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大秦:弃婴觉醒,我成鬼谷妖孽

作者:沐黎九九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26章 免得被他人遮挡视线

书名:大秦:弃婴觉醒,我成鬼谷妖孽 作者:沐黎九九 字数:3.2千字 更新时间:07-16 07:54

“往后,他会暂居于此,与诸位共修学业。”

此言既出,张晨忙向众人行礼,温文尔雅道:“诡谷张晨,拜见诸位道兄。”

见张晨如此有礼,众人对其初印象颇佳。

随后,众人亦回礼:“见过张晨小友。”

然而,张晨稚嫩外貌让人不禁生疑。

虽无人敢问出口,但众人心中满是疑惑。

传闻诡谷派每代仅收两名,且甄选严苛。

荀子曾提及,此代纵横传人是盖聂与卫庄。

怎又冒出个孩童?

众人不解之处还在于,荀子言张晨要同他们一起听课,可张晨分明尚在襁褓,怎能领会荀子所讲?在他们眼中,这般年纪连字尚不识,遑论理解复杂儒理。

然荀子未作解释,众人亦不便多问。

随后,荀子示意落座,指向前排对张晨道:“张晨,你坐这儿罢。”

荀子如此布置自有深意。

其一,张晨年纪尚轻,与其余儒家 相比,身形也最为矮小。

荀子让他居前,是为了让他听得清楚,免得被他人遮挡视线。

此外,荀子也希望张晨靠近些,以便观察他听完课后的表现。

听闻荀子的安排,张晨未作多问,即刻坐下。

此番举动令现场诸位儒家 **大感诧异,因他们从未见荀子对谁这般宽容。

即便有外客来访,也仅会被引至后方的旁听区,而那里的位置往往较为偏远。

众人隐约觉得,荀子对张晨似有特别的关注,这更激起大家对张晨的好奇心。

他们想要知晓,究竟是何原因让荀子如此器重这位年轻人。

随后,荀子轻咳一声,示意开讲。

在场的儒家 **顿时正襟危坐,表情肃然。

尽管荀子对张晨颇为和蔼,但他平素对这些 **要求极严。

因此,即便韩非有意旁听,众人也不敢擅离座位。

与此同时,诡谷仔寻得一处角落落座,朝荀子微微点头致意。

他对荀子所讲并无兴趣,只想于不妨碍荀子教学的同时,暗中助张晨一把,并留意张晨听课时的反应。

不久,学堂归于寂静,气氛亦随之凝重。

荀子取过《孟子》,开始讲述梁惠王上篇中“孟子见梁惠王”的段落。

“此前我们提及,梁惠王问孟子,不远千里而来,能否为我邦谋利。

孟子答道,何必谈及利益?仁义足矣。”

荀子边讲边观察张晨的反应,唯恐语速过快使其难以跟上,故刻意放缓节奏。

而张晨听得很是投入,不曾显露出迷茫的神色。

他随诡谷子到儒家的小圣贤庄,旨在研习儒家典籍,学习他们的学识。

如今有这样的机遇,自是格外用心。

荀子的顾虑实属多余。

他不知晓,张晨初识文字时便无意识地开发出超凡悟性,从而掌握文字的演变之道。

所以,荀子所讲内容,张晨尽皆明了。

不仅如此,张晨还能一心二用——一面认真听课,一面对照书籍研读。

荀子在台上讲授,书页上的内容又映入眼帘,这使张晨汲取儒家知识的速度倍增。

见张晨毫无迷惑之意,荀子甚感宽慰,继而继续授课。

课程结束时,张晨已经粗略浏览过那本书。

荀子注视着张晨,兴致勃勃地问:“感觉如何?”听完课后,荀子对张晨的回应充满期待。

张晨思索片刻,笑着回答:“老师亲授让我获益匪浅,豁然开朗!远比自己读书容易理解,多谢老师的指导。”按照荀子先前的建议,他改称其为老师。

果然,荀子听到称呼和赞赏后十分满意,嘴角浮现笑意,接着说道:“若还有不明白的地方,随时来找我。”

荀子继续说:“若有疑问,可以向这些师兄请教。”他补充道,他们年纪较长,应当能够解决疑惑。

在荀子的话语中,张晨已经被默认为儒家的一员,只需称呼他们为师兄即可。

这其实反映了荀子的私心,他希望张晨多与自己的们交流,这样日后张晨与其他儒家之间也能建立深厚的同门情谊。

荀子深知张晨天资卓越,认为只要不出意外,张晨将来必有所成。

他甚至期盼张晨未来能为儒家贡献力量,或许还能成为儒家声名鹊起的关键人物。

听到荀子的话后,张晨立即点头答应:“如有不解之处,我会向老师求教,也会向各位师兄请教。”

说完,张晨转身朝身后儒生们友好一笑。

看到这一幕,儒生们纷纷报以微笑和点头。

荀子宣布课程结束,示意张晨自行消化所学后便先离开。

荀子一走,学生们顿时放松下来,围上前对张晨充满好奇。

只有伏念、李斯和韩非显得更为沉稳,并未像其他人那样立刻凑近。

此时,周围的人开始七嘴八舌地发问:“张晨师弟,师父刚才讲的内容你都懂了吗?”

“没错!张晨师弟,别害羞,听不懂很正常!”

“既然师父吩咐我们照顾你,有任何问题都可以提出来。”

“对了,张晨师弟,你今年多大了?为什么突然来我们小圣贤庄听课?”

“张晨师弟,听说你们纵横家诡谷派的规矩很严苛,你是怎么加入的?”

“张晨师弟,纵横家不是已经有了纵横两位领袖了吗?”

众人问个不停,让张晨一时难以应对。

站在一旁的李斯没有急于加入讨论,而是转向韩非。

犹豫片刻,李斯问道:“韩非,这个年轻人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我觉得师父对他与对我们完全不同。”

李斯亲眼见到,荀子刚离开,韩非就跟上去,最后两人一起回来。

因此,他怀疑韩非可能知道一些内情。

韩非含糊其词地说:“以后你就明白了。”

李斯听完,眉头微蹙。

他认为韩非有意隐瞒,心里有些不满。

实际上,韩非并非刻意隐瞒,而是觉得关于张晨的事情,他也不宜轻易开口。

毕竟,先前荀子介绍张晨时没有过多说明,作为荀子的属下,他自然不会私下议论。

韩非觉得,荀子有所保留必定有自己的考量,既然如此,他更不该多言。

就在此时,伏念看到儒家围着张晨问长问短,神情逐渐严肃起来。

他随即站起身,轻喝一声:“都安静些。”

这一声落下,原本围绕在张晨身边、还有诸多疑问未解的儒家立刻安静下来。

伏念是荀子的师侄,辈分远高于他们,因此无人敢违抗。

接着,伏念挥动手示意大家散开:“回去吧,别打扰张晨师弟,注意保持我们儒家的礼仪。”

在他的呵斥下,那些普通的识趣地退回座位。

这时,伏念缓缓站起,走到张晨面前,郑重介绍自己:“张晨师弟,我是伏念。

既然师叔吩咐了,以后你有任何不懂之处,都可以来找我。”

此话一出,刚刚被他遣散的们脸上瞬间露出失望之色,心中各自腹诽:“哼!把我们赶走,你自己来讨好了!”

然而,谁让伏念辈分高呢!

张晨仔细打量着来人,心想:“伏念!”他明白,眼前的年轻人气度非凡,未来将成为荀子的继任者,接掌儒家大权。

没想到在此处遇见了他。

张晨认真道谢:“多谢伏念师兄!”伏念点头回应后,开始为他引荐众人。

“这是我师弟李斯。”“这是韩非。”

听伏念逐一介绍,张晨也礼貌地向墨家众人微笑点头。

韩非他已经见过,接下来便是李斯。

其余的儒家多是无关紧要的人物,张晨并未过多关注。

此时,齐鲁三杰中的另外两人尚未现身于小圣贤庄,张良身在韩国,颜路仍是鲜为人知的高手。

张晨的目光主要集中于李斯身上。

初次见到李斯,他身穿简朴的紫衣,容貌端正,体格健壮。

特别是那双眼眸,清澈明亮,透露出文人的优雅气质。

由于正值秦帝国初期,此刻的李斯比张晨记忆中的更加年轻俊朗。

李斯尚未蓄须时,显得更为和蔼可亲。

想到李斯的将来,张晨不禁赞叹:“李斯日后在秦帝国的地位至关重要。”

“身为秦统一后的丞相,地位极其尊贵。”

“并且,他确实很有才能。”

张晨深知,李斯的成就令人敬仰。

离开小圣贤庄后,李斯将投奔秦相吕不韦。

之后全力辅助嬴政,助其完成统一大业。

也许正因在儒家的学习经历,李斯的确才华横溢。

但他心胸狭窄。

他与韩非同拜荀子为师,却因嫉妒韩非而设计害死了他。

想到这里,张晨暗暗思虑:“这样的人必须谨慎提防。”若李斯知晓自己的悟性,恐怕马上就会生出歹意。

然而,李斯并不知晓张晨心中早已对他存有防备。

察觉到张晨的目光,李斯礼貌作揖后问道:“张晨师弟,师父似乎对你颇为看重。”

“我在小圣贤庄时日已久,却从未见师父这般对待他人。

想必张晨师弟定有独到之处。”

“能否与我们分享一二呢?”李斯暗忖,既然韩非未曾提及,那他不妨直接探询。

身为师兄,他觉得张晨年幼,应不会有所隐藏。

话音未落,伏念即皱眉呵斥:“李斯,不得无礼!张晨师弟乃诡谷前辈门生,为我儒家贵客。”

张晨却笑而摇头,“无碍,李斯师兄只是好奇而已。”

接着,他转向李斯,微微一笑:“我的特殊之处,或许是师父曾救过我的命。

那时我溺水,多亏荀子师父和诡谷前辈搭救。”

“或许,这就是我们的缘分吧。”

听闻此言,李斯愈发好奇荀子为何如此对待张晨。

张晨已然警觉,自然不会坦露,免得李斯生疑,日后加害于他。

李斯听了这看似合理的说法,又见张晨一脸诚挚,便深信不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4880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