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穿越古代,无双庶子

作者:春心晓梦 | 分类:军事 | 字数:119.2万字

第364章 十二书院农桑科决胜时刻

书名:穿越古代,无双庶子 作者:春心晓梦 字数:2.1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4

“农桑科比试开始!”

洛洪的铜锣声响起,十二座高台瞬间忙碌起来。

摆在众人面前的,是老旧破损的龙骨水车与满院待灌溉的试验田,旁边立着刻有“亩产增益”字样的青铜计量器。

国子监这边,林诗允攥着改良图纸的手指发白:“夫子,我已推演三日,这加装齿轮组的方案定能……”

“且慢。”

赵承德却将蓑衣往肩头一甩,腰间别着的竹制水尺随着动作轻晃,“农田实操非纸上谈兵,学生愿以实地测算为证。”

林夫子望着赵承德的脸庞,想起他每月都往城郊农庄跑的身影,终于点头。

云溪书院的李宇已赤脚踩进水渠,鹅黄短打的裤腿高高挽起。他手指轻点水车轴承,突然从怀中掏出一把竹楔:“原轴磨损严重,需以楔形加固!”

话音未落,苍梧书院的少女叶清桐已将麻绳抛向同伴,粗粝的绳结在她掌心翻飞如蝶:“改链传动为绳传动,减少金属损耗!”两人的动作让司农寺少卿王敏猛地坐直身子,手中茶盏险些打翻。

致远学院的周铁直接抡起铁锤,将水车木架敲得震天价响:“加固再加固!”

木屑纷飞中,栖梧书院的宋砚却将刻刀对准龙骨凹槽,削出精巧的导流坡面。

唯有白露书院的楚梦璃,这次捧出一卷《农器图谱》,目光如电,指尖在泛黄纸页间飞速掠过,突然扯下腰间丝带,将水车漏水处缠得严严实实。

赵承德却不慌不忙。他先是弯腰捧起田泥,捻开指缝间的土粒细瞧,又舀起渠水对着日光端详。待众人开始动手,他才解下腰间水尺测量水位,随后从背篓里取出几片薄竹,卡在龙骨叶片间调整角度。

“水流速过快易伤秧苗。”

他头也不抬地对赶来查看的林诗允解释,“当减缓传动,再设分水闸。”

随着洛洪宣布时辰已到,十二架改造后的水车同时启动。

周铁的水车轰隆作响却漏水严重,宋砚的导流坡因坡度不当反致水流外溢。

而李宇的竹楔加固法成效显着,叶清桐的绳传动装置更是让水流如银练般精准灌溉。

最引人注目的当属赵承德的水车。经他改良的分水闸缓缓开合,水流均匀漫过试验田,青铜计量器上的刻度不断攀升。当最终数据呈现,王敏手中的笔“啪嗒”掉在案几上——赵承德的方案竟比李宇的设计多出两成增益。

“这、这不可能!”

李宇盯着数据,额角青筋暴起,“我的计算……”

赵承德却躬身捧起一把湿润的泥土:“李兄的水利之术精妙,但农田肥瘦、水流缓急皆需因地制宜。学生不过是在改良时,多算了三分地力。”

观礼台上,王敏激动得胡须乱颤:“此子对农时地力的把握,堪称一绝!”

三皇子陈睿渊转动着玉佩,目光落在赵承德沾满泥浆的草鞋上,若有所思地轻笑:“看来这‘格物旗’之争,愈发有趣了。”

司农寺少卿王敏率先起身,袍角掠过案几上的竹简,径直走向各学院改造的龙骨水车。他枯瘦的手指抚过致远学院周铁牛加固的木架,木屑簌簌落在绣着嘉禾纹的袖口:“空有蛮力,传动效率未增反减,技艺精巧度一分。”

周铁涨红着脸想要辩解,却被王敏抬手止住。

行至云溪书院的水车旁,王敏蹲下身细看李宇用竹楔改良的轴承,浑浊的眼珠微微发亮:“以竹代铁,就地取材,确有巧思。”

他提笔在记录簿上写下:“技艺精巧度三分,实用价值三分,然未考虑长期耐用性,应变能力两分。”

李宇咬着嘴唇,盯着地面未发一言。

苍梧书院的叶清桐正紧张地绞着衣角,见王敏走近,连忙指着绳传动装置解释:“大人,麻绳比铁链轻便,维修也更……”

“想法新颖,可惜细节失察。”

王敏用指甲掐了掐磨损严重的绳结,“绳扣易松,遇暴雨恐有损毁之险。”

最终给出技艺精巧度三分,实用价值两分,应变能力两分。

白露书院楚梦璃的水车旁,她将《农器图谱》中夹着的防水改良方案呈上,王敏反复翻看后颔首:“能活用典籍且有所创新,应变能力可嘉。”

综合评定后,三项得分分别为技艺精巧度三分、实用价值三分、应变能力三分。

最后,王敏在国子监高台前驻足良久。他踩着泥泞绕着赵承德改良的水车踱步,突然伸手转动分水闸,看着水流如臂使指般灌溉农田,苍老的声音微微发颤:“从地力测算到水流调控,环环相扣,浑然天成。”

他大笔一挥,在记录簿上重重写下:“技艺精巧度四分,实用价值四分,应变能力三分,总分十一分!”

枢密院副使李崇山审视着数据皱眉:“农桑科竟现满分?恐难服众。”

工部尚书周正明却抚掌大笑:“稼穑之事,当以实效论英雄。赵承德此方案若能推广,定可造福万千黎庶,满分当之无愧!”

三皇子陈睿渊指尖轻点案几,目光扫过赵承德沾满泥浆却依旧笔直的脊背,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

陈睿渊指尖叩击着镶玉案几,清脆声响压下观礼台的窃窃私语。他起身时玄色锦袍曳过青砖,腰间螭纹玉佩在阳光下流转冷光:“农桑乃国之根本,赵承德以实地勘察为基,改良之法兼具精巧与实效,此等治学态度,正是大陈所需。”

他目光扫过十二座高台,语气不怒自威,“此次评分无误,当以结果为准。”

洛洪双手接过写满分数的黄绢,官靴踏碎阶前树影,高声宣布:“农桑科比试终判——国子监赵承德,以十一分夺魁!云溪书院李宇、白露书院楚梦璃分列二三位!”

话音未落,国子监高台腾起欢呼,林诗允激动地跳起来,沾着泥浆的蓑衣蹭了赵承德满身水渍。

观礼台下,苍梧书院的叶清桐望着手中的记录簿若有所思,将赵承德标注的地力测算公式反复描摹;致远学院的周铁挠着脑袋,盯着自己那架漏水的水车直叹气。

而陈睿渊凝视着赵承德被汗水浸透的后背,忽然转头对身旁近侍低语:“去查查此人,这般实干之才,莫要埋没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