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赤潮覆清

作者:金黄的鸡翅膀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282章 难民

书名:赤潮覆清 作者:金黄的鸡翅膀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9

京师的消息来到江西,已是秋收时节,稻穗如同一片金色的海洋,微风拂过,掀起层层金浪,田间地头到处都是正在割稻的百姓,一名红营的干部正领着一群预备和学堂里的学员在田地里穿梭着,统计着一片片田地里的收成。

数百名衣衫褴褛的百姓跟在几个头上裹着红巾的战士身后,走在一条石子铺成的道路上,人人都伸长了脖子张望着两旁绸缎一般的稻田,满眼都是羡慕,一名在前头领路的干部回头看了看,高声说道:“父老乡亲们,在红营治下,只要交了税粮,其余的收成都是你们自己的,没有其他的盘剥杂捐!只要大家支持红营,红营也会给你们分田分地的!”

那些百姓们一阵低低的惊呼,有些人满脸不相信,有些人则是满脸憧憬的模样,七嘴八舌杂乱的议论起来。

正挽着裤腿踩在一旁湿软的水田里打稻穗的侯俊铖抬起头来看了看那些路过的百姓,眉间微微皱了皱:“又来了一波难民啊......”

“就这两天,跑到咱们根据地的百姓就有近四千人了.......”一旁的牛老三也直起身子看了眼那些百姓:“咱们把周围支持满清的地主官绅杀的杀、赶的赶,又没在当地建立相应的秩序,那当地的势力自然是互相争斗,要打出一片秩序来。”

“百姓们害怕遭到兵灾或被强拽着去充丁,加上那些势力互相争斗耽误了生产,到了秋收时节许多村寨便是颗粒无收,百姓们自然是纷纷逃亡的,往哪里逃呢?要么就是咱们根据地,要么就是清军治下的州县。”

牛老三顿了顿,有些无奈的说道:“鹧鸪先生他们的宣传工作搞得很不错,可以说是卓有成效,周边的村寨百姓多少都听说过红营的政策,到了红营治下能分田地、能吃饱饭,到了满清治下却要受压迫、当流民,百姓们自然是大多都跑到咱们根据地来了。”

“最差的秩序也好过无秩序.......”侯俊铖叹了口气:“这也算是咱们引火烧身了,向周围州府扫荡,是为了应对清军精锐骑兵和小股部队而被迫采取的措施,清军确实限制住了,但一下子又多出这么多难民流民涌进咱们的根据地来.......”

“这些难民和流民总不能一直靠着粥棚养着他们,而且他们是抱着能分田分地的期望跑来红营治下的,可咱们治下该分的田早就分完了,要给他们分田,就要动咱们的公田了,公田是红营的基础,公田都分出去了,咱们对治下根据地的控制必然会越来越弱的。”

红营的清丈分田自然不是简单的把地分完了事,除了每家计口授田之外,红营自己也会保留一份作为公田,耕种者主要是红营将士军眷、干部家属和一部分代耕的农户,这些军眷家属和农户除了自家分田之外,还能从公田收获之中分一部分口粮。

公田产出大多用来填补红营的日常运作、将士抚恤、学堂等机构的资金口粮,公田控制在红营手中,规划起来也方便,无论是种粮食还是种经济作物,都只需要下一道公文就行,而一般自耕农非得委派工作队反反复复的做工作让他们改种,还不一定成功。

侯俊铖对公田还另有安排,日后办起工坊工厂来,同样是需要分地争水的,把红营自己的公田划拨给工坊,自然要不吃力不讨好的去百姓家里把分出去的田土再收回来要简单,这也算是侯俊铖为日后引领生产力发展所做的准备。

当然,这种公田也不是没有弊端,它需要一个专门的机构去进行管理,然后又需要另一个机构去进行监管,既然握在红营手里,盈亏自然都得红营一力承担,公田承担着红营大多数机构和全军的大部分运营成本,对于红营来说,这些公田收入微薄,甚至往往是要亏损运营的。

红营如今盘子小,还能尽量平衡维持,可日后红营地盘人丁扩大至半壁江山乃至全国,这种公田制以现有的生产力必然是维持不下去的,历史上也不是没有朝廷将多余的田地收归官田的情况,但到最后基本都是把田土分卖出去。

“必须要走出去了......”侯俊铖的目光追着那些远去的难民,追求美好的生活是人的本性,他是想培养更多的人才,把一个根据地发展好、基础扎牢再往外走,但很明显现实不会给他那么多充裕的时间,推着红营不停的往外走,否则便是憋死在一隅之地的局面。

“先走出去,建立起秩序和统治,慢慢再把咱们的思想理念和政策融入当地、转化成咱们的根据地.......”侯俊铖下定决心:“当地的组织也可以利用,大不了就是犬牙交错的态势嘛,若是不走出去,这些难民流民都没法安置,又到哪里去找田地分给他们?”

“若是要往外走,只能向赣州府走......”牛老三倒也不反对,出谋划策道:“往北是南昌,清军在南昌和九江驻扎大军不说,南昌水系发达,清军驾舟船一两日就可抵达驰援,红营最近才开始建起兵工厂生产一些中小型的火炮,攻坚能力差,大军堂堂对阵,咱们也不是清军的对手。”

“往东,隔着一个抚州府便是建昌府和广信府,那是清狗和耿军在江西的主战场,清狗那王爷就在建昌府,前期的根据地根本没法生存,那是去送死......若要往西走,要翻越石含山不说,咱们现在也不是和吴三桂开战的时候。”

“只能往南走了,南安府太小,入赣州府打通和赣南地区根据地的联系,把两个根据地连成一片,赣州府也足够安置那些流民难民了。”

“而且还能通过赣州府联络郑家、向广东发展.......”牛老三眉间微微皱了起来,看向侯俊铖:“只是清廷有能人,咱们想到的,清廷比咱们更早想到,听说已经派了个新的布政使到赣州府来组建团练......如何应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3091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