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闯王围城,带10亿白银穿越崇祯

作者:楚南风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869章 张献忠大封文武百官,蜀王世子不知去向

书名:闯王围城,带10亿白银穿越崇祯 作者:楚南风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6

一众文武百官一惊!

龙袍准备好了,封赏诏书也准备好了,这特么的,是早有准备、早想当皇帝啊。

不过,这是张献忠的心愿,也是所有将士的心愿。

承运殿里,传来了一众文武百官,就爱听的公鸭嗓音。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承天命,扫除凶逆,平定四方,今登大宝,统御万方。”

“念尔文武百官,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或披坚执锐,血战沙场。尔等之功,朕心甚慰。今特颁恩诏,封赏群臣,以酬勋劳,以彰德义。”

“特封:”

“张文秀为抚南王,赐虎符,赐铁券,食邑一万户,赏蜀锦千匹、白银万两。赐玉印黄绶,许其部曲自募兵员!”

张文秀大喜,心愿终了,兴奋大喊:“谢陛下圣恩......”

张献忠的第一义子张可望,则是一脸的叹息。当时他要是再狠心一点,多派几个督战队,或许,第一个进城的,是他。

小太监尖着嗓子,又继续念诏书:

“封张可望为平南王,赐玉印,节制成都诸军,兼理民政,食邑一万户,赏蜀锦千匹、白银万两。”

“封张定国为安西王,赐玉印,节制川东诸军,食邑一万户,赏蜀锦千匹、白银万两,赐玉印黄绶!”

“追封张能奇定北王,赐铁券,食邑一万户,赏蜀锦千匹、白银万两,荫其一子为伯爵。”

一时之间,张文秀愣住了,张可望愣住了,一众文臣武将,也愣住了。

张能奇被明军乱刀砍死,也追封一王,荫其一子。

这意思是,一碗水端平,把四大义子,全都封王啊!

张文秀突然感觉,自己获得的“抚南王”的封号,也不高人一等,也不那么香了。

不过,张献忠这四王同封,打得可是一手有情有义的好牌。

大西只占据重庆、成都,巴蜀大地,还有王永吉部要剿灭、还有各地土司要收复,他还需要他们的三大义子,为他开疆拓土,浴血奋战,征战四方。

封三个王,也好统领群雄。

至于封张能奇,名封实不封,那是为了收买人心。让一众武将都觉得,张献忠是有情有义的大西皇帝。跟着干,不忘记,有好果子吃。

......

小太监的公鸭嗓子继续响起,封赏也继续进行:

“封汪兆龄左丞相,授东阁大学士;封严锡命右丞相,授文华殿大学士。均赐爵国公,赐“开国文勋”匾,食邑三千户,赐金印紫绶,辅朕治国,总领百官。”

“封胡默吏部尚书、李时英刑部尚书、王国麟户部尚书、吴继善礼部尚书、龚完敬兵部尚书、王应龙工部尚书。各封伯爵,食邑一千户,赐铜印赤绶,分掌六部,各司其职。”

......

“封刘进忠虎威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赐铁鞭一柄,代朕巡狩。”

“封白文选龙骧将军,提督禁军,护卫宫禁,赐御马十匹、甲胄百副。”

“封王尚礼为五城兵马都督,窦民望为皇城都指挥使,赵得胜为前军都督,冯双礼为后军都督,张国用为中军都督,马元利为左军都督,张化龙为右军都督......”

一众从龙大将,全都实封官职。

......

“凡从龙旧部,各赏白银二十两,蜀布五匹,免赋三年。”

“凡阵亡将士,追封“忠烈校尉”,立庙成都四门,岁岁祭祀,子孙免徭役。”

“凡伤残者,赐田十亩,编入“义恤营”,官给衣食终身。”

“诸位,朕起陇亩,提三尺剑扫荡群凶,今承天命,定鼎成都,建元“大顺”,国号大西!”

“天下板荡,黎民倒悬,全赖诸将血战、谋臣筹策,方有今日之功。”

“朕特颁此诏,论功行赏,彰尔忠勇!望尔等继续竭忠尽智,辅朕治国安民,共襄盛举。钦此!

“大西皇帝 张献忠。”

......

一众大西文官武将,无论老营、或者先前归顺、还是近日投降,均有封赏。

今日的成都承运殿,终于开出了大西王朝最美的花。

升为左右丞相的汪兆龄和严锡命,急忙带领一众文武将官,又再次匍匐在地,山呼:

“吾皇......”

“万岁......”

“万岁......”

“万万岁.......”

.......

这一声声呼喊,确确实实发自内心。

所有人,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甚至,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期望。

有奶就是娘,刚刚还斩杀四人、令人心生畏惧的张献忠,此时此刻,却是他们心中最贤明的明主。

才归降的成都县知县吴继善,竟然就捞到一个礼部尚书的大位,感动得都哭了。他终于,可以光宗耀祖,可以光耀门楣了。

即使,再让他再喝十碗福禄宴,他也愿意呐!

......

张献忠登极大位,也异常激动,也想好好干一番大业。

一双鹰眼,扫视一圈满朝文武大臣,大声道:

“诸位爱卿,朕初登大极,急需忠臣和有志之士,替朕治理州县。”

“诸位,若有治国之才,不得相瞒,要向朕引荐,自当量才用之。”

“陛下,臣为左丞相,早已预先为陛下留意贤明。今日,特向陛下举荐五位治国大才。”汪兆龄刚上任左丞相,意气风发,立马就准备要大干一场。

一伸手,立马掏出一份早已准备好的贤明名单。

其实,就是他的心腹名单。想举荐给张献忠,一举占据各州府知府、县令的大位。

张献忠一怔,开口道:“左丞为国选才,劳苦功高。不知这五位治国之才,是为何人?”

汪兆龄轻轻一笑,刚要一一介绍。

突然,巡城大将高承恩,急匆匆冲进大殿,一脸愁容。

跪地,大声禀报道:“禀报陛下,蜀王世子逃脱,已不知去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5457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