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闯王围城,带10亿白银穿越崇祯

作者:楚南风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304章 以兵代赈,不谋而合!

书名:闯王围城,带10亿白银穿越崇祯 作者:楚南风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6

“报......”一名守城校尉,慌慌张张,从城头飞跑过来。

跪地禀报:“禀报陛下、禀报总兵大人,南门外,又有大队建奴骑兵,红衣红甲,遮天蔽日而来。”

“啊......”众将一惊。

崇祯立马带人,登上角楼,抬眼望去,南门平津门外,果然烟尘遮天蔽日。

红衣红甲,与天边的火烧云相接,一眼望不到边。

“陛下,建奴新来,立足未稳。”

“末将请求带三千精锐骑兵,出城杀穿敌阵,挫其锋芒!”

李性忠提起镔铁长枪,大声请命。

在场众将,与建奴频繁交过手的,就是这位前蓟辽总督中军副将。

他与建奴,知根知底,心底丝毫不惧。

“陛下,末将也想让建奴鞑子,尝尝末将的开山八棱锤。”

“末将请求,学三国张辽威震逍遥津,带八百选锋骑兵,出城破阵,一战擒杀敌酋阿巴泰!”

杨二哥提起两把开山八棱锤,也大声求战。

“陛下,末将的钩镰枪,专破建奴骑兵。”

“上刺建奴,下勾马脚,末将请求带兵出城列阵,让建奴骑兵,有来无回。”

大将军徐达之后徐骏达,也想雪耻一战。

崇祯笑笑:“诸位将军之决心战心,朕知之。”

“建奴大多是骑兵,遵化城不是逍遥津,阿巴泰也不是江东鼠辈。破敌一阵,敌还有二阵、三阵......无数阵。”

“诸位将军,不可轻战。”

姜应魁皱眉:“陛下,这仗,该怎么打?”

崇祯笑笑:“呵呵......当然是他打他的,我的我的。”

姜应魁、李性忠、杨二哥、徐骏达一愣,都不甚明白。

突然,威远门城头登城处一片骚乱。

一个穿长衫的书生,挤上威远门,被士兵拦住,焦急得大喊大叫:“草民朱国治,奉命拜见陛下,请代为通禀。”

城头一名校尉,提刀怒斥:“放肆,陛下正在商议军国大事。再敢捣乱,一刀宰了你。”

“劳烦将军通禀,草民真有要事,关乎守城的大事。”

“我呸,一个书生,装什么谋士?再不走,别怪本校尉不客气了。”

校尉说着,突然出手,一个擒拿手,直接将书生按翻在城头。

崇祯远远看见,大喜,一招手:“把那个书生带过来。”

威远门守门小将徐骏达,急忙上前,喊开校尉,把朱国治扶起,带了过来。

“草民朱国治,拜见陛下。”朱国治拍拍身上尘土,一脸狼狈,急忙跪地叩拜。

崇祯笑笑:“朱国治,朕让你入城找姜总兵,你倒是悠闲,把朕的话都给忘了。”

朱国治大急:“陛下,草民入城,看城门口比较拥挤,就一直帮着入城百姓推车。”

“陛下的圣谕,草民一直记在心里,永不敢忘呐。”

崇祯点点头:“呵呵......平身吧,朕看到了。”

“谢陛下圣恩。”朱国治拜谢起身。

“朱国治,你着急忙慌上城,将士都拦不住,是有话要对朕说?”

朱国治“嗯”了一声,焦急开口道:“陛下,建奴大军围城,草民斗胆建议,尽快把入城百姓中的男丁组织起来,编成数队,发给兵器,与蓟州官兵一道,共同抵御建奴。”

“只有这样,才能既救百姓,又救蓟州。”

崇祯一愣,朱国治的想法,居然与他不谋而合。这......不就是他的以兵代赈么?

“朱国治,你看过兵书?”

“陛下,草民熟读四书五经,亦曾通览兵法典籍,略知一二。”

崇祯轻轻一笑:“不错,以兵代赈,你都能参透,看来悟性挺高。”

“以兵代赈?”朱国治也有点懵,随即瞬间醒悟。

他想是这样想,但还没想到以兵代赈这个词。

看来,刚才冲城头大吼,是自己托大了。一切的一切,崇祯皇帝早就想到了。

“朱国治,总兵府你也别去了,就留在朕身边,听调吧。”

“啊......”朱国治一惊,他一个秀才之身,在皇帝身边行走,闻所未闻啊!

那进步,还不得嗖嗖嗖......的,如坐火箭?

朱国治急忙跪谢:“草民谢陛下圣恩。”

“起来吧。”

“谢陛下。”

崇祯扭头,又看了看威远门下与天相接的正黄旗、镶黄旗大军,平津门外与天相接的正红旗、镶红旗大军。

目光收回,开始下令。

“姜总兵。”

“末将在。”

“迅速派人,将遵化城的举人、秀才、学子们,都集中起来,朕有大用。”

“啊......陛下,还要教将士们读书学字?”姜应魁纳闷。

崇祯轻轻道:“你说的对,还是读书学字。”

“啊......”朱国治更不解,瞪着一双惊诧的眼睛。

建奴两黄旗、两红旗12万大军都围城了,不好好守城,还读书学字,那不是舍本逐末吗?

崇祯继续道:“遵化城只有三座门,建奴兵马再多,也施展不开。”

“再说了,朕观敌阵,也没有多少攻城器械,即使从遵化城运来一些火炮,但弹药绝对没有蓟州城充足,不打紧。”

“朕看进城的百姓中,小孩居多。要想稳住民心,就从小孩入手。只要稳住了小孩,就稳住了大人。”

“朕请先生们免费教小孩读书学字,免费给小孩提供米粥。大人们的心,自然就安稳了。”

朱国治听得连连点头,恍然大悟。

这攻城的炮声一响、喊杀声一响,最先哭泣无助的,那就是小孩。

小孩子,一向最怕先生,父母的话敢不听,先生们的话可不敢不听。如果有先生们教书学字,小孩就不会惧怕炮火,甚至能把炮火当炮仗听。

崇祯继续道:“将士们也一样,除5000神机营全部上城守卫外,三万守城将士每日分出一半,会同2万三千营骑兵,全部隐蔽于城内练兵。”

“当然,还是白天练兵、晚上跟着先生们读书学字。”

“这史书、这名将故事,最能让人心静,最能让人找到勇气和力量,最能让人知道死并不可怕,只要死得其所,必将青史留名。”

崇祯一番话,朱国治虽然听得更加惊诧,却也更加振奋。

这种战法,他遍览兵书,不曾有啊!

他从未想过,崇祯皇帝居然这么看得起读书人,这么赞同文学文字的力量。

姜应魁也终于听明白了,立马安排徐俊达带一众亲兵护卫,入城大肆搜寻举人、秀才和有名学士。

不过,姜应魁总兵还有顾虑。

谏言道:“陛下,城外建奴有12万大军。安排士兵们轮流训练和读书学字,三千营也不参与守城,城头只有两万兵常驻守卫,是否兵力太过单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8708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