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庆熙风云录

作者:自由飞翔的小馒头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33章 生意

书名:庆熙风云录 作者:自由飞翔的小馒头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14

抱竹堂的庭院内,萧铃儿正在郁郁葱葱的竹林中来回梭巡,受歌女阿恩的刺激,她决定好好练练笛子,就算没有天赋,也要勤能补拙。不过,萧铃儿觉得笛子要学好就得了解它的制作过程,所以,她决定找一株竹子亲手做个竹笛出来。

不多会,萧铃儿指着一株看起来很是孱弱的小竹子,对站在檐廊下的齐少宣道:“就它了。”

齐少宣望着萧铃儿选中的小竹子,微微扬起唇角,问道:“你确定?”

萧铃儿满意地拍了拍比自己高不了多少的小竹子,开心地笑道:“看它最顺眼,就它了。”

这个理由齐少宣竟无法反驳,他无声轻笑,右手摸向了腰间的佩剑,银光一闪,长剑出鞘,一杆修竹便落到了萧铃儿的手中。

急急慌慌跑到抱竹堂的康大勇,入眼便看到齐少宣正在用佩剑削砍竹子,他禁不住吃惊地止住了慌张的步子,要知道,抱竹堂里这片不大的竹林内的每一株竹子,都是齐少宣亲手种下的,平日里宝贝的跟眼珠子似的,除了他自己谁也不能碰。

康大勇记得很清楚,齐少宣年少的时候,有一回自己跟他开玩笑,说要趁他去秘宗门的时候,把竹子砍了卖钱去,齐少宣听后当即绝食三天以示抗议,逼得康大勇差点割手腕发誓自己只是在跟他开玩笑,才没让他把自己给活活饿死,从那之后,康大勇见了这片竹林就头疼,每次来抱竹堂都对它们敬而远之。

可现在,齐少宣和萧铃儿两人,就站在东倒西歪的竹林里,而齐少宣从不离身的宝剑“桑梓”居然被他当成砍刀,毫不犹豫地砍断了自己最心爱的竹子,难道就只为了博得萧铃儿的一笑?

一阵气闷袭来,康大勇忍住满心的不快,冲齐少宣喊道:“宣哥儿,你来下议事厅,薛四的婆娘来了,要见你。”

齐府议事厅,薛四的婆娘薛唐氏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向齐少宣和康大勇哭诉着。

“大小姐到下沙镇的那天晚上,当家的就陪着她去镇上的‘临仙客栈’了,说是来了个大主顾,不能怠慢。奴家等了一晚上,当家的和大小姐都没有回粮铺。就在奴家急的要去客栈寻他们的时候,第二天,便有一个小厮带了大小姐的手书和五万两银子的银票来了粮铺,说是协约已经签好了,让伙计们赶紧装货,赶着当天发出去。有大小姐的手书,又有银票,奴家就没阻止他们搬粮食。那小厮说粮铺人手不足,还带了几十名帮手,一起帮着搬的,就一天多的功夫,囤在粮铺的所有粮食还有从附近村庄里新收上来还未囤起来的粮食,十多万担粮食就全都被搬空了。

可是,到了晚上,大小姐和当家的还是没有回来,奴家就再也坐不住了,赶着马车去了趟‘临仙客栈’,结果,客栈掌柜的说,大小姐他们只在客栈待了一会儿,头天晚上就离开了,跟他们走的还有两个外乡人模样的男子。奴家着了慌,就让伙计们在镇子上找了一夜,结果连个人影儿也没找到。今儿一早,伙计就在粮铺门口发现了一封信,奴家看过了信封里的东西和信的内容,就立马赶来钧城见大当家的了。”

薛唐氏抽泣着把事情说了一遍,齐少宣的手边就放着那封展开的信笺和一支雕着兰花纹的碧玉簪子,簪子是练芙蓉惯常戴在发髻上的,信上的字儿不多,只有一行:若要救人,速来三清观。

“都怪我,全都怪我,要是我跟着蓉姐儿一起去就不会发生这种事了。”心怀愧疚的康大勇后悔地揪住了头巾,就差给自己几个大嘴巴了。

“康伯,不必自责,你跟着去也一样,他们最终要对付的人,是我。”齐少宣沉思片刻,问了薛唐氏一个关键的问题,“粮食,都运出下沙镇了吗?”

薛唐氏擦擦眼泪,点头道:“那些人行动很快,今儿早上我来的时候,他们就把粮食都搬到了早就准备好的大船上去了,这会子应当快出钧城了吧。”

“老铺子里的粮食,你们动了吗?”齐少宣问道。

薛唐氏急忙摇头道:“那是给河西卫准备的军粮,奴家怎么敢让他们动?

齐少宣稍稍心安,又问道:“运粮的人,你认识吗?”

“不认识,”薛唐氏道:“他们都脸生得很,奴家估摸着应该都是跟着那两个外地客来的。”

“银票你带了吗?”齐少宣问。

“带来了,带来了。”薛唐氏急忙从怀里摸索出了一个荷包,把折叠整齐的一张巨额银票交给了齐少宣。

齐少宣拿着银票,仔细看了一会,深吸一口气,把它拍在了方桌上。

“怎么了?”康大勇连忙拿起银票,眯着眼看了会,疑道:“银票没问题啊?”

“走吧,去下沙镇。”齐少宣没有向康大勇解释什么,有些事他还要再亲自确认一下。

下沙镇隶属钧城,位于黑子河的下游,合黎山山脚下,水源丰沛盛产稻谷,历来都是河西三城的粮仓,河西卫十万将士的军粮,有一半就是由齐家在下沙镇的粮铺所提供的。

三清观位于下沙镇的东南角,位置比较偏僻,香火也并不旺盛,时断时续、时好时坏。

当齐少宣和康大勇带着六名护卫到达三清观的时候,已近黄昏,在夕阳的映照下,三清观漆皮斑驳的大门更显落魄,灰突突的泥坯墙皮配上年久失修的瓦瓴,如同孤苦无依的老人在风烛摇曳中苟延残喘。

康大勇使劲拍了拍锈迹斑斑的铁质门环,没好气地大声吆喝道:“有人吗?开门,快开门,咱们是来上香的。”

等了半晌,观中没有任何回应。

康大勇抬起脚就要踹门,忽然木门“嘎吱”一声从里面被打开了,一个中年道士,戴着破了边的黑色巾子,穿着补丁摞补丁的青色道袍,手持扫帚,一脸错愕地看着他们一行人。

“各位居士,”道士对齐少宣和康大勇拱手道:“本观今日已闭门,家师正在做功课,若有事,请明日再来叩拜三清。”

“咱们是被人请来的。”康大勇扒拉开道士,冲殿内大喊道:“不知是道观中的哪位英雄好汉要见爷,使出绑人的鬼魅伎俩,有种你现在就出来,你康爷爷来啦!”

被推开的道士很气愤,扶住门柱指着门外,怒道:“各位,道观乃清静之地,请勿大声喧哗,况且殿中只有家师和师兄弟们,并没有什么英雄好汉,各位还是请回吧。”

说完,道士后退一步抓住门板,就要把大门合上。

“慢着。”康大勇使上三分内力,猛地一掼道士,紧跟着一个箭步就踏进了道观内,“今日我们就是特意来见你家师父的,你就这样把人拒之门外,不好吧?”

在康大勇的大力拽拉之下,道士“噗通”被甩到了丈许外,跌了个灰头土脸。

“你不会武功?”无意间欺负了一名状似无辜的人,康大勇立时生出了隐隐的愧疚。

“你们,太过分了!”道士爬起来,拍了拍身上的灰土,指着康大勇厉声喝道:“此处乃道家清修之地,容不得尔等粗鄙之人撒野!”

然而,那道士话音未落,齐少宣却目光一寒、纵身一跃,只一瞬,右手就扣住了道士左腕的脉门。

康大勇惊道:“宣哥儿,你——”

“他不是道士。”齐少宣一把扯下了那道士头上的逍遥巾,露出了里面插着宝石金簪的文士髻,齐少宣又拽了一下道袍的领子,“哗啦”一下撕开了那道士身上本就不怎么结实的道袍,一身墨色暗纹锦袍立刻出现在康大勇等人的面前,再配上道士脚上本就穿着的黑色缎靴,妥妥的一名膏粱子弟的打扮。

“真没意思,这么快就被你发现了。”道士虽被制住了脉门却未见半点惊慌,“我很好奇,你是怎么发现的?爷可是很用心地装扮了一番呢。”

“你拿着扫把,上面却没有半分尘灰,反而院中尽是灰尘落叶,你一身褴褛,独鞋履干净且价值不菲。”齐少宣冷冷道:“想必三清观内这会子已无真正的道士了吧?”

“你这厮,居然敢骗你康爷爷!”康大勇惊怒之下,举刀就要往假道士头上砍。

“练芙蓉——”

假道士轻飘飘的三个字,让康大勇如瘪了气的浮囊,一下子就定住了。

“你这贼厮!”康大勇咬牙切齿道:“快把蓉姐儿交出来!”

“有话就得好好说。”假道士也不看康大勇,只对制住自己的齐少宣笑道:“动不动就喊打喊杀的,还怎么谈生意?对吧,齐大当家的?”

康大勇疑惑地看向齐少宣,“宣哥儿,你们,认识?”

齐少宣看着假道士,眼神冷若冰霜道:“杜总管,与人谈生意,需要用绑架的手段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053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