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赤潮覆清

作者:金黄的鸡翅膀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489章 沸扬

书名:赤潮覆清 作者:金黄的鸡翅膀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9

从嘉兴顺运河回到苏州,不过一两天的时间,杭州满城被屠、全城遭到焚劫之事已经在整个江南传得沸沸扬扬,一时谣言四起,有说杭州全城被屠杀,死者百余万,也有说杭州是遭了天谴,上天降下天火把杭州焚尽,但无论如何,杭州被焚劫的消息已经是尽人皆知。

江南一时人心惶惶,许多城镇入夜便开始执行自明末以来就再也没有执行过的宵禁,根本不用清廷下令,官府和当地官绅便自发的组织起大规模的搜捕,只要是可疑之人便通通抓入狱中,衙役官吏也趁机挟私报复、栽赃勒索,进一步搞得整个江南人心慌乱。

清军的反应也很快,正在领军人物前往江宁的额楚得到消息立马派出一千余甲骑往杭州而去整训浙江兵马、追剿贼寇,在福建的杰书很快也收到了八百里加急的急报,他手下的满八旗兵马大半都是杭州满城的旗人,得知杭州动乱,自然是人心思归、反应激烈。

杰书本就有退保江南之意,便趁此机会鼓动军心,正式决定从福建陆续撤兵北归,计划只在福建保留仙霞关和温州等几处据点,以控制闽地的大门,杰书安排完撤兵北归的事宜之后才写了题本奏折派人送去京师,但他也很清楚,有了杭州满城被屠尽、杭州被焚劫的事,朝廷里绝不会有人指责他弃地逃跑,毕竟对于大清来说,江南比福建可重要太多太多了。

在陆续撤兵同时,杰书还专门写了王令八百里加急送去浙江,要求浙江满汉官吏军将“不得借机生事、挟私报复、乱捕滥杀,以至败坏国法纲纪、损伤民心士心”,又令浙江官府清军“并力协作、治抚难民”,令浙江扣下今年漕粮之中本来准备就地充作军粮的一部分粮食送往杭州城“赈济难民,以王师之天恩,安定江南士民之心”。

在这段时间里,倾向于满清的士林人物和文人也从最初得知消息的震惊之中反应过来,终于开始发力,杭州动乱的消息还在送去京师的路上,但江南这些官绅文人却已经在江南总督衙门的组织下大造舆论,在江南流行的满清报纸上连日登载的都是各种指责反清势力屠戮杭州的文章,造谣诋毁的更是不少。

有谴责郑家天地会“欲断绝福建王师之后路,因为戮焚杭州,号称前明正统,却视百姓于无物”,有的则指责吴军“北伐中原,遇村则毁、遇城则屠,裹挟良善、杀人抢掠,其本性也,此番屠戮杭州,必为吴军所为,乃是本性复发,以屠刀造一时轰动之效果而已”。

更多的则是把屎盆子栽在了红营头上,指责红营:“杭州之事,亦是因红营贼寇闹红而起,遍地闹红,名为作战,实则行强寇之势,分人家产、掠人妻女、使天下人心惶惶,今又焚劫杭州,使数十万无辜百姓遭受大害、尸骸遍城,可见其往日宣称之为民做主,不过是巧言蛊惑而已!”

至于传观社和洪门,他们的影响实在太小,对清廷来说更称不上威胁,即便他们在屠戮杭州满城之时亮明了旗号、即便杭州还有许多幸存的百姓和协同的绿营兵的认证,但杭州的动乱却渐渐变得和他们没了关系,反倒还有许多传观社的温和派和妥协派跳出来跟着那些依附清廷的士林文人一起嚷嚷,把焚劫杭州的帽子扣在红营头上。

吕留良等传观社的激进派和洪门会众,清廷私下里发出海捕文书大肆搜捕,但在舆论场上,他们却完全消失了,杭州被焚劫一事,在舆论场里似乎真成了红营、郑军等反清义军犯下的罪过。

与杭州府只有一府相隔的苏州府同样也受到了影响,昆山县西北有一座玉峰山,山势不高但玲珑秀丽,平畴百里却一峰独秀,满山苍翠、山石洁白似玉,传闻当世大儒顾炎武便隐居在玉峰山中。

今日山脚下却停满了轿子马车,十几个从南京而来、穿着便装的官员,鼓噪着要上山去拜会拜会顾炎武,顾衍生却领着家仆守在山道门口,朝着那些官员不停作揖:“诸位大人,家父早就有言,于此玉峰山中避世隐居、专心治学,不见外客、不交友人,诸位大人好意,在下代家父领了,但想要入山拜会家父,莫说是诸位,便是宰阁重臣,在下也不敢让路。”

“小顾先生,我等不是作为朝廷官吏而来,乃是作为士林晚辈来拜会亭林先生!”一名官员恭恭敬敬的说道:“此番杭州遭焚劫,如此人伦惨事,亭林先生为江南士林领袖,难道不该出面说上几句、以帮助朝廷安抚人心吗?”

“父亲已经写了文章,登于朝廷报纸之上了!”顾衍生摇了摇头,他哪里会被这官员的三言两语骗过?他们口口声声是以士林晚辈的身份前来拜会,但顾衍生很清楚,这帮家伙定然是领了任务来查探顾炎武虚实的。

顾炎武是名家大儒、士林领袖,清廷还需要拉拢他,但顾炎武当年抗清的经历,清廷可一点没忘,更别说顾炎武还曾写信去衢州帮忙营救过传观社的人,如今杭州满城遭到屠戮,清廷恐怕也在猜测顾炎武是不是对那些洪门会众暗中有所支持。

就算没有,这也是个逼着顾炎武这些士林领袖表忠心的机会,清廷自然不会放过:“小顾先生,亭林先生难道就写两篇文章就完了?南雷先生可是亲自领着浙江士林名家一起去了杭州协助朝廷赈济和吊唁灾民,虽然咱们不用做到他们浙江本地士绅那般程度,但亭林先生总不能连面豆不露吧?总该出来说两句话,让我江南士林也好有个主心骨,知道接下来该如何行事。”

“对啊对啊!”一众官员都附和了起来,一名官员眼珠子转了转,朝着玉峰山上看了一眼,阴冷冷的说道:“小顾先生,亭林先生喜欢出外游历,曾经在北方游历了十几年,这也是众所周知的事,亭林先生……不会是又出外游历去了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7574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