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闯王围城,带10亿白银穿越崇祯

作者:楚南风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1054章 秦良玉再挂帅先锋,袁宗第舍身入汉中

书名:闯王围城,带10亿白银穿越崇祯 作者:楚南风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6

何庄点点头:“臣遵旨。”

走上前,分析道:“陛下,诸位将军。”

“目前的局势,与我有大利。”

“闯贼主力,在洛阳方向,为左梦庚二十万湖广军、史可法十万江南兵、吴三桂一万多关宁铁骑和数万山西兵所牵制,不得动弹。”

“此时,关中,必定空虚。”

“当此之时,必得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进兵,攻其一点,作为大军据点。”

“则巴蜀、汉中粮草,就可源源不断,输入关中。”

“如此,闯贼或许会放弃洛阳,放弃东出想法,回军关中,与明军作战。”

“到时候,左梦庚部、史可法部、吴三桂部,均可与陛下主力大军,会于西安。”

“大明军器局的车炮、燧发枪、开花弹、纸壳子弹,也能一并运来,武装神机营。”

“到时候,陛下以泰山压顶之势,一战便可剿灭流贼,平息内乱。”

“大明中兴,一战可定也!”

何庄说完,众人皆称妙!

崇祯点点头:“军师所言极是!”

随即,面色肃然:“诸位。”

众将立马肃立,站成两排。

“秦良玉、马科、王辅臣、戚元弼、杨展、曾英、冉奇镳、杨之明、高跻泰。”

“末将在。”

秦良玉率领八员大将,立马出列。

“以秦良玉为帅,迅速率所部兵马,日夜兼程,走陈仓道,攻击陈仓。”

“末将遵旨。”秦良玉率八员大将,大声领旨。

“记住,带上俘虏的贼军衣服、旗帜,选几个可靠的降兵降将,或可夜袭之。”

“末将遵旨。”秦良玉再次大声领旨。

这一战,有骑兵、有步兵、有火枪兵,她对防守薄弱的陈仓城,有必胜把握。

“袁宗第、蓝应诚、刘进忠、刘廷举。”

四员大将,急忙出列。

“迅速率所部兵马,运土石,填朝阳门护城河。限三日之内,务必填平。”

“末将遵旨。”

袁宗第率四员大将,大声领命。

“李性忠、陈之礼。”

“末将在,率三千营,走马巡视汉中城,让城中百姓、贼军,好好看看我大军威严,震慑贼军。”

“末将遵旨。”

李性忠、陈之礼立马大声领命。

很快,整个明军大营,整个汉中城外,又隆隆开动起来。

秦良玉又作为先锋主帅,率军出征,剑锋,直指陈仓。

“方正化。”

“内臣在。”

“朕写封劝降信,给朕射入城内,让闯贼,也知晓知晓,朕之天恩。”

“内臣遵旨。”

方正化大声领旨。

李明睿急忙命人取出纸笔,拿出一个折叠的小桌,崇祯亲笔书写劝降信。

李明睿急忙带领一众军中文职,将崇祯皇帝的劝降信,又抄写一百多封,交给方正化,射入城内。

贺珍和郭登先捡得劝降信,大惊!

只见信曰:

“贺将军、郭将军二位将军台鉴。”

“朕率王师,灭张献忠,破剑门关、葭萌关。二十万大军兵围汉中,汉中一城,缺兵少将,危如累卵。”

“天下大局,张献忠灰飞烟灭,再无助手。李自成困于洛阳,伪顺朝已穷途末路,再无援军。”

“朕素闻尔等忠义、骁勇、爱汉中百姓,从未杀戮、劫掠,也是响当当的好汉,朕心甚慰。”

“今若开城归降,朕惜才爱才,既往不咎,必以国士待之。将军麾下将士,每人赐恩田田契一份、良田十亩,可保眷属永享安乐。”

“朕仍令两将军统帅旧部,与明军一视同仁,同赏、共罚,绝不亏欠。”

“若执迷不悟,负隅顽抗,待朕破城之日,悔之晚矣!”

“若敢伤百姓,罪不可免。依张献忠部将,严加惩处。”

“朕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望两将军速速决断,莫伤百姓生命,莫毁部卒前程!”

“大明皇帝:崇祯!”

“贺将军,这信射进来一百多封,城内将士都在偷偷传看,用不了多久,必定人心惶惶。下步,该怎么办?”郭登先拿着劝降信,焦虑道。

贺珍一声叹息:“郭将军,张献忠号称百万大军,又有李定国、孙可望、刘文秀、艾能奇那么多猛将辅佐,如何就败了呢?”

“贺将军,原先,我也想不明白。可剑门关、葭萌关之战后,末将也想明白了。”

“想明白什么?”贺珍一怔。

“对面明军打仗,打仗都不怕死。赢了有赏赐、死了有抚恤。大明皇帝是真给啊。”郭登先突然有种绝望感。

贺珍点点头,叹息道:“可是,军师李岩,前日里才来信,叮嘱本将军,加强葭萌关、剑门关防御,切不可丢了汉中。”

“若汉中不守,要立即将汉中兵,撤往陈仓,切不可让明军兵入关中。”

“现在,全搞砸了。本将只有拼死一战,以报李岩军师。”

“末将誓死追随将军。”郭登先大声誓言。

“好......”贺珍大喜:“让将士们,把这些劝降信交出来,既往不咎。”

“末将遵令!”郭登先大声领命,立马率一众亲兵,去收缴劝降信。

贺珍也提起破甲槊,开始风风火火巡城,监督各城门堵门情况。

临近傍晚,袁宗第看城内毫无反应,心下一急,来见崇祯。

“陛下,臣跟贺珍将军有旧,愿为信使,入城劝降。”

崇祯一怔:“袁将军,大战在即,朕射了那么多封劝降信,贺珍穷途末路,都无动于衷。朕估计,其死守之志坚定,恐加害将军。”

“陛下,贺珍将军一向磊落,若真死于他手,那就是末将看走了眼,末将认赌服输。”

“若末将劝降成功,息了兵戈,又少一些生灵涂炭。”

崇祯感动不已,一把抓住袁宗第的手:“没想到,袁将军的胆魄,比天还大。”

“受陛下知遇之恩,末将敢不肝脑涂报。”袁宗第一时,也老泪纵横。

“好......那朕就助袁将军一臂之力。”

“王永吉。”

“臣在。”

“大军暂停,后撤回营,给袁将军入城劝降,一个态度。”

“臣遵旨。”

很快,围城的大军立马撤围,填护城河的将士也撤回大营休息。

汉中城下,就只剩一骑,轻身白衣,手持一弓、一箭、一信的袁宗第,一个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8483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