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赤潮覆清

作者:金黄的鸡翅膀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832章 焦雷

书名:赤潮覆清 作者:金黄的鸡翅膀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9

轰——隆!!!

一声沉闷到仿佛从地心深处传来的巨响猛地炸开,惊醒了陷在情绪里的杰书,杰书扭头看去,正见校场上一门火炮轰然开火,那门炮与寻常的火炮不同,炮身粗短敦实,泛着新铜特有的暗沉光泽,炮口斜指苍穹,如同一条蛰伏的钢铁巨兽,正对着远处人工堆砌的土丘。

炮口喷吐出的不再是寻常火炮发射时的浓烟与火光,而是一个巨大、炽烈、瞬间膨胀的火球,气浪裹挟着灼热的烟尘,如同无形的巨掌狠狠拍向观礼台,琉璃瓦片嗡鸣不止,脚下的青砖地传来清晰的震动,杰书的袍角被劲风猛地向后扯去,脑后的辫子都飞舞了起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追随着那道低矮而迅疾的弧线,那枚炮弹带着死亡的呼啸,精准地砸在土丘中央,紧接着,是远比炮弹出膛更为震撼、更为暴烈的爆炸,声音迟滞了半息才轰然降临,却带着撕裂耳膜的威力,那土丘所在之处,一个浑浊的、由泥土、碎石、硝烟、烈焰混合而成的巨大烟团骤然腾起,疯狂地膨胀,吞噬了周围的一切,冲击波肉眼可见地扩散开来,将附近插着的木桩靶标像稻草般连根拔起、撕扯成碎片,抛向四面八方。

烟尘缓缓沉降后,原地赫然留下一个数尺深、丈余宽的焦黑巨坑,坑壁如同被巨兽啃噬过,边缘翻卷着被高温灼烧得发红的泥土和扭曲的金属残片。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硫磺、硝烟和泥土烧焦的混合气味,久久不散。

“王爷,这新式的开花弹试射成功,下官在铸铁弹体内部嵌入六边形铸铁块和钢珠,威力比旧式开花弹增强两倍以上,另外,下官还在红毛番的基础上改装了铜制刻度引信管,稳定性也上升了不少.......”杰书身边,一名穿着官袍的男子俯身解释着,乃是挂工部尚书衔、专职督造军器的戴梓,清军的主力军团基本云集于长江以南,戴梓便被派到江宁负责督造军器,就近装备各部,他顿了顿,坦率地补了一句:“这其中......也用了许多红营那边的技术。”

杰书眉间却微微皱了皱,瞥了戴梓一眼,戴梓以布衣从征,朝廷以其督造军器有功,赏其工部尚书衔、蒙养斋算学馆领事等职,康熙皇帝还亲笔下旨将其抬入杰书的正红旗,戴梓现在也算是八旗的自己人,但他时至今日依旧以下官自称,面对杰书也不称奴才,对大清有多么忠心?杰书心里是有些怀疑的。

不过怀疑归怀疑,军中火器军械都得靠戴梓来督造研发,杰书自然也不会非要为难他,点了点头,声音却显得有些低沉而沙哑:“戴尚书,你做的很好,本王即刻上奏朝廷为你表功,请戴尚书加紧督造,所需钱粮物料,一应优先供给,炮营加紧操练,务必纯熟。”

戴梓自然领命,杰书双目木然的看着校场上清军官将在操持着火炮,不知是自言自语还是在询问:“仿造西蕃臼炮、改进开花弹,这还是当初安亲王在袁州分宜之战后提出的建议.......但时至今日,红营贼寇已经比当年强上太多了.......真不明白,他们那内部也是一团乱麻,怎么就越来越强的......”

周围的将官官吏全都沉默不语,只有戴梓没有考虑杰书的心思,出声接话道:“王爷,下官管着督造军器,就说说这军器上的事,若是单论火炮火器,我大清从数量到质量并不比红营贼寇差,甚至是多有超过,但真到上阵打仗之时,我大清的火炮却表现得远远不如红营火炮,其中缘由,王爷可知?”

杰书心里想了几个答案,却没有说出来,只是看向戴梓等着他继续解释,戴梓也没有卖关子,见杰书不答,便自己继续说道:“抛开炮手训练之类的,单以火炮论,其一便是制炮技术的问题,我大清的炮坊之中,除了下官亲自督造的那些炮坊,大多还是用的泥模和失蜡法铸造空心炮体再铣膛,只能保证同批次口径倍径一致,每次制作的泥模都只能用一次,就这样还能保证同批次口径倍径差不多,可见我大清的军匠炮匠技术之高超。”

“而红营贼寇的军工厂,普遍使用的是砂模铸造实心炮体,再钻炮膛的工艺。一个木制的炮,往砂模里一摁,就能搞出很多完全一致的砂模,最后铸出来的炮都一个样,木模能反复利用。”

“这种情况下,我大清发往各部的火炮口径多多少少都有细微的差别,而炮弹火药的标准化却相对较高,以至于各部炮队用炮之前,还要配合火炮的情况对炮弹进行一定的改造,对火药重新分拣,然后才能使用,这不仅影响了炮队作战效率,加上炮体铸造质量也是参差不齐,自然就会导致了炸膛、哑火等问题层出不穷。”

“而且因为要对炮弹乃至炮体进行二次手工加工的问题,我清军的炮队就极为依赖经验丰富的老炮手,红营贼寇训练一名炮手一年左右,若是战事紧急,时间可压缩至半年甚至三个月左右,我大清的炮手理论上也是如此,八旗火器营训练最为严苛,也是六个月至一年左右,绿营则大多是三至六个月。”

“但红营贼寇的炮手训练一年,上阵就能作战,而我大清的炮手训练一年,不过才堪堪入门而已,如何改造炮弹、如何操持炮体、如何分拣火药,都需要在战场上根据火炮的实际情况,依靠丰富的经验去处置的,这些经验积累,没有个三四年的炮手生涯是不可能积累下来的。”

“红营贼寇的炮手完成一年左右的初级训练后,学习的是力学、是几何、是象限仪、是炮表,磨练的的是装填速度和行进射击等新式战术,他们根本不用费心去管火炮和炮弹火药的状况如何,三四年的时间里,只需要琢磨怎么把炮打得又快又准,而我大清的炮手......首先得想着怎么保住自己的性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7524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