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闯王围城,带10亿白银穿越崇祯

作者:楚南风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366章 崇祯升族长为巡检,李廷硕带两兄弟拦驾

书名:闯王围城,带10亿白银穿越崇祯 作者:楚南风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6

崇祯一怔,抬头看向远处的天空,一片血红。

蓟州城的那场大火,把整个天空的云彩,都燃着了。

他知道:阿巴泰、代善、鳌拜,以及两红旗、两黄旗大军,终究是到了。

听到建奴鞑子来了的消息,刚刚还喊打喊杀、疯狂干死一千多蒙古人和汉军、干废干残200多旗人鞑子的遵化百姓,顿时就吓傻了。

如果阿巴泰、代善、鳌拜......以及旗人大军知道他们的所作所为,必定会十倍、百倍残忍奉还。那......可如何是好?

所有人,都把祈求的目光,投向崇祯皇帝。

这会儿,他们才知道,喊口号和真正面对威胁,是不一样的。

“陛下......我们......该怎么办?”

赵家族长、萧家族长、刘家族长……急忙围上来,想要一个指示、或者求一个答案。

他们确实不知道该怎么办,是上城头?还是守城门?是拿弯刀?还是拿长枪?

还好,崇祯今日所做一切,等的就是今时。

“所有族长,出列......”

崇祯一声吼,所有族长全部出列,围拢过来。

“诸位族长,朕今日,就授你们巡检一职。”

“巡检?”

众族长大惊,大喜!

巡检虽然是大明朝最小的武官,可是,也是有品级的:九品。

在一个州县,可是最高的武官,再往上就是把总、校尉、千总。在他们这些姓氏家族里,也是光宗耀祖的存在。

老百姓升九品,除了护驾,历朝历代,绝无仅有。

崇祯微笑点头道:“你们可别嫌巡检官小,等打败建奴鞑子,朕赏罚分明、论功行赏,把总、校尉、千总、将军.......也不是不可以!”

“啊……谢陛下圣恩......”

一群族长,立马下跪,叩谢天恩。

巡检已是奢望,先接在手再说,如何还敢想把总、校尉、千总、将军.......?

崇祯继续道:“诸位族长巡检,快快平身。”

“朕要求你们,带族中丁壮,全部入军,朕招为将士,立发军饷2个银元。”

“鞑子的兵器,朕已命将士们收集齐,随你们取用。”

“上阵杀敌,杀一人,赏二十银元,晋爵一级。以此类推,上不封顶。”

“其他族人,能出力的,当民工,编入担架队、后勤队,帮着运送伤员、背运礌石。每人每日十个铜钱,免费供应米粥,工钱每日一结。”

“现在,朕命你们赶快组织族人,先吃饱喝足,养精蓄锐。等朕的命令,上城杀建奴、杀鞑子、报大仇。”

......

一群族长,欣喜若狂,立马下跪,大声高呼:“草民遵命,草民谢陛下圣恩......”

如此诱人的条件,跟在大明皇帝身边,带着一族的子弟,既能当官领赏、立功受奖、光耀门楣;又能有吃有喝、不饿肚子;还能杀敌报仇、保护父母妻儿、守卫宗社祠堂......乱世之中,这样的好事,几辈子遇不到啊。

崇祯安排好一切,带着方正化,跟着陈能,正要策马往戴京门赶去。

突然,李廷硕带着李廷锴、李廷锷两兄弟,挡住了去路。

“陛下,小的求陛下,带我们三兄弟,上城杀敌......”

“你还要杀鞑子?”崇祯一怔。

“陛下,刚才鞑子说了,杀害我阿爷的,是鳌拜和阿巴泰,不杀他们,我李廷硕誓不为人......”

崇祯一愣,想不到,李宝嘉的儿子,年纪轻轻,竟然这么有血性、这么有胆量。

崇祯换上一副劝学的口气,语重心长道:“李廷硕,你阿爷死国,是大明的英雄。你是他儿子,朕当优待,且当保护。”

“你既然已经杀过旗人,也算是报了仇,鳌拜和阿巴泰,朕必剿杀之,祭奠李总兵。你何不速回京师,入国子监好好读书?以后参加乡试、会试、殿试,朕亲自考校,给你一官半职,继承李氏衣钵。”

“为何要舞刀弄枪、以身涉险,且不知刀剑无眼,生死难测?”

“而且,这些事,你阿娘,知道吗?”

崇祯的意思,说得很清楚,他要保护功臣之后,让他们衣食无忧、安全无虞、永享富贵。他不想让功臣之后,再上战场拼杀,死了父亲,又死儿子。

李廷硕突然下跪:“陛下,小的出来之时,已禀明阿娘,得首肯。”

“陛下九五之尊,尚且金戈铁马、征战不休。小的一身力气,当追随陛下,沙场立功,抛洒热血。”

“求陛下,就带我三兄弟,上阵杀敌吧,小的要继承父亲之志,沙场建功,保卫大明。”

崇祯感动了,果然是将门之后,虎父无犬子。

“好,既然你誓要追随阿爷之志,朕就带你三兄弟上战场,杀鞑子。”

李廷硕急忙带着李廷锴、李廷锷,叩谢圣恩。

崇祯急忙带着一群人,换上建奴鞑子的甲胄,杀上戴京门。

此时此刻,远处行来的一大队疲惫不堪、行进缓慢的兵马,正慢慢靠近遵化城,大约有三里之地。

崇祯急问:“杨将军,中军还有多少兄弟。”

“陛下,昨夜一战,虽然打建奴措手不及,但又死伤800余人,中军只剩5200多人。”

“好......中军人马,留两百人看护战马,其他5000人,迅速上戴京门瓮城,带足弓箭,匍匐隐蔽。”

“末将遵旨......”

“在蓟州城,朕收服的那一百多名蒙古人,速速给朕找来。”

杨二哥一愣,还是急忙领旨:“末将遵旨。”

杨二哥转身,匆匆去了。

“方正化。”

“内臣在。”

“速速通知右哨军主将金拖雷、左掖军主将艾文、右掖军主将林修,全力守卫东门镇海门、北门拱极门和南门时薰门,拉起吊桥,关闭城门。所有将士,隐蔽城头待命。没有朕的命令,不许发出任何响动。”

“内臣遵旨。”

“另外,告诉他们,城头放十几个穿鞑子衣服的兄弟,打起建奴的旗帜,撤下明军的旗帜,让他们懒散悠闲一点。”

“城内,任何人,不许进,也不许出。”

“内臣遵旨。”方正化急忙命人去传旨。

“陈之礼。”

“末将在。”

“打开城门,放下吊桥,迎接建奴入城。”

“末将遵旨。”

崇祯看着越来越近的鞑子,继续道:“让兄弟们,别直直的站着。都走动起来,随意一点。”

“末将遵旨。”

安排好一切,建奴大军,距离吊桥只有两里之地。

崇祯看瓮城空空荡荡的,一个人都没有,不禁又深深皱起眉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0010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