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赤潮覆清

作者:金黄的鸡翅膀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511章 前程

书名:赤潮覆清 作者:金黄的鸡翅膀 字数:2.1千字 更新时间:07-11 15:49

“根本不会犹豫,他们会疯了似的挤上这座桥!”侯俊铖反应了过来,一副恍然大悟的神情:“即便这个前程可能要让他们提着人头去搏!”

侯俊铖明白了唐端笏的意思,清廷如今的情况有些类似于唐代,唐代科举刚兴之时就是大量的官职被亲贵门阀垄断,朝堂和地方州县大多数的官员走的都是察举、门荫、制举、冬荐这些靠关系、靠出身的路子入官,甚至许多是以捉钱的方式买官充任,正经科举出身的很稀少,好比贞观二十年,有缺八九百,而补缺的科举进士才四人而已。

故而大量的寒门和白丁出身的文士走不了科举的路子,又没关系没出身,其他路子也走不通,想要当官就只能走流外入流的门路,其中最主要的方式便是从军,然后以军功入官,故而当时的唐军之中就活跃着大量的文士充任基层军官和赞画之类的后勤辅助官吏,唐军的整体素质自然也就远超于其他的军队。

周培公的皖勇团练也差不多是这个情况,之前姚启圣退往建昌府之后,他的团练之中许多兵将就提拔进了绿营充任军官,正式的吃上了皇粮、有了官身,虽然是绿营的武官,但好歹也是个官,而且清廷提拔官吏之时也是看重军功的,武官外放为州县主官乃至督抚大员、转入文官体系的也不是没有。

那些屡考不中或者没法补缺的寒门白丁出身的文士或许是因此看到了入官的希望,所以周培公组建绿营之时,就有了许多文士跑去充任基层军官谋个前程,反倒无意间提升了皖勇团练的整体素质和战力。

当然,这样一支为了前程和富贵而奋斗的军队,一旦发现他们流血流汗却换不来想要的前程之时,背叛起来也会比别的部队更加干脆,唐玄宗晚年任人唯亲、杨国忠结党营私,朝堂上下要么是玄宗的贵戚,要么是杨国忠的心腹,军中的流外士人几乎没法靠正常军功升迁,于是安禄山反乱之时,他们就毫不犹豫的倒向了叛军。

如今这些寒门白丁出身的文士从军还只是集中在皖勇之中,周培公在图海门下之时就颇有才干,也许他筹办团练之时还没有意识到这种情况,但大量寒门文士从军的反常情况一定会被他注意到,然后被其利用,开始有意识的用朝堂的前程征募文士充当基层军官,这才打造出一支文化水平远超其他清军部队的团练。

至于这前程最后能不能兑现…….侯俊铖细细思索了一下,却发现竟然和红营息息相关,红营若是此番反围剿失败,反清的势头被压了下去,满清定然翻脸不认人,将满清的八旗和绿营揍得越惨,清廷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就必然会更依赖于那些团练新军,自然也会给予他们大量的前程和权利,甚至会把周培公的做法推广到全国全军之中。

晚清的满清朝廷为了续命,能让从朝堂到州府充斥着实权的汉臣汉将,侯俊铖可不相信康熙皇帝会比慈禧的眼界还要窄、比咸丰皇帝更没自信。

“周培公和姚启圣一样,在军中专设监纪推官一职,以忠君护国之道蛊惑军心......”唐端笏继续说道:“这些寒门白丁出身的文士,读着四书五经,又不求甚解、没有名师指导,为了应付科举,又只能跟着朝廷的引导走,朝廷推崇什么,他们不加分辨、也没能力去分辨,往往是全盘照收,反倒容易钻牛角尖、心里埋下愚忠的种子。”

“而且他们既然读得起书,家里就必然还有一定的底子,虽然也遭到满清的压迫,但不像底层的百姓一般徘徊在生死边缘,还有搏去前程改命的可能,所以他们反倒更容易被清廷的宣传所蛊惑,满心的忠君报国,却不去深究这满清鞑虏之君值不值得忠、这压迫剥削之国值不值得报,只是一头钻进死胡同,为满清送死!”

唐端笏忽然又叹了口气,哂笑一声:“辅明你们侯家也算是江右世家,师长、亭林先生、南雷先生就更不用说了,都是当世闻名的名家大儒、士林领袖,我们这一些类人真想当满清的官,恐怕朝廷都得专门设恩科给咱们开后门,也不用担心官缺的问题,朝廷恐怕宁愿踢掉几个旗人大员,也得给师长他们这些影响巨大的士林领袖腾几个官职出来。”

“而且师长和亭林先生、南雷先生他们并不想做满清的官,家族门生之中受到影响,以前明遗臣自居、不愿出仕的也不少,对于满清科举的猫腻和寒门白丁出身的士子的情况自然就了解不多,此番若不是我因为皖勇团练的异常而专门去查了一下,也不会翻出这么多门门道道来。”

侯俊铖默然一阵,有些不确定的猜测道:“师兄说起此事,除了提醒我要注意这皖勇团练的新动向,是不是......想建议红营开科举与满清争夺这些寒门白丁出身的士子文士的人心?”

“辅明猜到了!”唐端笏点头承认:“红营如今选拔人才,一则是内部的学习班、夜班、识字班之类,层层考核选拔后入学堂学习,然后分往各处任职,外部的则是各个学堂的社考,考中之后也是先入各个学堂学习,然后再充任职务。”

“但这两种选拔方式,范围都是很局限的,红营目前为止并没有如科举一般针对于整个天下人才的考选制度,你们的考选制度,主要还是针对红营内部的人员,但红营想要争夺天下,又怎么可能只在内部的小圈子里选拔人才?”

“你们在搞统一战线,清廷实际上也是在搞统一战线,周培公就是用那以军功任官的前程,将大量寒门白丁出身的文士团结在他手下,如今还只是皖勇团练自发的行为,可若是红营此番大胜,清军,特别是满蒙八旗的老本遭到重创,以军功入官的手段,必然会被满清推广到整个天下,以此团结天下的读书人!”

“所以,即便是为了分化瓦解清廷的势力,红营,也有开科举的必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7475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