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射雕:师兄走了,我只好天下无敌

作者:剑南安抚使 | 分类:武侠 | 字数:0

第385章 先去看一眼千年前的老家

书名:射雕:师兄走了,我只好天下无敌 作者:剑南安抚使 字数:2.1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07

紧接着,“卡擦”一道闪电划破长空,震耳欲聋的雷声在河面上炸响。

狂风呼啸而来,原本平稳的战船顿时剧烈摇晃,一个巨浪拍打在船侧,冰冷的河水灌入甲板,几名士兵猝不及防,被冲得东倒西歪。

“快,稳住!抓住固定物!”校尉着急忙慌的大喊,自己却因船身倾斜而滑倒在地。

忽然,又一个更大的浪头袭来,战船猛地向右侧倾斜,几乎要翻覆。

船上的木桶、兵器纷纷滑落,砸在士兵身上,惨叫声中,五六名士兵已经落入湍急的河水中,转眼间就被浪涛吞没。

“救命啊!”

“船要翻了!”

绝望的呼喊声在风雨中显得格外微弱。

领头的校尉死死抓住船舷,眼睁睁看着自己的部下一个个消失在浑浊的河水中,心如刀绞。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道紫袍身影如惊鸿般掠过芦苇荡,踏水而来,那人足尖轻点水面,竟如履平地,几个起落间已接近即将倾覆的战船。

“不必担忧,我来稳定船身!”

清朗的声音穿透风雨,传入每个士兵耳中,只见韩牧纵身一跃,稳稳落在倾斜的船身上。

韩牧双脚微分,站定船身最高处,周身忽然泛起一层淡淡光芒,韩牧深吸一口气,双手一挥,一股磅礴内力自他体内涌出,竟将倾斜的船身硬生生压回水面。

韩牧右脚重重一踏,整条战船猛地一震,吃水顿时深了三寸,却奇迹般地稳住了。

“啊,好深厚的内力!”校尉瞪大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这一幕。

韩牧立于船头,衣袂在狂风中猎猎作响,却稳如泰山,一道大浪朝他打来,他双手一掌推出,一道降龙掌力瞬间咆哮而出,与此同时,韩牧周围形成一道真气屏障,降龙掌力瞬间冲向风浪,仅仅一瞬,就将大部分的风浪抵消殆尽。

“诸位将士,速速固定船身!”校尉连忙喝道。

士兵们这才如梦初醒,慌忙行动起来,有人去控制船帆,有人去堵漏水的船舱,还有人向落水的同袍抛出绳索。

风浪持续了约莫一刻钟,终于渐渐平息。

乌云散去,阳光重新洒在河面上,照得水波粼粼,若不是甲板上的一片狼藉,几乎让人以为方才的惊险只是一场噩梦。

校尉抹了把脸上的水,正要向那位救命恩人道谢,却发现船头已空无一人。

“方才那位道长呢?”他急忙四下张望。

“回校尉,那位道长刚才一阵风似的就不见了。”一名士兵回答,眼中满是敬畏。

校尉走到船头,只见水面上几片水草轻轻摇曳,哪里还有方才紫袍道人的踪影,他低头看到甲板上两个深深的脚印,那是韩牧运功时留下的痕迹,连坚硬的船板都被踏出了凹痕。

远处芦苇荡中,韩牧负手而立,目送战船渐渐远去,他嘴角微扬,轻声自语:“金人异动频繁,宋军此船所载,必是非同小可之物。”

一阵风吹过,芦苇摇曳,韩牧已然不见,唯有河面上几圈涟漪,暗示着这里曾有人驻足。

第四日,京西南路。

这里已是宋金交界,官道上不时可见巡逻的官兵,韩牧不愿节外生枝,改走山林小路。

茂密的原始森林中,毒虫猛兽出没,但对身怀绝技的韩牧而言,这些不过是路途上的小插曲。

一只吊睛白额猛虎从树丛中扑出,韩牧身形不停,只是随手一挥,一股柔和气劲便将那猛虎轻轻推开数丈,猛虎落地,困惑地晃晃脑袋,再看时,那闯入它领地的人类早已不见踪影。

第五日,韩牧快要接近川蜀边缘,这里山势陡峻,蜀道之难,果然名不虚传。

悬崖峭壁间开凿的古栈道年久失修,许多木板已经腐朽断裂,韩牧不得不放慢速度,小心翼翼地通过最危险的路段。

在一处绝壁上,栈道完全坍塌,只剩下几根孤零零的木桩嵌在岩壁中,下方是万丈深渊,云雾缭绕,看不见底。

韩牧深吸一口气,将真气运至双手十指。

“少林龙爪手”配合“壁虎游墙功”,让他能以手指插入岩壁缝隙,一点点横向移动,数百丈的距离,他花了整整一个时辰,才抵达对岸。

第六日,利州东路已在眼前。

这里地势更加险恶,海拔渐高,空气稀薄。寻常武者到此,恐怕连呼吸都困难,更别说施展轻功了,韩牧却运转先天功,调整呼吸节奏,周身真气运转不停。

山间开始飘雪,气温骤降,韩牧的眉毛、发梢很快结了一层白霜,但他体内的九阳神功不断产生热力,维持着体温。

远远望去,他呼出的白气在风雪中拉出一道长长的轨迹。

最后一日,韩牧终于看到了利州东路的界碑,七天七夜不眠不休的奔袭,即使以他深厚的内力,也感到了一丝疲惫,但并没有过多停歇,因为每耽搁一刻,吴曦哪里的变故就可能越大。

界碑旁有个简陋的茶摊,老板是个满脸皱纹的老者。他见韩牧风尘仆仆而来,老者热情招呼:“小真人远来辛苦,喝碗热茶再赶路吧!”

韩牧本想拒绝,但看到老者慈祥的面容,他停下脚步,接过粗瓷碗,一饮而尽。

“老人家,你可知道昔日信王之孙,吴曦吴太尉如今的官邸在哪里呀?”

那老人家低头擦着桌子说道:“你说吴经略呀,他本为兴州知州,当然是在兴州了。”

兴州也称,沔州,也就是陕西的略阳县,南宋建立后,于绍兴十三年分设利州路为利州东路和利州西路。

利州东路治兴元府,也就是陕西的汉中,以兴元府、剑州、利州、阆州、金州、洋州、巴州、蓬州、大安军归属。

利州西路治兴州,以兴州、阶州、成州、西和州、凤州、文州、龙州归属。

韩牧心想,反正已经到川蜀了,吴曦几日的功夫也逃不了,他得去看一眼自己一千年的老家究竟是什么样子,

老人家话刚说完,眼前已没了韩牧的身影,只有茶桌上几枚铜钱滴溜溜地转动,显示刚才并非幻觉。

老者揉了揉眼睛,喃喃道:“神仙……神仙显灵了……”

韩牧先直奔利州方向而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9226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