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闯王围城,带10亿白银穿越崇祯

作者:楚南风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163章 喻上猷出关连横,宋企郊入城请降

书名:闯王围城,带10亿白银穿越崇祯 作者:楚南风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6

李自成点点头,郑重道:“务必帮本王请封关中之地和山西之地,世袭罔替,不入朝、不跪拜。”

“且三日内,赏赐我军粮十万石,军饷一百万两。”

“啊……大王......这......”

吏政府尚书宋企郊更懵了,深感不可思议。

这位崇祯元年进士,扬州府推官,也是寒窗苦读、金榜题目的才子,大抵还不是傻子。

“大王......这......崇祯会答应吗?”宋企郊谨慎着问。

李自成轻轻一笑:“呵呵……宋尚书,告诉崇祯小儿,他不白给。”

“本王收到粮饷,立马撤围北京城。“、”

“同时,本王愿亲率大顺军,出山海关,替大明绞杀建奴,收复关外之地。”

看李自成坚决的表情,宋企郊依然觉得怪诞。

不得已,只得硬着头皮领命。

“大王,臣......遵命。”

是生是死,他宋企郊都得去京师走一趟。

“喻上猷。”

“臣在。”

一名大臣,走上前来,他就是大顺兵政府尚书。

也是大明前都察院二品御史,在襄阳陷落之后投降李自成。后在山海关大战中,又被清军俘虏。不屈、不降而死,终究没入贰臣传。

“喻尚书,本王令你,速率太监杜之秩,即刻潜出山海关,面见多尔衮。”

“告诉他,本王猛攻京师,把吴三桂的关宁军,从山海关都给调走了。”

“请其立即出兵,攻打山海关。或者走中协(喜峰口一线)、西协(密云)。”

“入关之后,关内土地人口,任其自取。”

“大王......这......”

“建奴野蛮......恐怕引狼入室,为我大患。”

喻上猷一开口,彰显兵政府尚书的实力。

“喻尚书勿忧,与建奴合作,只是权宜之计。”

“等夺了大明天下,本王一定荡平辽东。建奴,亦将不复存在。”

“这......臣遵令。”

喻上猷只得领命,他的任务难度,比起宋企郊,要小很多。

朝阳,在燕京大地慢慢升起。

大顺中军大营,两队快马狂飙冲出。

一队冲向山海关,一队冲向北京城。

李宝嘉驻守德胜门城头,看见一队兵马冲来,精神立马紧张。

大喊:“弟兄们,火枪,弓箭,大炮,警戒......”

待马队冲到关前,李宝嘉定睛一看,马队之中,居然还有一名穿飞鱼服的大太监。

“来者何人?”李宝嘉向城下大喊。

“将军,别放箭,我是尚膳监掌印太监杜勋。”

“今有要事,要面见皇帝陛下。”

杜勋疯狂在下面招手,红色飞鱼服,尤其显眼。

李宝嘉看远处没有跟来任何流贼,心稍安,急忙命人放下吊桥。

杜勋带着宋企郊、徐缺、刘洪及一众随从,立马策马冲过吊桥。

李宝嘉急忙拉起吊桥,打开德胜门,把杜勋、宋企郊、徐缺、刘洪一干人等,全部放进德胜门。

随后,又将德胜门紧紧关闭。

杜勋进城的时候,崇祯正带着首辅范景文、次辅邱瑜、礼部尚书李遇知、兵部尚书李邦华、户部尚书方岳贡五大阁臣,以及左中允李明睿、顺天府尹王庭梅,在工部兵器局议事呢。

“方尚书、李邦华、王府尹,京师这几日,一共收上来多少铜?”

“陛下,户部的铜,主要是抄没赃官奸臣,抄家抄来的,一共有一万余斤。”方岳贡率先开口。

“陛下,五城兵马司一共收缴铜器、铜具800余件,合三万余斤。”兵部尚书李邦华,紧接着道。

“陛下,顺天府查收商家送来的铜器、铜具,一共两万余斤。”顺天府尹王廷梅汇报道。

......

崇祯越听越皱眉,冷冷道:“诸位爱卿,百姓交铜,似乎不太积极?”

王庭梅开口道:“陛下,百姓手里,铜本就不多。”

“本官还探查到一个消息,有商人私底下,在抢购铜。”

“比官府给的价格,还高一倍。”

崇祯一怔,面露杀气:“此奸商,意欲何为?”

王廷梅继续道:“陛下,高价收铜,除了铸私钱,别无他途。”

“铸私钱。”崇祯一愣:“何人如此大胆?”

范景文、邱瑜、李遇知、李邦华、方岳贡、李明睿面面相觑。

因为,大明铸私钱,不是一人大胆,而是众人大胆。

方岳贡站出来,硬着头皮道:“陛下,铸私钱多利,官府虽课以重刑,获罪者虽多,但奸铸者弥众。”

“特别是闯贼爆发以来,州府失陷较多,私铸铜钱,也就更加泛滥。”

“官府的钱足额足量,私钱缺斤少两,百姓惜官钱而不用,反而爱用私钱。市面上,一度造成私钱驱逐官钱,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崇祯忧心愈重,转身道:“方正化。”

“内臣在。”

“明日起,东厂就干一件事,查铸私钱。”

“内臣遵旨。”

“记住,不只是京师。”

“大明两京一十三省,除了被闯贼占据的,其余的,全部派出稽查队。”

“会同各地州府衙门,全力稽查铸私钱,不管查到谁,朕一律严惩。”

“内臣遵旨。”

方正话急忙领旨而去。

“方尚书。”

“臣在。”

“京师,还有多少存粮。”

“禀报陛下,自陛下开海禁,各地商帮大喜,踊跃捐钱、捐粮。”

“这几日,户部一共收到商家所捐粮食3万石,再加上吴三桂运粮5000石,查抄晋商八家的4万石。”

“合计,足有粮饷7万多石,可够我新进招募及老营10万大军,3月军粮。”

“只不过,陛下要活灾民和京师百姓,一折算,就只够半月之用了。”

崇祯点点头,“京师的粮食,已经把潜力挖掘到极限了。”

“再想搞粮,只能向外求了。”

崇祯刚想换下一个议题,突然,王承恩带着德胜门提督李宝嘉,冲进来禀报。

“禀报陛下,闯贼的使者,到了,说是请降。”

“啊.....请降?”

众臣面面相觑,崇祯却冷冷一笑。毕竟,这段历史,他熟悉。

这次,可不能犯错。

呵呵笑道:“来人呐,宣闯贼使者杜勋。”

一帮重臣,又开始惊讶。

李宝嘉也纳闷,崇祯怎么知道,那使者便是杜勋?

神了!

很快,使者便带了进来,崇祯一怔。李若琏又搬来一把太师椅,崇祯坐上去,彰显大明皇帝威严。

“跪......”

王承恩一声尖叫,杜勋和宋企郊冷冷笑着,却一个不跪。

“大胆......”

崇祯一声怒喝,他看见背叛的太监,就来气。

“来人呐,这两个逆贼,给朕拖出去砍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2010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