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穿越古代,无双庶子

作者:春心晓梦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05章 陈源登场

书名:穿越古代,无双庶子 作者:春心晓梦 字数:2.4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4

两轮比试在激烈的交锋与思维的碰撞中很快结束。

演武场内,刚才还全神贯注观赛的学子们此刻再也按捺不住,纷纷交头接耳地议论起来。

“赵承德果然厉害,面对苏夫子的连番追问,竟然能应对自如,思路清晰,有理有据,得个‘甲’的评定实至名归啊。”一位身着蓝色长衫的学子满脸钦佩地说道。

旁边一位身材微胖的学子连连点头,附和道:“是啊是啊,我看他引经据典,对答如流,真不愧是咱们国子监的佼佼者。李凯也不错,虽然面对武夫子气势汹汹的提问有点紧张,但也能冷静思考,给出的回答也很有见地,能拿到‘乙上’的评定,也算表现出色了。”

“不过这武夫子的问题可真够刁钻的,一个接一个,环环相扣,换做是我,恐怕早就被问得哑口无言了。”另一位学子心有余悸地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丝庆幸的神色。

“谁说不是呢,这次的辩论规则这么难,要和夫子们辩论,还得应对他们的各种刁钻问题,真不是一般人能应付得来的。也不知道接下来陈源、秦朗和林诗允他们会有怎样的表现。”一位扎着马尾辫的女学子眼中满是期待地说道。

“我觉得陈源也有两把刷子,平日里他就对各种学问颇有研究,说不定能给我们带来惊喜呢。秦朗和林诗允也不容小觑,他们都是前几轮比赛中脱颖而出的,肯定有自己的实力。”一位戴着眼镜的学子推了推眼镜,认真地分析道。

“希望他们都能好好表现吧,也让我们这些观赛的人多学点东西。这次学术大会可真是高手云集,看得我是大开眼界。”一位年纪稍小的学子兴奋地说道,眼中闪烁着光芒。

“是啊,能看到这么精彩的学术辩论,真是不虚此行。也希望他们能为咱们国子监争光,在之后和各个书院的交流中取得好成绩。”另一位学子感慨地说道。

学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着,演武场内一片热闹的景象,而他们的目光,也都紧紧地盯着台上,期待着接下来陈源的表现,期待着这场学术盛宴继续上演更多的精彩。

这时,李夫子看向陈源,说道:“陈源,现在轮到你了,上前选择你的辩论对象,准备开始辩论。

陈源站在台上,深吸一口气,目光坚定地说道:“夫子,学生选择与林夫子辩论。”

林夫子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期待的光芒,他清了清嗓子,缓缓说道:“陈源,且听题。当今之世,百家争鸣,各执一词。儒以仁礼治国,墨以兼爱非攻为道,法以严刑峻法为则。若让你主政一方,你将以何思想为纲,又如何调和其余诸家之论?”

陈源略作思索,拱手答道:“林夫子,学生以为,当以儒家思想为纲。儒家之仁礼,注重道德教化,可正人心、厚风俗。以仁治国,则民能相亲相爱;以礼治国,则社会秩序井然。昔者,孔子周游列国,宣扬仁礼之道,虽未被当时国君尽用,但其思想却泽被后世。”

林夫子微微挑眉,追问:“以儒为纲,固然有其道理。但儒家之仁礼,有时未免过于宽厚,面对奸邪之徒,如何能有效惩治?墨家之兼爱非攻,强调平等互利、反对战争,岂不更能营造和平之境?”

陈源神色从容,回应道:“夫子所言有理。墨家兼爱非攻之思想,确有可取之处。然兼爱虽好,在现实中却难以完全实现。人之天性,难免有亲疏之分。且非攻在面对不义之师时,若一味退让,恐难保家国安宁。至于儒家之宽厚,并非无原则。对于奸邪之徒,亦有‘以直报怨’之说。同时,可借鉴法家之严刑峻法,对于违法犯罪者,予以严惩,以维护社会之公正。如此,儒法结合,刚柔相济。”

林夫子抚须点头,却又抛出新问题:“你既言儒法结合,可法家之法过于严苛,易伤民力,且有专任刑罚之嫌,如何能得民心?又如何与儒家之仁相融合?”

陈源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道:“夫子,法家之法,虽严苛但需适度。在制定律法时,可依儒家之仁,以民为本。如制定赋税之法,不可过重,以免民不聊生。同时,在执法过程中,注重教育感化,使民知法、守法。以儒家之仁为指导思想,以法家之法为执行手段,二者相辅相成。此外,对于墨家之思想,可吸纳其节俭、互利之观念,用于治理社会,倡导节俭之风,促进民众之间的互利合作。”

林夫子眼中露出赞赏之色,继续问道:“百家思想,除儒墨法外,尚有道、名等家。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名家注重名实之辩。你又将如何看待并运用这些思想?”

陈源沉思片刻,答道:“道家之无为而治,并非无所作为,而是顺应自然规律,不过度干预。在治理地方时,对于一些民间事务,可让百姓自行发展,官府只需把握大的方向。至于名家之名实之辩,可用于规范社会秩序。明确各种事物之名分,使言行相符,避免名实不符带来的混乱。如此,将百家思想之精华融合运用,方能治理好一方之地。”

林夫子满意地点头:“陈源,你思维敏捷,对百家思想理解深刻,且能提出合理的治国方略,此轮辩论表现甚佳。”

随后,苏夫子、李夫子、武夫子、林夫子和温祭酒开始打分。

一番慎重考量后,苏夫子给出“乙上”,李夫子给出“甲下”,武夫子给出“甲下”,温祭酒给出“乙上”,林夫子给出“甲”。

李夫子从学童手中接过统计好的分数单,目光扫视了一圈台下众人,然后将视线落在陈源身上,朗声道:“陈源,本轮你与林夫子辩论,经苏夫子、李夫子、武夫子、温祭酒以及林夫子本人综合评判打分,最终评定为‘甲下’。”

陈源听到这个结果,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欣喜,嘴角微微上扬。

他赶忙整了整衣冠,恭敬地朝着几位夫子和温祭酒深施一礼,言辞恳切地说道:“多谢诸位夫子和祭酒大人的悉心评判与教导,学生能有此番表现,离不开平日里夫子们的栽培。学生深知自己仍有诸多不足,日后定会更加勤勉,钻研学问。”

台下的苏晨和周恒看到陈源取得这样的成绩,两人对视一眼,脸上都露出了由衷的高兴。

苏晨轻轻碰了碰周恒的胳膊,小声说道:“陈源果真没让我们失望,‘甲下’的评定,已经相当不错了!他刚才对答如流,把百家思想阐述得头头是道,连林夫子的刁钻问题都能巧妙化解。”

周恒用力点了点头,眼中满是赞赏:“是啊,我就知道他行的。平日里他对这些学问下了不少功夫,今天可算发挥出来了。也不知道秦朗和林诗允接下来会怎么样,真让人期待。”

而其他观赛的学子们也都纷纷议论起来。有的满脸羡慕,感叹陈源学识渊博;有的则若有所思,似乎在回味陈源辩论时的精彩观点;还有的在小声猜测秦朗和林诗允的选择和表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409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