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射雕:师兄走了,我只好天下无敌

作者:剑南安抚使 | 分类:武侠 | 字数:0

第182章 三大文豪相聚 下

书名:射雕:师兄走了,我只好天下无敌 作者:剑南安抚使 字数:2.1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07

第182章 三大文豪相聚 下

四人既然赌酒,自然都并未动杯,而是纷纷看向韩牧。

“好,那我有言在先,我选的词皆是以田园之乐为主题,至于谁更胜一筹,就看三老进行评判了。”

“首先,城斋先生的诗句,我选:‘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韩牧刚一吟诵完,辛弃疾便拍手称快道:好,韩小友这首诗选的好,尤其是末尾两句’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甚妙,不仅描绘出乡下儿童捕蝶的欢乐场面,‘急走’、’追’两个动词用的更为绝妙,将儿童的天真活泼、好奇好胜的神态和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不错不错。”

韩牧又继续开口道:“放翁先生的诗,我选:’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这首陆游的《游山西村》一出,杨万里脸色微微一变,此首诗乃是陆游的代表作之一,尤其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两句,不仅描绘出自然景色之妙,还极具人生哲理。

仿佛可以看到诗人在青翠可掬的山峦间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行,草木愈见浓茂,蜿蜒的山径也愈益依稀难认,正在迷惘之际,突然看见前面花明柳暗,几间农家茅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诗人顿觉豁然开朗,其喜形于色的兴奋之状,可以想见。

人们在探讨学问、研究问题时,往往会有这样的情况:山回路转、扑朔迷离,出路难寻,于是顿生茫茫之感,但是,如果锲而不舍,继续前行,忽然间眼前出现一线亮光,再往前行,便豁然开朗,发现了一个前所未见的新天地。

这就是此联给人们的启发,也是陆游在此诗中埋下的理趣,人们读后会感到,在人生某种境遇中,同诗句所写有着惊人的契合之处,因而更觉亲切,这两句诗自然越出了自然景色描写的范围,而具有很强的艺术生命力。

纵然是杨万里,对于此诗所蕴含的人生哲理,也是极为敬佩,心中不由得思索,恐怕他得认罚饮酒了。

韩牧看着辛弃疾和杨万里皆对方才陆游的诗若有所思,继续开口道。

“至于辛老的词,我选:’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辛弃疾也没有想到,韩牧居然会选择他的《清平乐·村居》。

却见陆游捋了捋胡须,点头点评道:“妙哉妙哉,稼轩老弟这首词,将五口之家描写得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如若不是大手笔,是难能达到此等艺术意境的。”

“尤其是末尾两句,‘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将小儿无拘无束地剥莲蓬吃的那种天真活泼的神情状貌,描绘的饶有情趣,栩栩如生,可谓是神来之笔。

尤其是那个‘卧’字,用得极妙,它把小儿天真、活泼、顽皮的劲儿,和盘托出,跃然纸上,比‘坐’‘躺’‘趴’等用得更妙,正所谓一字千金,即是说使用一字,恰到好处,就能给全句或全词增辉,这里的“卧”字正是如此。”

两首诗一首词,三人皆是顿手沉思,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过于争端又恐伤了三人好友情分,却见辛弃疾最先开口道:“方才韩小友吟诵的两首诗,外加老夫的一首词,当以放翁兄意境第一,城斋兄写景第二,老夫且居第三,我当自罚一杯。”

辛弃疾顺着便端起酒杯,却见杨万里伸手拦住辛弃疾道:“稼轩老弟这是过谦了,老夫以为放翁兄的诗,同稼轩老弟的词句意境景物当并未第一,这杯酒,该是老夫来喝。”

韩牧看着辛弃疾和杨万里两个老头在酒桌上争的面红耳赤,眼前摆着的酒又迟迟喝不到,陆游却是微笑的摇了摇头。

“我说,稼轩老弟还有城斋老弟,你们就不要争了,韩小友看着眼前的美酒已经垂涎三尺了,你们两个争什么争。”

听见陆游发话,辛弃疾和杨万里立时止住言语,两人不约而同的大笑起来。

“好好好,这杯酒便由韩小友先饮如何?”

辛弃疾笑着发话,韩牧微微一笑,却见陆游将手一摆道:“且慢,咱们三人以诗词胜负者饮酒,但韩小友若是想要先饮,得作诗词一首才行。”

辛弃疾看着陆游的神情,也来了兴致。

“对对对,韩小友,你若是想在我们三人面前饮这头一杯酒,得过了诗词这一关才行,作诗还是作词,你可任意。”

韩牧看着陆游和辛弃疾那露着坏的笑意,虽然他不会一不会作诗二不会写词,但是他有一点是辛弃疾,陆游和杨万里三人比不了的,那就是他接受了九年完整义务教育。

今夜,既然能同三位大诗人大文豪一同饮酒讨论诗词,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韩牧脑海中自然就想到了那个人的诗词,他可是旧时代的最后一个诗人,也是新时代的第一个诗人,若是能够跨越千年,用他的诗词来同辛弃疾,陆游和杨万里一道对话,这也是一件妙事。

“好说好说,首先说好,我这里倒是有一首词,不过,此词乃是我一极为尊敬之人所做,我出生时,他早已作古,虽有诗词所作,却从未公开发表,故而未曾在诗词界有名,此词乃是一首写“梅”词,此词同放翁先生的《卜算子·咏梅》题意相近,既然三位有意,那在下就只好却之不恭了。”

“好,韩小友且吟来,我们三人且看看,值不值小友饮这头一杯酒。”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韩牧刚刚吟出首句,陆游面色一沉,眉头微微一展,瞬间思索着首词句开头的意味来,辛弃疾和杨万里也为开头两句描绘的春讯感到写得极好。

韩牧继续吟诵道:“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听完中间四句,三人脸色皆是微微一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1161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