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穿越古代,无双庶子

作者:春心晓梦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359章 漕运掩藩机

书名:穿越古代,无双庶子 作者:春心晓梦 字数:2.5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4

\"全凭本皇子?\"

陈睿渊突然大笑,笑声惊得梁上燕巢簌簌落尘。折扇\"啪\"地收合,重重敲在王承佑颤抖的肩头上:\"既然如此,这篇策论便由王大人亲自誊抄。\"

他自袖中取出一卷素白宣纸,展开时墨香混着龙涎香扑面而来。\"第三题《藩镇十策》既已搅起风波,这篇《漕运利弊论》倒可平息事端。\"

陈睿渊指尖划过\"疏浚河道,设关计税,商船编队而行\"的字迹,烛火在他鎏金护甲上流转如血,\"秦朗此策,既论漕运对藩镇制衡之效,又提官督商营之法,明日放榜,便将这篇定为第三题魁首,给秦朗记一功。\"

王承佑盯着陌生的策论,喉结剧烈滚动:\"那......那推恩令......\"

\"推恩令?什么推恩令?\"

陈睿渊突然逼近,身上锁子甲的金属冷意几乎要刺穿他单薄的官服,\"王大人莫不是白日里看错了?若再有胡言乱语......\"

话音未落,寒光一闪,折扇已抵住他咽喉,\"令郎在国子监读书,令爱待字闺中,本皇子听说,镇南王最恨多嘴的人。\"

王承佑瞬间瘫软在地,官帽滚落一旁。冷汗浸透的后背贴着冰凉的青砖,他望着陈睿渊将推恩令策论投入火盆,跳动的火苗将那些惊世骇俗的字句化作灰烬。

\"明日放榜后,王大人便称旧疾复发,告假回祖籍休养吧。\"

陈睿渊掸了掸衣摆不存在的灰尘,鎏金扇骨挑起他下巴,\"记住——有些棋局,不是小卒该看的。\"

更夫梆子声由远及近,王承佑望着那道消失在夜色中的玄色身影,听见自己牙齿打颤的咯咯声。

案头新策论的墨迹在月光下泛着冷光,而火盆里未燃尽的纸灰,正被夜风卷着,从窗棂缝隙里钻出去,飘向沉沉夜幕。

玄色锦靴碾过青石板上未干的夜露,陈睿渊解下染着龙涎香的大氅,随手抛给候在廊下的侍从。鎏金兽首灯台将他的影子投在《江山舆图》上,与镇南王府所在的朱砂标记堪堪重叠。

\"殿下,扬州刺史洛洪求见。\"小厮的通报声惊破死寂。

\"让他去暖阁候着。\"

陈睿渊摩挲着腰间螭纹玉佩,冰凉的触感顺着指尖爬上脊背。白日里秦朗策论上力透纸背的字迹,与洛云舒考场上执笔沉思的模样,在脑海中交替闪现。他突然轻笑出声,笑声惊飞檐下栖鸦,\"备酒,再把那幅《运河漕运图》取来。\"

暖阁内,洛洪垂手立在蟠龙柱旁,目光不经意扫过案头新换的宣纸——墨迹未干的\"漕运利弊论\"几个大字,与白日里引发轩然大波的《藩镇十策》形成诡异呼应。听见环佩声响,他慌忙俯身行礼:\"下官见过三皇子殿下。\"

\"洛大人不必多礼。\"

陈睿渊执起鎏金酒壶,琥珀色的酒液注入夜光杯中,泛起细碎金芒,\"今日学院大比,洛大人可看出些门道?\"

洛洪喉结滚动,想起女儿洛云舒归家时欲言又止的神情,还有秦朗交卷时监考官异样的神色:\"殿下明鉴,第三题......\"

\"第三题的事,本皇子自有安排。\"

陈睿渊将酒杯重重搁在《运河漕运图》上,酒水在\"扬州漕口\"处晕开深色水痕,\"明日放榜,秦朗的《漕运利弊论》将拔得头筹。洛大人只需确保,一切按章程行事。\"

烛火突然爆了个灯花,洛洪望着对方眼底跳动的幽光,后颈渗出细密冷汗。他终于明白,白日里扣住成绩不发的深意——三皇子分明是要用一篇漕运策论,盖过《藩镇十策》掀起的惊涛骇浪。

\"下官遵命。\"

洛洪的声音发颤,弯腰时瞥见陈睿渊袖口露出的锁子甲鳞片,在烛火下泛着森冷杀意。

\"聪明人。\"

陈睿渊把玩着酒杯,目光投向窗外镇南王府的方向,\"等此事办妥,本皇子自会向父皇禀明,洛大人治下的扬州......\"

话音未落,突然凑近压低声音,\"可容不得半点差错。\"

夜风卷着纱帐灌入暖阁,洛洪退出门时,听见身后传来展开舆图的沙沙声。那声音混着更夫梆子响,在寂静的夜里,宛如一张正在收紧的巨网。

烛火在青瓷灯罩里明明灭灭,秦朗解下被夜露浸透的外袍,指尖还残留着陈睿渊鎏金折扇的冷硬触感。

忽听屏风后传来竹杖叩地声,林夫子银白的须髯在光影中轻颤:\"秦朗,三皇子深夜召见,所为何事?\"

案头未凉的茶盏腾起薄雾,秦朗垂眸望着水中沉浮的枸杞,将染血的掌心藏在袖中:\"夫子不必忧心,殿下在京城时便赏识学生的诗词,今夜不过是谈些诗词。\"

他弯腰为夫子添茶,瞥见对方握着《昭明文选》的手指节发白——那是老先生紧张时的老毛病。

林夫子摩挲着泛黄的书页,突然将书重重合上:\"当真只是论诗?\"

窗外梧桐叶沙沙作响,他浑浊的眼睛里映着少年清瘦的轮廓,\"你交卷时监考官面色有异,又被三皇子单独召见......莫不是策论出了差错?\"

\"不过是些雕虫小技,入不得殿下法眼。\"

秦朗笑着举起案上的诗笺,宣纸上《咏扬州月》墨迹未干,\"倒是这首新作,还请夫子指点。\"

夜风卷着更鼓声透窗而入,林夫子盯着\"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的句子,苍老的手指抚过\"冷月\"二字微微发颤。他忽然想起二十年前,也是这样的月夜,自己因一篇针砭时弊的策论,被逐出翰林院。

\"既如此,便早些歇息吧。\"

林夫子倚着雕花门框,目送秦朗的身影消失在回廊转角。夜风卷起少年衣角,恍惚间,他仿佛看见二十年前那个同样倔强的自己,攥着锋芒毕露的策论,大步走向未知的险途。铜锁\"咔嗒\"扣上的声响惊得他一颤,袖中《昭明文选》的书页被冷汗浸得发潮。

\"绝非论诗这般简单......\"

苍老的呢喃混着更漏声,消散在垂落的湘妃竹帘间。他摩挲着案上秦朗遗留的诗笺,\"冷月无声\"四字墨迹未干,却掩不住纸张细微的褶皱——那是被人反复攥握过的痕迹。记忆突然翻涌,白日里秦朗交卷时,监考官盯着策论稿的惊骇神情,与三皇子陈睿渊深夜召见的反常举动,在脑海中交织成刺目的罗网。

竹杖无意识地敲击青砖,发出闷闷的回响。林夫子望着墙上摇曳的烛影,想起秦朗回答时过于镇定的神色,还有藏在袖中始终未露的右手。他忽然想起陈睿渊素有\"笑面虎\"之称,表面风流闲散,实则手段狠辣,又怎会只因几首诗词,便在大比当夜单独召见寒门学子?

\"这孩子......\"

喉间涌上酸涩,他伸手拨弄灯芯,烛火骤然明亮,将《咏扬州月》的诗笺照得透亮。在\"冷月\"二字下方,隐约可见几处深色晕染,像是干涸的血迹。

林夫子猛地后退半步,撞倒身后的青瓷花觚。碎片飞溅的脆响中,他终于确信:这场看似寻常的大比,早已暗潮汹涌,而秦朗,已然卷入了一场足以颠覆朝堂的风暴中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2308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