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穿越古代,无双庶子

作者:春心晓梦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67章 诗词鉴赏

书名:穿越古代,无双庶子 作者:春心晓梦 字数:2.5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4

苏夫子端坐在主位,看到秦朗进来,微微颔首,开口说道:“人都到齐了,那就开始今天的课程了,老夫就不自我介绍了,大家都相熟。接下来几天的课程讲的是诗词鉴赏。”

待众人一一落座后,苏夫子轻轻咳嗽一声,开口说道:“今日咱们要讲的是诗词鉴赏。在开始之前,我想先说说秦朗。”

众人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秦朗,秦朗微微一愣,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苏夫子满脸笑意,接着说道:“秦朗近来作的诗词,着实让老夫眼前一亮。遣词精妙,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将心中所想所感完美地融入到了诗词之中,实乃佳作啊。能在诗词一道上有如此造诣,可见平日里没少下功夫。”

赵承德听闻,笑着对秦朗说道:“秦兄的诗才在下是领教过的,心服口服,希望能和秦兄学习学习。”

温清悠也微微颔首,眼中满是赞赏:“秦公子的诗词,有着独特的韵味,日后还望能多拜读学习。”

林诗允则是眼睛亮晶晶的,兴奋地说道:“秦朗,你太厉害了!快说说,你是怎么写出那么好的诗词的?”

秦朗红了红脸,起身一一回礼,谦逊地说道:“夫子谬赞了,赵兄、温姑娘、林姑娘也太过夸奖了。我不过是多读多写,还有很多不足,还需向夫子和诸位多多学习。”

苏夫子笑着摆了摆手,道:“莫要谦虚,有这般才能就该发扬。好了,言归正传。这世间诗词之妙,殊途同归,皆能传情达意,引人共鸣。”

说着,苏夫子拿起桌上一卷泛黄的诗稿,展开来,说道:“且看这一首,乃本朝大学士周明所作的《秋山行》:‘秋山枫叶丹,石径鸟声残。雾隐峰头寺,心随暮霭闲。’大家且说说,从这首诗中,品出了些什么?”

赵承德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道:“夫子,此诗描绘了秋日山中的景色,枫叶红透,石径幽静,鸟声寥寥,还有那隐于雾中的山寺,营造出一种静谧悠远的意境。”

苏夫子点点头:“不错,能看出意境,是鉴赏诗词的第一步。清悠,你呢?”

温清悠轻启朱唇:“学生以为,诗中的‘残’字和‘闲’字用得极妙。‘鸟声残’暗示着秋日的萧索,而‘心随暮霭闲’则体现出诗人在这秋景中的心境,悠然闲适,仿佛忘却了尘世的纷扰。”

林诗允迫不及待地站起来:“我也觉得!读着这首诗,就好像自己也走进了那座秋山,能看到那红枫,听到那若有若无的鸟声,还能感受到诗人的心情呢。”

苏夫子满意地笑了笑,又看向秦朗:“秦朗,你对此诗有何见解?”

秦朗起身,恭敬地说道:“夫子,诸位所言极是。学生认为,这首诗除了景美情悠,还蕴含着一种对自然的向往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在这繁华喧嚣的尘世中,诗人能在秋山之中寻得一方净土,这份心境,令人钦佩。”

苏夫子听了秦朗的见解,眼中的赞赏更甚,微微点头道:“秦朗所言极是,能从诗词中品出对自然的向往与内心宁静的追求,可见你对诗词的感悟已深入骨髓。诗词一道,本就在于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他轻轻翻过手中的诗稿,目光在新的一页上停留片刻,开口道:“那咱们再看这一首,是边塞诗人李勇的《戍边吟》:‘大漠风沙卷,孤城落日悬。寒笳声里怨,壮士梦魂牵。’大家仔细品品,说说你们的看法。”

赵承德率先开口,神情肃穆:“夫子,读罢此诗,一股苍凉雄浑之气扑面而来。大漠风沙、孤城落日,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了边塞的壮阔与孤寂。这其中的‘寒笳声里怨’,更是将戍边将士们的哀怨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苏夫子微微颔首,目光转向温清悠:“清悠,你来说说。”

温清悠轻轻理了理鬓边的发丝,柔声说道:“学生觉得,这首诗用词精准,‘卷’和‘悬’二字,生动地描绘出了风沙的猛烈与落日的壮观。而‘壮士梦魂牵’,则体现出将士们对家乡的思念,即便身处苦寒之地,心中仍牵挂着远方的亲人和故乡。”

林诗允眨着明亮的大眼睛,急切地站起来:“我也有想法!这首诗让我感受到了戍边生活的艰苦,还有将士们的无奈和心酸。那寒笳的声音,一定特别凄凉,听得人心里难受。而且他们为了守护边疆,舍弃了自己的安逸生活,真的很伟大。”

苏夫子面带微笑,听着林诗允的发言,轻轻点头表示认可,随后将目光投向秦朗:“秦朗,你对这首《戍边吟》又有何高见?”

秦朗起身,微微拱手,神色认真:“夫子,诸位所言皆有理。学生认为,这首诗不仅写出了边塞的恶劣环境和将士们的思乡之情,更有一种不屈的精神蕴含其中。尽管大漠风沙肆虐,尽管寒笳声中满是哀怨,但壮士们依然坚守在岗位上,他们的梦魂虽牵系着故乡,可他们的身躯却从未退缩,这是一种大无畏的家国情怀。”

苏夫子抚须大笑:“好!秦朗,你能从更深层次去理解诗词,着实难得。诗词鉴赏,就是要透过文字,去感受作者的心境和情感,去体会其中蕴含的精神与力量。”

他顿了顿,又道:“诗词,是情感的寄托,也是时代的缩影。不同的作者,不同的境遇,便能写出风格迥异的诗词。希望你们能在诗词的世界里,不断探索,不断感悟,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那咱们再看一首……”

在苏夫子的讲解与引导下,秦朗、赵承德、温清悠和林诗允四人沉浸在诗词的海洋中,热烈地探讨着,思维不断碰撞,对诗词的理解也越来越透彻。

一下午的时光在热烈的讨论与思维的碰撞中悄然流逝。

苏夫子缓缓站起身来,轻轻抚了抚胡须,目光温和地扫过秦朗、赵承德、温清悠和林诗允四人,开口总结道:“今日这一堂诗词鉴赏课,大家各抒己见,见解独到,让老夫很是欣慰。诗词,它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作者情感的抒发、思想的表达。从田园诗的悠然闲适,到边塞诗的雄浑苍凉,每一首诗词都有着独特的灵魂。”

“在鉴赏诗词时,我们要留意诗人的用词精妙,体会其营造的意境,更要挖掘诗词背后蕴含的情感与精神。像秦朗,能从诗词中感悟到深层的家国情怀;清悠对诗词用词的把握十分精准;承德对诗词意境的解读到位;诗允也能敏锐地感知到诗词中传达出的情绪,你们都各有所长。”

“希望大家在日后的学习中,能继续保持这份热情,多读多品多思考,不断提升自己的诗词鉴赏能力。诗词的世界广袤无垠,其中的美妙与奥秘,等着你们去发现、去探索。”

苏夫子微微一顿,脸上露出和蔼的笑容:“好了,今日的课就到这里,下课吧。”

赵承德率先起身,恭敬地拱手道:“多谢夫子教诲,今日收获颇丰。”

温清悠也微微欠身,轻声说道:“夫子今日所讲,学生定铭记于心,日后多加研习。”

林诗允笑嘻嘻地说:“夫子,我好期待下一次的诗词课呀!”

秦朗同样起身,郑重地行了一礼:“感谢夫子的悉心教导,学生定不负期望,努力钻研诗词。”

众人依次向苏夫子行礼后,陆续走出书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471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