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穿越古代,无双庶子

作者:春心晓梦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349章 扬州策影·中

书名:穿越古代,无双庶子 作者:春心晓梦 字数:2.5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4

“第三位,云澜书院代表,林晚棠。”

襦裙轻扬的少女拾阶而上,裙角沾着瘦西湖晨露。

《丝路商队图》在风中展开,二十七峰骆驼驮着的货物皆用月白薄纱覆盖。

林晚棠指尖划过为首骆驼的眼瞳:“松烟墨混了朱砂,看似寻常点睛,实则暗藏‘私’字。”她的指甲在薄纱处轻轻一挑,露出里面裹着的胡椒粒——这等西域香料按律该缴“舶来税”十成,可画中胡商竟用三成货物打通关节,换得“查验无误”的朱批。

“第二处玄机。”她的指尖滑向商队向导腰间,那里挂着两本册子,一册是明面上的通关文牒,另一册封面画着骷髅头,却是黑市流通的“买路钱账簿”。林晚棠想起之前在云澜书院后厨,亲眼看见管账先生将半箱胡椒塞进衙役的马车,换来的竟是“商税全免”的空白文书。

画卷翻至背面,用炭笔勾勒着扬州税署的后宅。她忽然按住心口,那里藏着半片染血的纸页,上面用胡文写着“胡椒十驮,税银全免”。

“第三处……”她的声音忽然发颤,远处卖炭翁的咳嗽声与画中税吏的狞笑重叠,老人指缝里的炭屑黑得发亮,像极了她亲眼看见塞进税吏袖口的墨玉扳指。

狼毫在“暗度陈仓”四字上洇开墨团,林晚棠想起那胡商临死前的眼神——他被税吏按在通关文牒上画押时,袖口滑落,露出与自己父亲同款的狼首刺青。原来这些年所谓“通商盛景”,不过是用百姓的骨血堆起来的海市蜃楼,而她笔下的每一笔,都在为这腐烂的楼阁描金绘彩。

风掀起画卷一角,露出背面用密线绣的“税银分流图”。

画卷收起时,瘦西湖的水汽漫上台基,将“通商利民”四字晕成一片墨斑。

“第四位,临江书院代表,周烈。”

青衫学子踏上台基时,怀中策论卷轴渗出缕缕水痕——那是昨夜在扬州府库查账时,被雨水浇透的痕迹。

展开卷轴时,狼毫写的“法乱”二字力透纸背,却在“耗损”处洇成墨团。周烈想起三日前深夜,他撬开府库偏殿的铜锁,霉味混着铁锈味扑面而来,照亮账本的火折光里,飞舞着无数蛀虫,每一只都啃食着百姓的血汗。账册上“西域税银”的条目被朱笔涂了又改,十七道痕迹叠成血痂,而真正入库的银钱,连账册记载的三成不到。

“十两白银,记‘耗损’三两。”他的声音带着夜露的冷意,指尖划过“驼蹄税”三字,那里盖着扬州盐铁使的朱红官印,却掩不住底下用密笔写的“分赃记录”。周烈想起去年冬日,临江书院后山的义庄突然爆满,抬尸的脚夫私下议论,说是税吏为了多征“人头税”,竟将流民的尸体反复登记——有的尸身被钉了七八个“纳税木牌”,像极了他此刻按在策论上的指节。

袖中半片药方滑出一角,墨字“白术三钱”旁,隐约可见“扬州府库特支”的戳记。这本该用于赈济灾民的药材,此刻却躺在官吏的私宅药柜里,而真正染病的百姓,只能用盐水擦洗溃烂的伤口。

狼毫在“彻查”二字上重重顿住,笔尖刺破宣纸,在台基上留下淡淡墨痕。

广场上的风掀起他的衣角,露出里衣上补丁摞补丁的针脚——那是母亲临终前缝的,她到死都不知道,儿子每月领的“书院津贴”,有一半都被用来疏通关系,只为能查阅那些被锁在府库深处的账册。周烈忽然想起入学时先生说的“铁肩担道义”,此刻却觉得这担子重如千钧,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却又不得不扛在肩上,因为他知道,有些黑暗,总得有人去撕开。

“第五位,鸿鹄书院代表,李修远。”

峨冠博带的学子踏上台基时,腰间玉珏轻撞发出清响——那是鸿鹄书院山长亲赐的“勉励之物”。他展开策论,狼毫写的“均输法”三字尚带潮气,却掩不住纸页间隐约的藏香气息——那是西域商人用来熏染账册的独特香味。

“仿前朝均输法,设转运使统管。”

李修远的声音带着刻意的平稳,指尖划过“免地方截留”几字,袖中密信忽然硌得他心慌。

策论纸下露出半片笺纸,是昨夜草拟的另一版本,上面“税吏贪腐”四字被浓墨涂盖, “制度改良”的工整小楷。李修远想起夫子今早的叮嘱:“鸿鹄乃国之栋梁,当为圣上分忧,莫提刀笔戳痛处。”他握紧狼毫,在“绢马互市”旁添上“利国便民”,墨色却比别处淡了三分,像极了商队用来打通关节的半透明纱罗。

李修远忽然想起去年冬日,他随山长赴西域商团的“诗会”,席间觥筹交错,胡商捧出的夜光杯里盛着葡萄酒,杯底沉着几粒珍珠——那是从本该缴税的货物中“挑拣”的“次品”。

山长捋着胡须笑谈:“通商之道,贵在圆融。”他那时不懂,如今才明白,所谓“圆融”,不过是让银钱在贪官与商人之间流动,独独绕过国库与百姓。

狼毫在“弊在制度”四字上顿住,“茶盐交易,省却折算之弊。”他念出最后一句时,舌尖泛起苦意。

所谓“省弊”,不过是让官吏从“收银”变成“收物”,胡商的皮毛、粟特的毛毯,最终都成了山长书房里的摆设,而百姓依旧在“人头税”与“驼蹄税”间挣扎。李修远合上策论,看见陈睿渊指尖轻轻摩挲玉佩,忽然明白,有些话不必说透——这满朝文武,又有几个真的想丈量民心?不过是借着“通商”的由头,在百姓的骨血里掘金罢了。

风卷起他的脖带,露出腰间尚未系正的玉带——那是山长送的“成人礼”。李修远忽然想起入学时背诵的《商君书》,此刻却觉得字字刺耳。

“第六位,漠北书院代表,陆苍梧。”

兽皮坎肩的少年踏碎阶上薄霜,狼尾毛领扫过台基时惊起一片尘土。展开羊皮策论时,狼毫写的“白骨盈野”四字力透纸背,边缘卷着沙粒,像极了他故乡被税吏踏平的草场。

“河西走廊三十里,烽燧下埋着七层骨。”陆苍梧的手掌按在羊皮纸上,指腹的老茧擦过“商税已纳”四字,那是他在一具骷髅腰间解下的木牌刻字,至今藏在坎肩内袋。三个月前随商队入关,他亲眼见税吏割下拒交“陋规”的胡商耳朵,扔给守关士兵当骰子玩,而那胡商的骆驼队,正载着给漠北孤儿的冬衣。

羊皮纸被拍得作响,露出底下半片血书。陆苍梧想起送状纸的盐户阿叔,那人的舌头已被税吏割去,却仍用脚趾蘸血,在羊皮上按出第十七个指印。

陆苍梧望向陈睿渊,想起漠北老萨满的预言:“当金铃坠地,白骨鸣冤,便是苍狼咬断贪腐锁链之时。”

羊皮策论卷起时,一枚沙粒落在“白骨之路”的“骨”字上,恰好填满了笔画间的空隙。

风掀起他的兽皮披风,露出内衬上用刀刻的“除弊”二字——那是离开漠北前,部落长老们用狼血写的祈愿。陆苍梧将血书郑重压在策论下,狼毫在台基上落下一道深痕,如同在这腐朽的帝国肌肤上划开一道伤口,让里面的脓血,见见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8389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