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穿越古代,无双庶子

作者:春心晓梦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389章 三皇子柬邀夜宴

书名:穿越古代,无双庶子 作者:春心晓梦 字数:2.1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4

午后的阳光斜斜穿过葡萄藤架,在内院的青砖地上织出细碎的光影。

秦朗正与林诗允核对大比卷宗的批注,赵承德蹲在廊下擦拭今日收的几卷旧书,温清悠则趴在石桌上临摹《大陈会典》的边角纹饰,忽然听得院外张龙高声通报:“三皇子府亲卫到——”

众人抬头时,只见一位身着锦袍的年轻公子已穿过月亮门,身后跟着两名佩刀侍卫。他走到院中便停下脚步,拱手行礼,举止进退有度:“在下是三皇子府亲卫苏文,奉殿下令,特来给国子监的夫子与学子们送请柬。”

林夫子与武夫子迎上前,苏文从袖中取出一叠烫金请柬,最上面一张写着“国子监林、武二夫子暨秦朗等学子亲启”,红绸束着,边角盖着三皇子府的朱印。

“殿下说,”苏文声音清朗,目光扫过院中众人,“大比落幕,诸位学子这几日便要陆续启程,往后天各一方,难再有这般齐聚的机缘。故今晚在扬州府衙后园设夜宴,除国子监外,其余十一学院的代表、扬州本地的士绅与藩司、州府官员,都在受邀之列。一来为诸位饯行,二来也让扬州父老与栋梁之才们认认脸,往后在各处任事,也好有个照应。”

武夫子接过请柬,翻开看了眼,笑道:“殿下有心了。只是刚闭门谢客,这又赴宴,倒显得我们客套。”

苏文忙道:“夫子说笑了。殿下特意吩咐,不必拘礼,就当是同乡故友的临别小聚。府衙后园已备下戏台与流水席,既有阳春白雪的琴棋,也有下里巴人的杂耍,不拘身份,随意些才好。”

林诗允凑到秦朗身边,小声道:“流水席?那是不是有扬州的狮子头和翡翠烧卖?”

赵承德闻言也直了直身子,显然对这扬州特色吃食动了心。

温清悠则轻声提醒秦朗:“府衙后园离观礼台不远,镇南王与韩尚书怕是也会到场,言行上得仔细些。”

秦朗点头,目光落在请柬上“十一学院代表”几字上——鸿鹄书院的陈靖、白露书院的洛云舒、清风书院的沈砚……这些几日来的论辩对手,今夜又要聚在一处,怕不只是“认认脸”那么简单。

林夫子与武夫子低声商议片刻,对苏文道:“既蒙殿下盛情,我们怎敢推辞?定准时赴宴。”

苏文躬身告辞:“那在下先回禀殿下。酉时三刻,府衙会派马车来接,诸位只需在门等候便是。”

说罢带着侍卫转身离去,脚步轻捷,显然是练家子。

待苏文走远,温清悠立刻拉着林诗允的袖子笑:“我就说闭门三日太闷,这下有热闹看了!听说扬州的戏台会演《广陵散》,还有说书先生讲咱们大比的故事呢!”

赵承德挠头道:“那我得把今日收的那把折扇带上,万一要题字呢?”

林诗允却蹙着眉翻看请柬:“请柬上写‘藩司官员’,扬州藩司是镇南王的表亲;‘本地士绅’里,有好几家是幽州幽王在江南的商号管事。这宴,怕是比论辩坛还得用心。”

武夫子拍了拍秦朗的肩膀:“别怕,兵来将挡。咱们国子监的学子,论辩时能据理力争,赴宴时也能守得住分寸。记住,少喝酒,多听多看,尤其别跟四藩那边的人起争执。”

林夫子补充道:“诗允说得对,这宴是辞行,也是亮相。你们几个是国子监的脸面,既要显出气度,也别让人觉得好拿捏。秦朗,你是魁首,定会有人来敬酒试探,答话时不妨多引《大陈会典》,既显学识,又不得罪人。”

秦朗将请柬折好收入袖中,指尖触到那枚莲花鹅卵石,忽然想起昨日戴斗笠汉子的字条。凉州、幽州、青州的势力都已在扬州留下痕迹,这场夜宴,怕是要成各方角力的无声战场。

但他抬眼看向同伴们——温清悠正掰着手指算流水席的菜式,赵承德在翻找合适的衣袍,林诗允已开始核对各学院代表的背景——嘴角还是浮起一抹浅淡的笑意:“既来之,则安之。咱们备好耳朵和脑子,去看看这场宴,到底藏着多少故事。”

酉时三刻的梆子声刚过,院外便传来马车轱辘声。

张龙掀开帘子,只见三辆装饰素雅的马车停在门口,车辕上挂着“国子监”的木牌。秦朗与同伴们跟着夫子登车时,隐约听见隔壁鸿鹄书院的方向传来喧闹,想必陈靖等人也正准备赴宴。

马车缓缓驶离行馆,穿过薄雾初起的扬州街巷。

秦朗撩开车帘,见街旁的灯笼次第亮起,映着青石板上的水光,像一串流动的星河。他知道,这场夜宴,不过是大陈风云的又一个序幕,而他们这些年轻的身影,已注定要踏入这波澜之中。

马车停在府衙后园的垂花门时,暮色已浸透了檐角的飞翘。朱漆大门敞开着,里面传来丝竹与笑语交织的声浪,混着桂花酒的醇香漫出来,勾得人脚步都轻快几分。

秦朗跟着林、武二夫子往里走,刚过影壁,便见满园灯火如星——九曲回廊挂着羊角灯笼,将假山池沼照得明明灭灭;戏台搭在水榭上,正演着《广陵散》的琴曲,弦音清越,绕着池中的荷叶打旋;流水席沿着回廊铺开,青瓷碗里的狮子头冒着热气,翡翠烧卖的褶子上还沾着晶莹的糖霜,引得林诗允悄悄拽了拽温清悠的衣袖,眼睛亮得像藏了星子。

“秦公子留步!”

身后传来一声喊,秦朗回头,见是清风书院的沈砚,他手里端着盏酒,笑道,“昨日末辩,你的‘动态平衡’论让我茅塞顿开,方才寻了你半天,这杯酒必须敬你!”

秦朗刚接过酒杯,又被漠北书院的叶寒舟拍了拍肩膀:“秦朗,别光顾着文绉绉的,来尝尝我们漠北的马奶酒!虽比不得你们江南的桂花酿,却够烈——往后若去漠北,我请你喝最正宗的!”

正说着,白露书院的洛云舒提着裙摆走来,她换了身月白襦裙,裙摆绣着细碎的兰草,手里捧着个锦盒:“秦兄,这是我祖父抄的《章和新政考》,里面有苏相封驳帝令的手札真迹,或许对你往后论政有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9252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