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闯王围城,带10亿白银穿越崇祯

作者:楚南风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410章 崇祯画意大利炮,多尔衮出龙井关,兵围遵化

书名:闯王围城,带10亿白银穿越崇祯 作者:楚南风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6

范景文不知道的是,崇祯这一手,完全是为了保密。

大明的军火工艺,可不能流失出去。要是让建奴、洋人学到,那就不好了。

“范首辅,火炮造得咋样?”

“陛下,用新铁铸造的火炮,果然如陛下所料,厚度减少一半、重量减少4倍,射程居然还提高了4倍。”

“真的?”

“陛下,臣等,都测试过了,准确无误。”

“走,带朕去看。”

范景文急忙走在前,带着崇祯,去到更大的炮兵靶场。

崇祯一看,惊呆了,炮管虽然变薄变细了,但是,省下来的铁,居然做了一个大铁疙瘩,焊在炮管的底部。

相当于,重量一点没减少,用料一点没减少。

“范首辅,这是......?”

崇祯指着炮管尾部的铁疙瘩,惊问。

“陛下,这个叫做定身铁。”

“炮管改细、改薄、改长之后,后坐力太大。没有这定身铁,炮管根本就不稳。打出去的炮弹,也完全没有方向。”

崇祯哭笑不得,他终于是听明白了。

“徐勇,徐拱,这块定身铁不要的话,你们兄弟,有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让这大炮又稳又准?”

“这......”大明的宝贝工匠徐勇、徐拱兄弟抹着额头冷汗,羞得脸通红。

“陛下,臣暂时还想不出更好的办法。”刚刚升任户部员外郎的徐勇,羞愧道。

“陛下,臣也没想到什么高招。”

“诸位,谁有什么办法,朕重重有赏。”崇祯抬头,询问在场的官员和工匠。

偌大的兵器局,顿时鸦雀无声。有赏,也无招啊!

崇祯扫了一圈,突然看到一个洋人,他就是德国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大明钦天监监正:汤若望。

崇祯想到要防工匠泄密,没想到,竟然把汤若望给忘了。

“汤监正,朕知你是火炮专家,你来看看,如果取掉这个铁疙瘩,这炮管,要怎么弄,才能又稳又准?”

汤若望擦着冷汗:“禀报陛下,臣惭愧,不知也!”

崇祯轻轻一笑,他深知,汤若望等人不远万里来到大明,就是想让他这个皇帝、他这个大明朝的主人,信奉特么的天主教,让天主教能够顺利入主中原、华夏。

后来,汤若望这厮,就被顺治赐予“通玄教师”之名。

然后,控制百姓思想,汲取巨大利益!

不过,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底蕴深厚、浩瀚文明,从来只有中华文明同化其他弱小文明,岂是小小的天主教、小小的汤若望能影响的?

汉人,从来信自己,鬼神,亦要为我所用。为我所用,拜之!不为我所用,弃之!

即使是龙王,久旱无雨,也要请出龙王庙,暴晒几日,不下雨,甭想回去享受香火。

“汤监正,朕给你安排个差事。”

“陛下,何差事?”

“过几日,朕要御驾亲征,特命你速回钦天监,好好观观天象,为朕选一个良辰吉日,确保朕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啊......这……”汤若望有点懵!

他这个监正,主要是推行西方历法,对这个玄学,不熟啊。

不过,崇祯皇帝下了逐客令,汤若望只得领命退出军器局。

崇祯转身,看向范景文,“范首辅,这军器局,掌握着大明朝最尖端的科技,要注意保密。”

“自今日起,派一队锦衣卫守卫,进出兵器局,都要登记,核查。闲杂人等,不许入,特别是西洋人,不许踏入兵器局一步。”

范景文恍然大悟:“臣遵旨。”

“王承恩,笔墨伺候。”

“老奴遵旨。”

很快,徐勇、徐拱带人抬来一张桌子,一把椅子。

王承恩把文房四宝铺开,崇祯当场作画,竟然画出一张李云龙的意大利炮来。

简单的说,就像是一辆两轮车,轮子特别大,比一般的车轮,还大一倍。马拉着,爬山、过坎、涉水、过河都不在话下。

一头是炮管,另一头是比炮管还长的一个支架,这个支架要是钉在地上,一定稳如泰山。

这种构造,徐勇、徐拱、范景文,以及工部的一帮官员,都从未见过,也根本想象不出来。

“陛下,这是何物?如此奇特?”范景文不可思议地问。

崇祯笑笑,不语。

“陛下,这个,不是红衣大炮。这个,是车炮?”徐勇喃喃道。

崇祯哈哈一笑,“徐勇说的对,这个,就叫大明车炮吧。”

“呵呵......有了这个,我大明炮兵,日行百里,也是轻而易举之事。”

“陛下圣明......”范景文大喜。

他也是带过兵、打过仗的人,要是神机营的大炮能日行百里,那么,这仗就好打多了。

汉人,何惧女真骑射?何惧蒙古骑兵?

“徐勇、徐拱,你们俩兄弟,除了组织工匠,多造刺刀枪,就是要竭尽全力,把这大明车炮搞出来。多试验,务必确保又准又稳。”

“到时候,朕满意了,再行封赏。”

“谢陛下圣恩。”

徐勇、徐拱兄弟拿着崇祯皇帝画的图纸,心底的干劲,更大了。

刚安排完造大明车炮的事,突然,兵部尚书李邦华,又急匆匆追进了工部军器军。

手里,又拿着一封塘报。

“陛下,大事不妙。”

“遵化总兵戚元弼发来塘报,多尔衮突然兵临城下。”

“攻城没?”

“没有,多尔衮正在城外建造大营。估计,是要对遵化实施长围久困之计。”

“李尚书,京师的五万石粮草,运出去没有?”

“陛下,臣接到塘报,立即派人去追五军营,估计城外十里,就能追上。”

崇祯轻舒一口气,要是运到遵化,那就是多尔衮的了,资敌啊,他崇祯,又要变成多尔衮的运输大队长。

“陛下,目前,遵化还有6万石军粮,上百万斤腌马肉。遵化军民6万多人,撑个仨月,应该没问题。”

崇祯点点头:“看来,只能这样了。”

“李尚书,蓟州方向,可有消息。”

李邦华摇摇头,“陛下,蓟辽督师王永吉,一直没来消息。黄崖口关的王辅臣,也一直没有消息。”

“李尚书,飞鸽传书,询问军情。”

“臣遵旨。”

“陛下,还有一个人,在门口候见。”

“谁?”

“原山东总兵、现任河南巡抚刘泽清。”

“刘泽清?朕不是让他联合保定知府何复、保定总兵戚元辅,攻击闯贼右营刘希尧部,他跑京师来干什么?”

“陛下,他说是来请罪,也是来告状的。”

“告状?告谁的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8735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