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闯王围城,带10亿白银穿越崇祯

作者:楚南风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87章 张献忠和左良玉

书名:闯王围城,带10亿白银穿越崇祯 作者:楚南风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6

“张献忠?”

范景文、邱瑜、李遇知、李邦华、方岳贡同时惊得说不出话来。

“陛下,万万不可!”兵部尚书李邦华坚决反对。

语气激烈:“陛下,张献忠三降三叛,杀襄王、楚王、岷王、荆王、惠王……暴虐无常,反复无常,是个无耻反贼,不值得陛下信任。”

首辅范景文站出来反对。“陛下,张献忠作恶多端,烧杀淫掠,无所不为,若封他为王,会寒了大明将士的心。”

“陛下,臣誓死反对封张献忠为王。”户部尚书方岳贡也反对。

“陛下,臣也誓死反对!”吏部尚书李遇知也反对。

“陛下,封张献忠为王,礼部誓死不从。”礼部尚书、次辅邱瑜直接下跪,以死明志。毕竟,封王的活,得礼部去干。

崇祯没想到,在反对封张献忠为王这件事上,五大阁臣,出奇一致地反对。

而且,态度异常坚决,有死诤的味道。

崇祯轻轻一笑,“邱尚书平身吧,你都不知道朕封他为什么王,你就誓死不从啦?”

邱瑜一怔,作为礼部尚书,他清楚知道,大明15位异姓王,功勋卓着、功绩滔天如徐达、常遇春、沐英、李文忠、张玉、张辅......可都是死后追封的。

活着受封的,他就只见过吴三桂一个。

历朝历代,封异姓王,可都是取乱之道。

自从大汉天子刘邦斩白马盟誓以来,若不是皇权旁落,都不可能封异姓王。

而且,张献忠还是反贼。

所以,邱瑜依然跪着,不敢起来。

硬着头皮再问:“不知陛下,要封张献忠什么王?”

“秦王......”

“啊......”

范景文、邱瑜、李遇知、李邦华、方岳贡五大阁臣,又是一惊!

秦王封秦地,秦地一般指的就是关中之地。

可关中秦地,已被李自臣占领,潼关,也被李自成占据。李自成已在西安称王,把西安作为西京。

封张献忠为秦王,岂不是要张献忠和李自成同处一域?

让李自成让出秦地给张献忠,可能吗?

“陛下,臣举双手,赞同陛下主张。”

兵部尚书李邦华突然站出来,表态同意。

李邦华情绪激动:“请陛下恕臣愚昧,经陛下一番教导,臣终于明白陛下的良苦用心。”

“封张献忠为秦王,让他引兵向西,去和李自成争关中,让李自成后院失火,可真是绝妙一招啊!”

……

李邦华不吝赞美之词,连连夸赞崇祯皇帝的英明盖世。

“李尚书,万一……万一张献忠不上当呢?”

“张献忠和李自成,都是流贼,岂有流贼攻打流贼的道理?”

首辅范景文也整训过兵政,也知兵事。

一个空头秦王,就让张献忠和李自成火拼,难道张献忠和他的文臣武将,就看不出来里面的道道吗?

“方尚书,邱次辅,李尚书,你们是何意见。”崇祯也想听听他们三人的意见。

“陛下,封王是大事,岂能儿戏?”邱瑜忧虑道:“封流贼为王,臣怕朝廷失信于人。”

“陛下,臣觉得可以封。”吏部尚书李遇知也赞同封张献忠。

抬头分析道:“咱们封王,封的是假王。不过,虽然是封的假王,但要做足工作。王服、仪仗、王印......一应俱全。不管流贼信不信,咱们都要当作封真王去做。”

“再派一员能言善辩的大臣,晓以大义,告以利害,申以皇恩浩荡,就好比大宋招安梁山宋江,咱们招安张献忠,让他出兵剿灭李自成,就以秦地为应许之地。”

“呵呵......到时候,臣请陛下再派一员大将,领一支大军,在后钳制,万无一失。”

“臣附议……”方岳贡也同意李遇知的意见:“陛下,只要不给军饷,不给粮草,臣也举双手赞成。”

方岳贡此话一出,满堂君臣顿时开心大笑。

这财神爷,真大明守财奴,一毛不拔啊!

礼部尚书邱瑜,也终于听明白了,也不再跪着了:“陛下,大家都同意,臣也同意!”

崇祯点点头,继续把心意说开:“诸位爱卿,都明白了朕的心意。”

“现如今,李自成率大顺军倾巢而动,兵围北京城。他们的战线越长,补给线就越长,后方就越空虚。漏洞,也就越大。”

“李自成和张献忠都是流贼,是一丘之貉不假。可是,这世间,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有的,只是永远的利益。况且,他们合合分分,也多有嫌隙。”

“再者,秦地自古帝王之资,西安更是13朝古都。目前,秦地空虚,朕就不相信,他张献忠对关中那块肥肉,不动心。”

“呵呵......即使他不动心,朕也要让他动一动心。”

崇祯侃侃而谈,李邦华却发现一个隐藏的bug。

“陛下,张献忠所部,目前在万县。”

“按照当前战局,张献忠入秦,要么入蜀走汉中之道,要入沿江而下,过襄阳、过武昌,入河南,经洛阳西进。”

“可是,蜀道千万不可开,放张献忠入蜀,犹如放虎归山。”

“可湖北又有宁南伯阻隔,张献忠入秦之路,两条都走不通,他会不会接受秦王之位,犹未可知。”

崇祯点点头,“既然这样,朕就让宁南伯让开一道口子,让张献忠入河南、经洛阳、入潼关。”

“到时候,再给他准备一万石军粮,让他到南昌领取。”

“陛下,真给吗?”户部尚书方岳贡,又开始心疼粮食。

崇祯点点头,“总之,朕的底线,就是不能让张献忠入蜀。”

作为穿越而来的现代人,崇祯清楚知道,张献忠入蜀屠川,十室九空,好好的天府之国,立马千里无人烟、万径人踪灭啊。

如果给他一万石粮食,他能停止入蜀,转道入秦,岂不是赚大了。

“陛下,尾随监视张献忠之人,准备一万石粮食之人,是不是就是宁南伯。”李邦华分析道。

崇祯点点头,“目前,只有宁南伯有这个实力。”

五位阁臣的脸上,突然又蒙上了一层阴影。

“陛下,一个月前,陛下才加封左良玉宁南伯,让他带兵入京勤王,如今过去一个多月了,宁南伯还驻足不前。”

“让他出粮,又让他监视张献忠,他会不会听从朝廷指令?”

崇祯冷冷一笑,他知道,整个大明朝,现在有两大军事集团。

第一个,当然就是吴三桂的关宁集团。

第二个,就是号称拥兵80万的左良玉。

“既然宁南伯动力不足,朕就给他打点鸡血,再封一王。”

“啊......再封一王?”

五大阁臣,同时惊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3004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