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赤潮覆清

作者:金黄的鸡翅膀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804章 贸易

书名:赤潮覆清 作者:金黄的鸡翅膀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9

即便抛开红营的特性,中华也不适合走西方式的殖民体系,相反,作为全球最大的生产国,殖民体系对中华来说反倒是有害无益的,是要坚决打破了。

西方建立殖民地所求其实无非是三点,其一是直接掠夺当地的财富,其二便是获取原材料和劳动力,本质上是因为本土狭小贫瘠,无法单纯依靠国内的力量和正常的贸易供养起国内的生产发展,只能以掠夺的方式来维持廉价、大量的原料和劳动力供应。

但中华政权不一样,数千年来大部分的时间中华政权都处于全球最大的生产国的位置,而这个位置几乎完全是依靠本土的资源、人力和少量的对外贸易所达成的,对于中华政权来说,劳动力和原料的需求依靠本土就可以解决大部分,生产和发展之中最大的问题不是去哪里进行掠夺以满足原始积累,而是如何把大量手工业品和经济作物卖出去。

对于中华政权的海外布局来说,稳固开放的市场比殖民地更加重要,殖民扩张却必然会影响海外市场的稳定和发展,道理也很简单,军队杀过去,灭了别人的国家、贵族百姓都弄死了,丝绸、茶叶这些奢饰品和手工业品卖给谁?当地的财富都抢走了,塞满了少数人的腰包,可当地的市场毁灭了,影响的却是大部分人的钱包。

殖民地是没有什么消费能力的,后世的英国作为日不落帝国,其主要的贸易对象也是欧洲国家,大清这样的半殖民地也比纯粹的殖民地要更有消费能力。

对于生产国来说,市场远比殖民地更重要,这点放在欧美那边都是一样的道理,二战后最大的生产国美国和第二大生产国苏联,几乎是剑拔弩张、冷战在即的状态下,也是先联手掀起全球的反殖民浪潮,拆掉原有的殖民体系。

甚至连古人都明白这个道理,前明郑和七下西洋打通海道、建立起朝贡贸易体系,本质上也是用初级手工业品、奢侈品、文化商品,换取朝贡国的珍稀物产、经济产品和农产品等。

明清赏赐给朝贡国的,主要是丝绸、茶叶、铁器、粮食、瓷器、佛经、四书五经,赏赐的数量之巨大,只养肥了朝贡国的上层极少数人,而作为朝贡贸易中最主要的贸易一项,明清朝廷不仅死死把定价权抓在手里,而且还常用如同废纸一般的宝钞结算。

好比日本,景泰年间日本入贡倭刀九千四百八十三把,彼时一把倭刀在日本市价约为八百到一千文左右,而明廷却定价每把给钞六贯,景泰年间一贯宝钞最多值三十文而已,对明廷来说,简直是空手套白狼的生意。

清廷也好不到哪里去,皇太极征服朝鲜之后,便要求朝鲜入贡黄金100两、白金(银)1000两、苎布200匹、各色绵绸400匹等各色特产物资,还有大量粮食、战马、人丁等战略资源,而且不是每年只入贡一次,除了正规的年贡之外,元旦、冬至、万寿节、千秋节都要入贡一次。

而清廷给予的赏赐,却只有表缎5匹、里5匹、妆缎4匹、云缎4匹、貂皮100张,朝鲜的贡物,自然也大多被清廷用宝钞或远低于市价的价格结算。

朝贡贸易体系,对于朝贡国的上层贵族、国王之流,他们能获得丰厚的赏赐,能从背靠明清稳住统治地位,但对于整个国家而言,却无异于一场赤裸裸的经济掠夺,甚至算得上是一种初级的经济殖民,作为生产国的中土政权既输出了手工业品和奢侈品,也能借此相对廉价的扩宽市场、获取珍稀物产和战略物资。

而后世的有些人却满脑子的照抄西方的发展史,完全不顾中西之间本质上的差异,说起海外经营就是殖民抢地盘,简直是连古人都不如了。

侯俊铖仔细思考过,红营的海外战略,必然是要抛弃打碎如今西方国家流行的殖民体系,是和后世大差不差,再结合一点明清朝贡贸易体系的经验,追求的是自由贸易和市场开放,而不是像欧洲人那样搞殖民掠夺。

先摆出一个“五项原则”类似的道德制高点,不仅约束他人,同样也约束自己,然后总体上只进行正常的贸易,互不干涉内政,你国内造反也好、内战也好,只要能继续做生意,都不关红营的事,哪怕是对红营采取敌视态度进行抵制,只要商贸正常,连抵制用的旗帜道具都能卖给你。

除非有外敌侵略或国内的动荡威胁到正常的商贸往来,红营的舰队和部队才会刷新在附近,帮助他们驱逐外敌、稳定局势。

如果像西方国家那样搞贸易壁垒、贸易禁运,亦或者如同日本一样锁国,那就得等着红营的舰队上门谈谈自由贸易的事了,对于殖民地和封闭的封建国家,则应该有组织的发展红色运动,从内部将殖民体系和封闭的封建体系打破,纳入自由贸易的星辰大海之中。

红营的船队不是殖民屠杀的帮凶,他们是纵横四海、清剿海盗、维护自由贸易、保护侨民华商的神盾,红营的战士和干部也不必沦为屠杀土着的屠夫,反倒会成为领导土着驱赶殖民者、推翻国王和贵族,协助当地百姓民族发展生产力、获得美好生活的的领袖。

侯俊铖有足够的信心,作为当今第一大生产国、有悠久历史和大量优秀手工业工人的中华,只要是其他国家打开国门、对等关税、自由贸易,就一定会被中华的货物产品填满,当一个国家高层到中下层吃穿住行,甚至货币、军队器械全都依赖于中土的海贸输入之时,没有外力干预之下,其自然而然也就会倒向红营所构建的国际秩序了。

就像后世阿根廷那位米莱总统一样,上台前各种暴论、各种抵制,当了家照样是牛肉敞开了卖。

即便是想要扩张领土,这种依靠商贸渗透,以提供更好的生活方式的逐步融合同化,使对方自愿的融合归化,难道不比直接动刀子去抢更稳固吗?无非布局经营的时间多一些而已,但对于一个几千年屹立不倒的国家来说,时间多些又何妨呢?

关键的关键,还是红营领导下的中华自己要站稳生产国的位子,要永远代表最先进的生产力,这条王道之路才能稳稳走下去。

不过这些规划现在说也太早了,侯俊铖自己都没有形成一套体系,便暂时略过这个话题:“其他的事以后再说,反正先让东江委员会谈着就是了,摸一摸那些鹰格兰人的底线是什么,如果能建立起对等的贸易关系,咱们也不算吃亏。”

“总之,广东的事,咱们就安心交给王梁、曾尹扬他们自己去处置,这阵子咱们还有许多紧要的事要处理……”侯俊铖淡淡一笑,迈步离去:“我们这段时间陷在内政里头无暇他顾,鄱阳湖对岸的清军…….应该是过了一阵好日子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8914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