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赤潮覆清

作者:金黄的鸡翅膀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708章 兵源

书名:赤潮覆清 作者:金黄的鸡翅膀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9

“纳兰大人看中的,是那些盐丁?”刘明承也扭头去看那些草棚里的盐丁,他们皮肤干裂黝黑、身材干瘦,大多数人都是一副畏畏缩缩的模样,挤在草棚边沿看着雨中肃立的团勇新军,连交头接耳都显得有些畏畏缩缩。

“听说广东那边的红营贼寇所谓东江根据地,红营部队的的主力就是以惠州各个盐场的盐丁整训而来,吴世琮搞‘联红容红‘,要北上争权是主要原因,被东江的红营贼寇搅扰得什么事都做不成,受不了了也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整个直隶,有盐丁两万余人,仅长芦盐场就占了半数以上,这些盐丁都是壮劳力,否则也熬不住这制盐的辛苦,若是能三餐饱食,有充足的时间休息,身子慢慢恢复起来,体力耐力不会比我们遴选的壮丁差!”

“而且这些盐丁还具有一定的组织度,产盐制盐是个精细活,一点差错盐品质量就会差之千里,故而生产之时就需要高度协作,也要多人紧密配合,而且盐丁名义上是民,实际上也是按照军队的法子组织和管束的,从盐司、分司、场、团、灶层层分明,从军之后军队体系直接套进来,也比较容易接受。”

“加之盐丁各户长期吃住在一起,习惯集体生活,又磨砺出团结吃苦的性子…….上好的兵源!”刘明承回过头来,嘿嘿一笑:“纳兰大人是早早就盯上了他们,所以纳兰大人这段时间才拉着我们来这长芦盐场拉练?”

纳兰性德点点头,笑道:“长芦盐场乃是北方最大的盐场,产盐不下两淮,朝廷如今缺钱,仅仅是兴办团勇新军后裁撤的那些绿营和八旗的旧军兵将如何安置,就已经闹得一个头两个大,更何况革新自救要推行下去,那么多政策,哪里不需要花钱?

“盐业重利,是个捞钱的好地方,惠盐握在吴逆和红营贼寇的手里,淮盐又大半给淮勇和皖勇协饷了,掌握在朝廷手里的只有这长芦盐场,自然是盯着这长芦盐场榨钱,自革新自救之后,朝廷已经连续两次提了盐课,盐课比以前多了近两倍,这么沉重的盐课,两淮等地的盐场是如何执行的,反正钱也入不了朝廷的口袋,朝廷也没法管,但这长芦盐场的盐课,可是实打实的贯彻下去。”

纳兰性德抬头看向乌云密布的天空,任凭雨点锤打在脸上,换来一声叹息:“盐丁苦,盐丁苦,终日熬波煎淋卤。胼手胝足度朝昏,食不充饥衣难补。每日凌晨只晒灰,赤脚蓬头翻弄土。催征不让险天阻,公差迫捉如狼虎。苦见官,活地府,血比连,打不数。年年三月出通关,灶丁个个甚捶楚。”

“盐丁本就困苦不堪,我当初在长芦盐场考察帮工,所见所闻,盐丁之凄苦可谓触目惊心,其凄苦之状,远甚于他业,如今朝廷又连番新增盐课,如同一座又一座的大山压在他们身上,盐丁之景况,会是何等的凄苦之状?”

刘明承似乎已经猜到了纳兰性德想要说些什么,扫视着那些盐丁,眯着眼说道:“听说红营贼寇在广东的惠盐盐场,盐课数额和朝廷两次加征之后所收的盐课数额差不了多少,不仅能自留一部分,还能分润一部分给吴世琮,而盐丁却不以为苦…….”

“确实如此,红营贼寇是怎么做到的呢?”纳兰性德见刘明承想明白了,微笑着说道:“因为红营贼寇把原本管理盐场的那些官绅、盐主、转运司官吏什么的统统消灭掉了,在各个盐场组织盐丁搞自产自管、成立组织占股分红,然后便是大规模的改造盐场、易煎为晒,推广新式水车、风车和制盐技术。”

“惠盐产量数倍于以前,中间上下其手的阶层也没有了,红营贼寇和盐场的盐丁组织能够直接收获售卖的白盐更多了,盐课加增,自然不会成了压在盐丁身上的大山。”

“但这长芦盐场不一样,从盐司,到分司、场、团、灶,层层分明那就是层层有人上下其手,那帮贪官污吏,朝廷发下盐课,他们就敢一层层的往上加,每一层多加一笔,到了最下头的盐丁,便是个天文数字压在身上,朝廷的盐课收不到几个钱,大多数的白银都进了他们的口袋。”

“至于像红营贼寇那样在盐课之外还能拿着余盐售卖获利,那更是痴人说梦,余盐早就被他们拿去贩勒私盐了,哪里会给朝廷留下一分?朝廷历来查抄私盐都难以禁绝,为何?盐运司这负责查私盐的就是最大的私盐贩子,自己查自己,能查出个什么东西来?”

纳兰性德转过身看向一旁的盐灶,轻叹一声:“红营贼寇在惠盐盐场推广新式的水车和风车、改造盐场、易煮为晒,时至今日都已经在试验更新式的机械工具了,原本的八篷风车和提水车都已经要落后淘汰了,而这长芦盐场到现在最主要的制盐方法还是煎煮制,甚至许多明代改造的晒盐盐滩都因为保养不力而荒废了。”

“长芦盐场是缺乏钱粮改造吗?每年出产几十万石的白盐,四百多万两的净利,怎么会缺钱改造盐场、引用新的技术呢?就是因为盐丁太过低贱廉价了,一用就能用到死,不像那些盐滩、技术机械还需要专门花钱维护,盐运司上上下下靠着压榨盐丁就能吃个肚肥腰圆,只恨自己捞钱不够多,哪里还舍得花钱去引入新的生产技术和机械?”

“长芦盐场每年收入四百余万两,朝廷历次加征盐课,也才课税一百五十余万两而已,盐丁却依旧是困苦不堪,剩下的几百万两银子到哪里去了?都让这上上下下的官吏盐商给装进自家的口袋了!”

“这长芦盐场,最大的祸害就是这上上下下的官吏和官商勾结的盐商,祸国殃民,少了他们,朝廷征收盐课哪里会这么艰难?长芦盐场里的盐丁,又怎会如此困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7589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