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赤潮覆清

作者:金黄的鸡翅膀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769章 新地主

书名:赤潮覆清 作者:金黄的鸡翅膀 字数:2.0千字 更新时间:07-11 15:49

“那倒是不一样……”那名老人摇了摇头,解释道:“他们不是官府里头的人,也不是官面出身,听说原本都是工坊里头的熟练工、高级工、主任工头什么的,靠着什么吃回扣什么攒下一笔钱,就跑回村里来收地,每次都是一片一片的收。”

“好多都是军工厂出来的…….”旁边有人补了一句,那老人赶忙点点头:“对,大多都是军工厂和官营工坊里出来的,听说里头福利好,吃回扣也没人管,私厂里头吃回扣还得顾忌厂主坊主,军工厂里头却不用顾忌,甚至还鼓励工人吃回扣,说是什么提高生产效率什么的。”

牛德东皱了皱眉,红营的军工厂是最早开始发展的工商业之一,红营在占据大半个江西之后,将原本石含山和江西各地清军的兵工厂,还有地主团练的私厂重新统合整理,这么多乱七八糟的工厂,自然没有什么标准生产的概念,各个工坊标准不一,工人师傅经验也不同,工具设备差异也很大,甚至统一的度量衡都没有,有的甚至还在用汉唐时期的尺寸丈。

还有以前各地的游击队自办的兵工厂,游击战居无定所,兵工厂跟着游击队到处跑,自然只能因地制宜有什么用什么,用土办法造一切能用的装备,没有生产标准,没有管理流程,更没有质检体系,都是依靠经验和目测感觉去生产,装备武器只要能用就行。

这种混乱的情况,导致军工厂生产出来的各式武器装备质量不佳,火炮火器炸膛哑弹的情况一直不少,刀枪弓箭之类的冷兵器和盔甲等装备也常有粗制滥造的时候情况,待红营在江西站稳脚跟,这些军工生产的坏习惯自然不可能再放任下去,由后勤总处牵头,以红营石含山兵工厂为中心,划区整合江西各类军工厂。

之后红营开始进行后勤改革,原参谋处中又专门划分出军工处和后勤处,军工处又以各州府府城为中心建立军工办事处,办事处则将州府范围内的小厂、旧厂和手工作坊统一合并或淘汰,建立起多达上百人至两三千人的大型军工厂,然后又建立起培训机制,将工人集中起来进行标准化培训,又综合清廷和西蕃的标准,重新订立了一套生产流程和生产标准。

实际上,红营治下各个工坊工厂的规定和福利,还有工商业相关的法律条规,基本都源于红营对军工厂的整合分工的探索,若说工人能赚钱,军工厂里的工人自然是第一批赚到大钱的。

“那些军工厂里头的熟练工和高级工,攒够了钱就辞职不干了,回村子里买屋买地……”那名老人在井边嗑着烟杆,继续说着:“他们买地都是整片整片买,专挑好田平地,一次就买个几十亩、几百亩,自己自然是种不过来的,就只能雇人来种,好多去城里的后生进不了厂,又吃不了扛包杂务的辛苦,就给他们雇来当佣农,这些新地主跟厂子里多少有些关系,干得好的佣农也会推荐到厂里去。”

“他们和厂子里有关系嘛,知道厂里需要什么农产原料,就专门种那些农产,然后和厂里订约,通通都给厂里收走,咱们自家种的农产,厂子里自然是不收的,甚至是合作社公田的产出,以前还有盈余拿到市场上去卖,现在都没人收了,除了部队和官营厂统购统销的那一部分,其他的都得烂在手里。”

“说起合作社的公田,这位干部您应该也去看过了吧?那些新地主有门路,赚钱多,发的钱也多,村子里的青壮要么跑去城里等着招工,要么就去给新地主当佣农,合作社的公田都找不到人种,好多都抛了荒,而且合作社的公田不是不准买卖的吗?但私下里头许多名义上还属于合作社,实际上都已经卖给那些新地主了,要不然根本就找不到人来耕种不是!”

牛德东面色一冷,猛的回头看向附近跟随的一名干部,那个永宁县合作社的社长已经是面如土色,身子摇摇晃晃,几乎要站立不住,豆大的汗水爬满了额头。

那名老人沉在自己的感慨之中,仿佛是专程来吐苦水的,一点也没意识到牛德东和那些干部的情绪,依旧絮絮叨叨的说道:“那些个新地主,眼里只瞧得上好田平地,想方设法的去占合作社的公田,咱们这些山田他们看不上,也没人要,咱们也种不过来,就只能扔在地里抛荒了。”

“关键是,那帮新地主圈了地也不种粮食,只种工厂需要的什么‘经济作物’,那么多好田肥田改种经济作物不种粮食了,那以后吃什么?总不能去吃工厂里头产出来的笔墨纸砚、衣服鞋袜什么的吧?”

牛德东双目微微一眯,转过半个身子扫视着身后一众永宁县当地的干部,人人都垂下头不敢与他对视,只有邱致现捧着肚子朝他轻轻点了点头,牛德东又转过身来,柔声问道:“老人家,这招工和新地主的现象,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有一段时间了,从红营开始搞兴工兴商之后就陆陆续续出了这些事,不过要说什么时候突然多起来了…….应该是从去年秋末开始的吧?”那名老人和身边几个村民确认了一下:“对,从去年秋末开始的,到今年年初村里的青壮就跑得差不多了,这位干部您看看,如今都到了初秋了,这村子里头还有几个能秋收的劳力?”

“是啊……”牛德东又转过身来看向那些干部,面上冰冰冷冷,双目之中却几乎要喷出火来:“去年秋末开始的,青壮劳力跑光了,田地都给新地主圈去种经济作物了,要么就抛荒了,没人种粮食了,可今年永宁县交上来的夏粮,却比去年同期多了近三成,执委还给你们发了表彰…….”

“我倒要问问你们,这么多粮食,从哪里来的?天上掉下来的不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6615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