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闯王围城,带10亿白银穿越崇祯

作者:楚南风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469章 大明急智第一人,首辅大位,向他招手!

书名:闯王围城,带10亿白银穿越崇祯 作者:楚南风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6

群臣,感受着崇祯的兴奋,都感觉很有奔头。

毕竟,崇祯皇帝,才给他们涨了5倍工资,年底还有5倍工资的养廉银。

“陛下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遵化能打胜仗,都是陛下英明决策,给遵化提前送去了充足粮饷,还送去了10万纸壳子弹和五千震天雷。正是有了这些,遵化军民,才能同仇敌忾,士气大振,杀退建奴。”

一向刚正不阿、谁都敢怼、最年长的兵部尚书李邦华,竟然拍起了崇祯的马屁。

可是,他真没有吹嘘任何、夸大任何。

“臣附议......陛下先剿灭两黄旗、两红旗十几万大军,杀了阿巴泰,擒了代善,又调戚家军守遵化,才有今天的局面。这一切,其实陛下早就谋划好。陛下是看三步、走一步,闯贼、建奴都不是陛下的对手。”首辅范景文,也跟着李邦华,拍崇祯的马屁。

“臣附议......正是陛下搞来了粮饷,将士才肯用命。明军只要满饷,必定天下无敌。”户部尚书方岳贡,从穷得叮当响的最穷户部尚书,一跃成为整个大明最富有的户部尚书。

这其中的因由变化、艰难曲折,他比谁都清楚。

虽然说,银子不能当饭吃。银子再多,又有何用?

可是,这银子用好了,能激励士气,能保家卫国,让所有官兵,对大明忠心耿耿、对崇祯皇帝忠心耿耿。还能让所有的百姓、都动起来,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生产更多更多的粮食。

总之,钱,真是好东西。

紧接着,一众文臣武将,也跟着李邦华、范景文、方岳贡,一齐吹捧崇祯。

崇祯笑笑,表面上,他需要这样的吹捧、这样的和谐、这样的君臣一心。实际,他也没怎么当回事。

众臣吹捧完,崇祯继续道:“戚总兵还说,他在遵化城头,看到了大明前蓟辽督师、兵部尚书洪承畴。”

“啊......洪承畴?”

众臣一阵大惊!

“陛下,洪承畴这个叛徒,投降了建奴,还跟着建奴来攻大明。臣请抄洪家满门,诛洪家九族。”左都御史施邦曜,率先站出来,声讨洪承畴。

“陛下,臣附议,洪承畴不自杀谢罪,胆敢投降建奴,就是吃准了陛下宅心仁厚。不诛洪承畴九族,不足以平民愤。”刑部右侍郎孟兆祥,也站出来支持施邦曜。

“陛下,臣附议,洪承畴辜负了陛下圣恩,打了败仗,贪生怕死。臣怀疑,他已经被建奴收买、同化。建奴入关,说不定还是他拾掇的。”大理寺正卿凌义渠,也站出来愤怒喊道。

“杀洪承畴满门......”

“诛洪承畴九族......”

......

一时之间,整个奉天殿,顿时响起震天动地的喊诛声、喊杀声。

崇祯轻轻一笑,目光,看向一言不发的前大明首辅、现礼部左侍郎魏藻德。

“魏侍郎,都说你是大明朝廷最聪明、最能看清形势、最能洞察一切的。”

“你说说,这洪承畴,是真降,还是假降?”

魏藻德一怔,急忙出列。自从被崇祯皇帝拿下首辅之位,每次朝议,他都提心吊胆。

因为,他知道,崇祯皇帝一定会关注到他。

嘴上,把他捧得很高、很高,甚至高到天上,让所有文臣武将,都羡慕不已。

可是,这崇祯皇帝,经常一计跟着一计,阴他,黑他。很多时候,自己把自己带进沟里,自己还不知道。

人人都说,他是大明朝堂最聪明、最有急智的大臣。可是,在他看来,他差着现在的崇祯皇帝,十万八千里呢。

魏藻德站出来,脊背发凉,冷汗直冒。

洪承畴已经投降了,真降、假降又有多少区别。

回答真降对,还是假降对,魏藻德一时也拿不准。

不过,以他的机智,众臣都说是是真降,崇祯皇帝还要问他。看来,崇祯皇帝对真降不认可。那么,正确答案,应该就是假象!

打定主意,魏藻德甚至有些兴奋。这一次,该他好好露脸了。

一抬头,高声道:“陛下,臣以为,洪承畴应该是假降。”

“啊......假降?”

一众文武百官,瞬间把所有注意力,全看向魏藻德。

“陛下,洪承畴虽然身在曹营。臣以为,他的心、一定在陛下、在大明。”

“咦......”一众文臣武将,顿时露出惊讶的目光。

“怎么可能?都投降了,还能假降?”

“是啊,他也没传来任何建奴密情,那有证据证明,他是假降?”

“降就是降,真降也是降,假降也是降,想以假降脱罪、洗白,做梦!”

“损兵折将,他败光了十大总兵,论罪当诛!”

……

一众文臣武将,顿时议论纷纷起来。

魏藻德看众臣义愤填膺,汹汹议论,心底一阵暗爽。

这……正是他想要的效果,他决定,给这帮无知的人,好好上一课。

“陛下,诸位同僚,陛下的战略,就是把建奴大军,吸引在遵化城下,让建奴大军,无法抽身,攻打其他城池。”

“臣斗胆揣测,这其中,一定有洪督师的功劳。”

“前番,多尔衮攻打山海关,损兵折将。这回,又在遵化城下,折戟沉沙。来回奔波,徒劳师糜粮。”

“这一切,都是陛下,都是众同僚想看到的。”

“由此可见,洪督师一定是假降。”

魏藻德的话,掷地有声,听着是那么回事,可全是猜测,推理,没有任何证据。汹汹议论的众臣,一时竟无法反驳。

偌大的奉天殿,一时变得鸦雀无声。

崇祯突然从龙椅上站起身来,按剑笑道:

“魏侍郎,果然是大明朝堂最聪明、最急智的大臣。”

“朕也觉得,洪承畴是假降。”

“啊……”范景文、李邦华、邱瑜、李遇知、方岳贡……一帮重臣,都有点懵。

如果假降都能算,那么,所有投降的大臣、将领,都可以说自己是假降,都可以脱罪。

那么,大明律法何在?

那么,又如何对得起那些死守边关城池、誓死不降的英灵?

不过,经过这段人看血与火的相处,他们更知道,崇祯皇帝话一般只说一半。

崇祯看众人愕然,继续笑着道:“洪督师,劳苦功高,西北剿匪,杀得闯贼只剩18骑。”

“松山一战,若是粮饷充足,朕催促稍缓,必不至败。”

“所以,魏侍郎说的对,洪督师应该是假降,不是真降。”

魏藻德一阵窃喜,抬起头,眯着眼,笑容藏不住,一脸的骄傲自豪。

呵呵……所有人都猜错了,只有他魏藻德,最懂皇帝的心思。他确实是大明最聪明、最有急智的人。

他感觉,大明朝的首辅大位,又要再次向他招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5324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