的兵,要朝鲜来养。否则,十万朝鲜兵,立马哗变,杀回朝鲜,朝鲜王宫,本王可保不了安全。”

“臣遵令。”

“另外,再派一文官、一武将,带上辽参、裘皮、金银,乘海船前往倭国,大肆采购粮米,迅速海运锦州,供给大军。”

“臣遵令。”范文程大声领命。

多尔衮转回头,呵呵笑道:“魏先生,这劝降信,还麻烦魏先生代笔。”

“臣遵命!”

魏藻德乐此不疲,当场命人,取来笔墨,一展大明状元郎的风采。

写完,多尔衮看完,大喜。

亲自命人,射上镇北门城头。

高第收到,打开与祖大寿、祖泽润一看。

只见,信曰:

“大清摄政王多尔衮致祖大寿将军、祖泽润将军、高第将军书。”

“祖大寿将军、祖泽润将军、高第将军台鉴:”

“锦州城下,血沃焦土。”

“今四十万大军围锦州,炮火连天,血肉横飞,非本王所愿。”

“然天命在我大清,区区孤城,岂能久抗?本王轰塌城墙三段,尔等血肉再筑,忠勇可嘉。也不过是徒耗民脂,空填性命而已!”

“本王深知,尔等皆为豪杰,非池中之物。然识时务者,方为俊杰。今尔等困守孤城,外援断绝。崇祯偶尔袭扰,亦不敢救。只不过给尔等希望,让尔等死战、灭亡而已。”

“本王爱才,可既往不咎。若开城归顺,本王保尔等荣华富贵无忧。”

“其一,赐祖家锦州一城,世为汤浴沐。封锦顺王,世镇一方!昔年旧事,既往不咎。本王大军,亦不入城。”

“其二,授祖泽润将军统领之职,统旧部,掌实权。军中人员,自行选拔,绝不干涉。”

“其三,委高第将军总督一方之重任,富贵功名,唾手可得!”

“此非虚言,本王帐下,孔有德、尚可喜,昔日明将,今为藩王,何等显赫!”

“若执迷不悟,城破之日,玉石俱焚。尔等麾下儿郎,皆为齑粉。城中妇孺妻儿,皆为奴隶。”

“何去何从,望尔等三思。一念之差,或许铸成大错!”

“本王言尽于此,一日后若无回音,炮火洗城,勿谓言之不预!”

“大清国摄政王:多尔衮!”

“奶奶的,痴心妄想!”祖泽润览毕大奴,正欲一把撕碎。

祖大寿却急忙制止:“等一下,条件不错!投降,未尝不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8483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