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射雕:师兄走了,我只好天下无敌

作者:剑南安抚使 | 分类:武侠 | 字数:0

第119章 你编撰的武学秘籍,不会是葵花宝典吧

书名:射雕:师兄走了,我只好天下无敌 作者:剑南安抚使 字数:4.2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07

拂晓时分,天边泛起一抹鱼肚白,晨雾如轻纱般笼罩着皇宫的琉璃瓦顶。

藏书楼内,烛火微弱,映照出层层叠叠的书架,古籍在昏黄的光线下显得格外厚重。

韩牧和中年太监行走在书阁之间。

中年太监已然暴露武功,也就不再刻意隐瞒。

方才和韩牧打了一架,中年太监第一次见识到江湖一流高手的水平,又印证了自己的武功水准,反而产生了一种高手之间惺惺相惜的感觉。

“真人有所不知,小奴出身寒微,九岁时父母双亡,姑母嫌弃我,将我卖入大内做了黄门小内侍,其中辛酸滋味,也只有我自己才能体会的到。

不过唯一幸运的是,自从入宫以后,我被分配到这里看守藏书,一待就是二十八年。”

中年太监望着阁楼内一层一层的书架,目光中尽是感慨。

“这里地处偏僻,不仅俸禄低,也没有什么前途,别人都是避之不及,我却以为在这里冷冷清清倒是落得逍遥自在,能够在这里安静度过一生,同这些道藏古籍相伴,也正好符合我的性格。”

韩牧看着中年太监讲起自己的经历,对于他的遭遇,也是连连点头表示理解。

“不知,你是何时练就这一身厉害武功的?”

韩牧一袭夜行衣,双手背负而立。

他心中思索,难道这个太监还真的武学天赋异禀,同那创出《九阴真经》的黄裳一样,都是无师自通的先天武学奇才不成,故意对着中年太监发出疑问。

中年太监微微停住脚步,目光沉静的往一旁书架上摆放的道家经典看去,随手抽出一本,抖了抖上面的灰尘。

“此事说来也是凑巧,起初小奴来到这间藏书楼后,每日只是按照职责所在,打扫楼阁,定期整理藏书。”

“过了一两年之后,在闲暇时光,我开始阅读起这里的诸多道藏经典,一本一本的翻阅研读。

看了有五六年时间,大致读过数百本道藏之后,我心中对于道家玄门的理解,才开始有了很清晰的认知。”

中年太监侃侃而谈,韩牧则静心的听着。

“至于小奴这身武功,实不相瞒,这书架上的各类武学虽多,我却并没有怎么过多涉猎。

不过是一次无意间,翻阅一本拳谱时,曾见到过拳谱之上的一句话,也是这句话,让我对武学之道,有了不同的认知。

之后一两年时间,我为了强身健体,再结合所看的一些武学秘籍和领悟的道家经典相结合,方才逐渐踏上武学之道。”中年太监淡淡开口。

韩牧斜眼看了中年太监一眼。

方才从和他交手来看,此人招式似乎杂乱无章,并没有刻意修炼哪一门派的功夫。

但其身法来看,他却是已经快到了一个不可想象的地步。

纵然内功不强,凭借其出手快到闪电一般的身法,也能做到杀人于无形,至少在一流之下,属于咔咔乱杀的存在。

“哦?不知道是哪句话,给了你这么大的启发,竟然能练就如此厉害的身法?”

韩牧开口一问,中年太监却是笑着摇了摇头道:“哈哈哈哈,说来也是凑巧,我同真人一样,算得上是熟读道家经典,真人在武学之道上,想必也是同道家思想一般,讲求循序渐进,厚积薄发,到了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自然也就天下无敌了。”

“然而,我所求之道,一定程度上遵循了道家对于武学,性命的理解,在其之上,我另辟蹊径,我认为修炼武功,只可追求一个“快”字,正所谓天下武学,唯快不破。”

“我在查阅了所有道藏中,对于人体经脉和炼丹修身的所有知识后,又结合自身人体缺陷,逐渐开始修炼内功。

最开始两三年里,我在修行之上走了很大的弯路。

最终,我翻阅古今典籍,又通过内功引导之法,经过长达十六年的苦心钻研,这才终于有所小成。”

听完中年太监所言,韩牧对于他在武学之道上下过的狠功夫,也不由得有些敬佩起来。

韩牧心想,他自小便出身全真教,自打踏上武学之路后,一路上都是顺风顺水。

加上先天功和自身百倍武学天赋的加成,短短五六年时间,韩牧便已经成为一流境界的高手,内力深厚程度,只怕是那些武学天赋之人二十年的努力了。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这的确是一条与众不同的武学之道,从你的身法上来看,你已然达到很高的武学境界了。

纵然可能还比不上当世的东邪西毒,南帝北丐,却也是四绝之下难逢敌手了。”

“哦?东邪西毒,南帝北丐,这四人在如今的江湖上,可是武功最为厉害之人?难道比真人你的武功还要厉害不成?”

中年太监发出疑问。

他在皇宫大内待了二十八年,不说江湖,可能连皇宫之外的事都不清楚,如何能知道江湖上的事。

“准确来说,四绝之上还有一人,那人是曾经江湖上公认的武功天下第一,正是我的师兄,全真教的祖师王重阳真人,可惜,他已经离世近十年了。”

“至于四绝的武功,各有厉害之处,至于他们比我厉害,这是自然的,我虽然身怀神功,毕竟初入江湖。

不过有一点,他们在我这个年纪,是万万达不到我如今境界的,赶超他们,对我而言也就是几年的时间而已。”

韩牧又转眼说回中年太监身上。

“你的身法之快,乃我平生仅见,但武学之道,并不全然在于速度,更在于内功之深厚,所使武功之精奥。

临敌之时,要是对手的武学境界和功法远高于你,就算是别人后发也能先至,你再快又能如何呢?”

中年太监以前全凭自己思想练功,自以为快到极致就能无敌天下,经过韩牧这一点,立时又恍然明白一点。

“真人不愧是武学高人,我长时间以为武学一道,讲究唯快不破,快则无形,快则无迹,快则无敌。

我大半辈子都未曾同江湖高手有过实战经验,方才同真人一交手,方才逐渐有些明白过来。

真人身法虽不及我,但真人内功之深厚,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更能将内力外放形成一道屏障,着实令小奴大开眼界。”

韩牧闻言,微微颔首,目光中又闪过一丝思索。

他清楚眼前这个中年太监,似乎已经到了一个瓶颈的局面,又或者是因为他从来都都是边练边想,严重缺乏实战经验。

想要凭借自身所走的武学道路,想要钻研出一本名震天下的武学秘籍来,却又还没有大成,不然也不会坐在木桌前迟迟无法下笔。

结合一个武学宗师练武的步骤过程,韩牧缓步走近中年太监,声音沉稳如钟又开口道:“公公方才所言极是,快,确实是武学中的至高境界。”

“然而,快若无根,终是浮萍,武学之道,需以深厚的内力为根基,方能快而不乱,快而不散。

我猜公公至今都没有将武学心得总结出来,一定是遇上了阻碍。

依我之见,公公若是能够修炼一门深厚内功,再结合这快到极致的身法,一定能有所成。

说不定,到时候还会给后世江湖留下一本不朽之作。”

中年太监目光一闪,轻笑一声,眼中透着几分深意,手指摸着下巴寻思了片刻时间,忽然有些明白过来:“哎呀,真人所言不差,小奴曾经以为,快即是根,快即是本,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只要快到了极致,便是无招胜有招,无形胜有形,今夜一战,小奴这才又想明白过来,纵然再快,面对真人这般内功浑厚的高人,也就彻底失去作用了。”

中年太监说罢,心里顿时来了兴致,数十年之功说不定就要因此成功,双目一闪,就要亲自再次验证一番。

他将手指轻轻一弹,烛火骤然熄灭,藏书楼内顿时陷入一片昏暗。

中年太监的身影如同鬼魅般在黑暗中穿梭,速度快得令人难以捕捉。

韩牧凝神静气,耳听八方,心中暗自赞叹。

他虽不赞同太监的武学理念,却不得不承认,对方的速度,确实已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

他缓缓开口,声音在黑暗中显得格外清晰:“公公的‘快’,确实令人叹服,然而,武学之道,终究需以心为本,以气为根,纵然快若无心,终是徒有其表。”

韩牧双掌凝聚掌力,周身四处一道磅礴的真气瞬间涌出,四处飘散的真气将韩牧围住,形成一道坚不可摧的防护网。

韩牧快速寻找着中年太监的身影,只见中年太监残影不断闪现。

以往中年太监只是一味图快,缺乏对内力的使用,方才经过韩牧一通点拨,中年太监有些明白过来。

他将自身的内力尽数催动,用来配合身法之快。

忽见他跃到韩牧对面的半空中,竟然快到分出数道身影来,一掌猛然劈下,看得韩牧眼花缭乱,还以为中年太监会分身术。

瞧见正对面数道身影抬掌轰来,韩牧双掌朝下,自下而上一记“双龙取水”打出,周身四处的气劲瞬间化为两道金龙咆哮而出。

“嗷嗷”

纵然中年太监身法快到分出残影。

对上先天功和九阴真经加持的韩牧,显然还是有所不及。

韩牧爆发的雄厚内力化作掌力打出,威猛的两条金龙,左右一摇直冲中年太监。

中年太监的身影立时扯掌,骤然停在韩牧面前,韩牧也瞬间收回掌力。

房间内,烛火重新燃起,映照出中年太监略带笑意的面容:“真人果然深得全真教武学精髓,这身磅礴无比的真气真是令人佩服,再配合方才这套威猛无比的掌法,就是小奴身法再快,也恐怕近不得身去。”

韩牧微微一笑,抬手道:“公公客气了,武学无涯,唯有互相学习。

方能我一番言语,公公就能有如此神速进步,贫道对于公公这套以“快”为准的功法倒是颇为好奇。

而且,在武学之道上,贫道也有一些问题,想要和公公你深入请教,并探讨一二呢,公公自然不会拒绝吧。”

韩牧露出笑容看着中年太监,好不容易碰上一个一流高手,而且还有可能会成为开创一门独特武学的宗师级高手,韩牧说什么也要在他身上榨取一下。

“好好好,能和真人这般的江湖高人交流武学心得,乃是小奴的福气,若不是真人方才一番提点,小奴不知道还要走多少弯路,求之不得,求之不得呀。”

韩牧满意的点了点头。

没成想这个中年太监还挺善解人意,如果不是做了内侍太监,而是踏身江湖,凭借他的武学天赋,说不定也会成为一代大侠。

“不知,你这费尽心血所着的武学秘籍,将来一旦写成,打算取个什么名字呢?”

根据韩牧的推测,从目前这个中年太监的武学水平来看,一旦将来着书成功,那着写的武学秘籍威力,就算比不上黄裳所着写的《九阴真经》,至少也是江湖上一等一的绝学。

这种级别的武学秘籍,按照道理来讲,韩牧不可能没有听说过。

“回真人的话,小奴心血所着武学心得的名称,我虽然到现在还没有想好完整的名字,但秘籍的后两字,我打算以宝典取名,旨在给后世江湖人,开辟一条新的武学之路。”

“宝典,太监,唯快不破,另辟蹊径的武学之道。”

韩牧似乎突然想到什么,脑海中犹如一道惊雷炸开。

“啥?宝典?你不会打算取名‘葵花宝典’?”

中年太监脸色微微一怔,细细思索,接着眉头一展,忽然一咬牙道,“诶,这个名字好,书写成了,就叫葵花宝典。”

韩牧呵呵一笑,差一点没有站稳脚跟。

没想到在皇宫大内,居然让他撞上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绝世高手。

要知道,《葵花宝典》可是一门极为厉害的武功,据说自打这门武学出世之后,数百年都没有人能练成功。

后来,又从《葵花宝典》中又衍生出了七十二路辟邪剑法,威震江湖,名动天下,成为武林人士争先争夺的厉害武学。

韩牧没想到自己的运气这么好,居然碰到了《葵花宝典》的作者,他可得好生把握一番,过了这个村,可就没了这个店了。

藏书楼内,烛火摇曳,拂晓的晨光透过窗棂洒入,为这静谧的楼阁增添了一抹淡淡的金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0516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