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闯王围城,带10亿白银穿越崇祯

作者:楚南风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302章 崇祯巡城,遇名将之后。建奴游街,燃满城怒火!

书名:闯王围城,带10亿白银穿越崇祯 作者:楚南风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6

崇祯忧虑,这样下去,可不行。

速度太慢,几时才能全部入城?

崇祯转身,大声命道:“姜总兵。”

“末将在。”

“迅速让将士们放下武器,帮百姓们推车入城。”

姜应魁一愣:“这......”

“不得有误,不得趁机偷拿百姓财物,违令者斩!”

姜应魁急忙领旨:“末将遵旨。”

很快,在姜应魁的指挥下,威远门守门将士,急忙将兵器放下一边,急忙上手,帮老百姓推车入城。

不过,将士们干得很疑惑,干得有些不情不愿。

同时,入城的百姓也很疑惑,都死死盯着车上的物品,生怕被当兵的抢走。

帮忙和被帮忙的两方,都很不自然,一方不大情愿,一方充满防备,矛盾至极。

崇祯转身,继续下令:“李性忠,杨二哥。”

“末将在。”

“速帅三千营,各带一部,李性忠去南门平津门、杨二哥去西门拱极门,率将士们协助百姓推车。”

“告诉百姓们,半个时辰后,将关闭蓟州城所有城门。”

“末将遵旨。”

李性忠、杨二哥齐齐领命而去。

崇祯叹了口气,转身,带着李明睿、方正化、李若琏、徐缺走上威远门城头。

边走边喃喃:“李指挥使,朕看着,大明的兵,与大明的百姓,比较疏远,没有军民鱼水情呐。”

“你可知,原因何在?”

李若琏摇摇头:“陛下,具体的,臣不知。”

“臣只知道,自古以来,当兵的,大多被人看不起。”

“当兵的有刀有枪,还看不起?”崇祯惊诧。

李若琏继续禀报道:“陛下,兵灾匪患,兵有刀枪,如果不严加管束,兵很容易变成匪。”

“老百姓看见,都害怕,都躲着走。”

“臣记得,两年前,建奴袭扰京师,各地兵马入京勤王。”

“有一支兵马,来得晚了,臣恰巧碰到。那领兵的守备跟臣一个劲诉苦,说他们太倒霉,一路上风餐露宿不说,路过村庄,进村讨口水喝,还被老百姓当作匪徒,给打了出来。”

“最后,辛辛苦苦赶到京师,一直勤王之师,竟形如乞丐。”

“可那时,建奴鞑子已经退了。他们无仗可打,没有军饷,没有任何赏赐,兵部还连热乎的、都没招呼一顿,就叫他们原路返回,不得逗留。”

“可是,大家身上的钱,都花光了,只能乞讨着回去了。”

“啊......不是吧?”崇祯惊得目瞪口呆。

这事,他真不知道啊。

李若琏点点头:“臣一时看他们可怜,便拿出身上所有的72两银子,送给他们。”

“那位守备千恩万谢,还说遇到了一个好人。”

崇祯感慨夸赞道:“李指挥使,当真是大明的风骨。”

受到夸奖,李若琏却叹息一声,万分无奈。

“唉.....可那72两银子,对于一支500人勤王之军,也只是杯水车薪。”

“臣估计,他们要想活着回去,半路上不偷、不抢,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所以,他们一定会入村劫掠,抢钱抢粮食。”

“啊......”崇祯听得一阵鬼火直冒:“这......这怎么能行?”

李若琏叹息一声:“这年头,当老百姓不易。可这当兵的,也可怜呐。”

崇祯又摇头叹息:“罪在圣躬......”

崇祯上城头,一众将士,急忙过来参拜:“拜见陛下。”

“将士们,快平身。”

“朕早有言,将士着甲不跪。”

“你们,可别违抗圣旨啊。”

众将士一听,立马起身,挺立两侧。

崇祯看向领头一名威武英气的小将,开口道:“建奴大军马上就到,你们怕不怕?”

小将立马拱手:“陛下,末将不怕。”

崇祯轻轻一笑:“听说建奴有三头六臂,鬼刹一般,你也不怕?”

年轻小将冷冷一笑:“陛下,末将去过边关,杀过建奴鞑子。他们也是两个肩膀顶着一个脑袋,见了末将的钩镰枪,他们也浑身打颤,害怕得紧。”

崇祯一愣,一眼看去,年轻小将手里,果然有一杆钩镰枪。

“你去过边关?”

年轻小将突然有些惭愧:“陛下,末将去过关外,参加松锦大战。只可惜,战败了。”

崇祯叹息一声:“胜败乃兵家常事,知耻而后勇,也是大明的良将。”

“谢陛下鼓励,末将守城,就是为了报仇。”

崇祯点点头:“不知小将军,叫什么名字?

“陛下,末将徐骏达。”

“徐...骏...达?”

“呵呵......与我开国大将军、魏国公徐达,也就差着一个字。”

“禀报陛下,末将正是徐达之后。”

“啊......”崇祯、李明睿、方正化、李若琏、徐缺一愣。

在他们意识里,功勋之后,传到崇祯朝,都是些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

敢提枪上战场的,实在少之又少。

“哈哈......魏国公后继有人呐。”崇祯大喜。

军民不睦的阴霾,一扫而空。

“徐骏达,你是魏国公之后,自然敢说真话。”

“你说,将士们最关心、最害怕的是什么?”

“陛下,恕末将直言,将士们最关心的,是欠饷、是赏罚不公。将士们最害怕的,还是对建奴鞑子的流言蜚语。”

“都是小道消息,什么建奴鞑子有三头六臂啊、建奴鞑子刀枪不入啊、建奴鞑子有铁浮屠、建奴鞑子能召唤虎豹啊......总之,他们大多没见过,所以害怕。”

“不过,等鞑子来了,末将钩镰枪捅鞑子几十个窟窿,他们不会害怕了。”

崇祯轻轻一笑:“徐缺。”

“臣在。”

“把他三名鞑子,绑着城头游三圈、城内游三圈。”

“告诉百姓们,可以辱骂、可以吐痰吐唾沫,但不可以扔石头、动拳脚。”

“再告诉百姓们,日落之时,都到威远门观刑,朕要杀三名鞑子,为李宝嘉总兵、为大明将士、大明百姓报仇。”

“臣遵旨。”徐缺异常兴奋,急忙带一队锦衣卫,去执行任务。

原来,这就是崇祯说的大用。

这街一游,将士、百姓就都知道建奴鞑子的模样。所有恐慌谣言,也将不攻自破。

而且,他们唾骂三名建奴。满城百姓的怒火,也将会越烧越旺。

最终,这些燃烧的怒火,都将变成杀敌的勇气,给建奴大军最致命的一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9981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