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大秦:弃婴觉醒,我成鬼谷妖孽

作者:沐黎九九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114章 龙脉之力

书名:大秦:弃婴觉醒,我成鬼谷妖孽 作者:沐黎九九 字数:3.6千字 更新时间:07-16 07:55

事已至此,他又当如何?

一旁,诡谷见北溟子脸色突变,险些笑出声。

他暗自欢喜:\"未曾想你也会有这般懊悔时刻啊!\"想到特意来天宗一趟终没白跑,他甚是愉悦。

荀子见北溟子神情,亦生几分宽慰。

回忆起当初诡谷带张晨至儒家小圣贤庄炫耀时,他同北溟子一般悔恨。

若非顾虑旁人眼光,早已冲上去训斥诡谷了。

当时纵使他完全不是诡谷对手,那股愤懑与对方的得意,岂能轻易释怀!

现下见北溟子同样反应,顿觉舒畅许多。

此刻,北溟子平复心境后迅速岔开话题,对赤松子说道:\"你即将天人合一,莫让心态波动过大。

\"告诫其保持冷静,以免干扰修行。

此语出口,赤松子嘴角不禁抽搐一下。

赤松子心中默默叹息:“其实我也很无奈啊!”又忍不住埋怨:“早知道这样,还不如一开始就不告诉我!”随后自嘲般摇头,“知道了这事,想平静都难。”

即便内心充满不满,他的外表依然保持着恭敬的姿态:“是,师父!”

赤松子深知眼下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保证这次行动顺利进行,守护好雪霁。

北溟子稍作思考后,趁机提议:“你刚刚出关,应该有所收获。

不妨说出来,让诡谷仔和荀子前辈给你指教一下。”

他借此机会抬高了诡谷仔和荀子的地位,希望能给他们带来好处。

毕竟,诡谷仔是张晨的师父,荀子也曾受到张晨的指点。

或许能从张晨传授的内容里提炼出一些精华给赤松子,哪怕不是张晨直接指导,也必定对赤松子有益。

听到这话,诡谷仔和荀子心里明白北溟子的用意,但由于北溟子当年救过张晨,并且将收徒的机会给了他们,他们便没有推辞。

接着,诡谷仔谦逊地说:“前辈之称实在不敢当,不过相互切磋是可以的。”

荀子在一旁点头赞同:“说得对!”

“赤松子道友请直言,我们一定尽力相助。”

由于张晨的关系,三人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相连。

所以在能力允许范围内,自然是有求必应。

虽然他们对天宗的研究或许不够深入,

但殊途同归,最终的道理是一致的。

尤其是现在他们都达到了修仙者的高度,

从高处俯瞰,视野自然更加开阔。

他们的言行常常直指关键,让人豁然开朗。

看到诡谷仔和荀子愿意帮忙,赤松子感激地说道:“多谢两位‘前辈’慷慨指教!”

了解到张晨有仙人修为以及诸多法术之后,称呼他们为前辈就显得合情合理。

于是赤松子先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二位前辈知道,我擅长御剑。”

“这次闭关期间,我专注于领悟天地之道,希望借助天地的力量提升剑技。”

“虽然没能达到天人境界,但我感觉剑意已经发生了变化。”

“不知道二位怎么看?”

听完后,诡谷仔与荀子交换了一个眼神。

紧接着,更精通剑道的诡谷仔开口说道:“我觉得,如果你想让剑术与天地产生共鸣,不能只靠借用力量。”

“而是要真正融入天地之势,这才是正确的道路。”

这话一出口,赤松子的眼睛立刻亮了起来,马上追问:“如何做到融入?”

诡谷仔捋了捋胡须,继续说道:“张晨曾经将两套剑术传授给我,其中一套就是御剑术。”

“这一剑的起始,必须顺应天地之势。”

“剑出之时,天地之势也随之而动。”

“而不是简单地利用外界的力量。”

“你们天宗追求的不就是与天地合一吗?”

赤松子听完这番话,似有所悟。

他所言正是将御剑术与他对百步飞剑的见解融会贯通。

尽管御剑之法千差万别,但其终极目的始终如一。

诡谷仔话音刚落,身旁的荀子亦附和道:“不错。”

“我觉得除了剑势,剑意更需加强。”

“这样才能让招式更具威力。”

赤松子听罢,转而看向荀子。

见状,荀子进一步阐述:“这是我在张晨所授之学中推导出的道理。”

“既然贵派之道在于无我。”

“何不以无我铸剑意,令剑本身亦达无我之境。”

“如此剑意,仅凭一个‘无’字,便足以令人难以揣测。”

“这个‘无’,既是剑意,也是贵派独有的‘气’。”

这番话,是荀子依据张晨所传浩然正气诀思索而来。

儒家有浩然正气,道家岂能无大道之‘无我之气’?具体的修行方式,或许唯有赤松子自悟了。

毕竟,道可授,路须自行。

赤松子听毕荀子之言,再度有所悟,陷入沉思,沉默不语。

不仅是赤松子,旁边晓梦、鲸鲵、韩非等人亦全神贯注倾听。

连北溟子这般天人境强者,也认真聆听。

虽同为天人境,但诡谷仔和荀子身为修仙者,与北溟子这位习武者的想法大相径庭。

从清晨至黄昏,赤松子等人一直听从诡谷仔和荀子的指点,时间悄然过去。

终于,天人境试炼之日来临。

北溟子、诡谷仔、荀子三人早早聚集一处。

北溟子仰头望向望仙坪,略有遗憾地说:“看来,张晨此次赶不上天人境试炼了。”

诡谷仔闻言,也摇头道:“既如此,也不必强求。

不能因张晨,影响了天人境试炼。”

在他看来,张晨若能参与最好,但天人境试炼五年一次,实属难得。

无论赤松子还是逍遥子,实力均不及张晨,不过张晨悟性极佳,即便旁观,也能有所收获。

错过也无妨。

对张晨而言,这天人之事并非要紧事。

日后尚有机会。

闻此,北溟子点头,继而说:“既然如此,我们即刻前往观妙台。”

“已派人去请逍遥子了。”

诡谷仔与荀子随即应允。

随后,北溟子带领诡谷仔、荀子等人往太乙山观妙台行去。

与此同时,太乙山观妙台上——

观妙台名义虽为“台”,实则是山顶一片平坦开阔之地。

四周群峰环抱,树木繁茂。

因其顶部平整如砥,宛若天然的演武场,故此得名。

而其下正是此次天人之争的场所,场地宽广,分为两部分,似在表明天人虽近,却分属不同。

北溟子一行刚至,观妙台一侧的天宗立即起身行礼:“见过师祖!”

“见过诡谷仔前辈、荀子前辈!”

北溟子、诡谷仔及荀子皆微微点头示意。

随后,北溟子安排众人就座准备观战。

不多时,逍遥子率领人宗众人抵达。

逍遥子虽已与北溟子、诡谷仔见过面,但尚未与荀子和赤松子相识。

他向北溟子和诡谷仔点头致意后,转而面向荀子行礼道:“见过荀子道友。”

闻言,荀子轻笑回应:“赤松子道友许久未见,修为想必更进一步。”

“今日能再观天人之战,实在荣幸。”

荀子寒暄之际,逍遥子忽觉眉心微蹙。

他察觉荀子的气息深不可测,难以完全探查,心中暗生疑惑。

然而此时并非详问之时,他只能暂且压下这份疑虑。

寒暄结束,逍遥子向赤松子行礼,赤松子亦回以礼数。

二人虽是对手,却仍恪守礼节。

礼毕,北溟子开口道:“既然诸位到齐,天人之争便可开始了!”

话音方落,赤松子与逍遥子对视一眼,齐声说道:“有劳!”旋即登台。

逍遥子手持一柄无名长剑,赤松子则握着雪霁,遥相对峙。

台上,二人默然无声,但散发的气息却让整个比武场的空气为之凝固。

四周观战的天宗、人宗修士皆屏息凝神,目不转睛地注视场中,生怕错过任何细节。

北溟子端坐于观妙台上,不经意间看向望仙坪方向。

只见那边依旧寂然不动,不禁眼神微黯,流露出些许遗憾。

随后,北溟子高声宣布:“天人之试,现在开始!”

刹那间,“哗”的一声,天宗和人宗的齐声欢呼。

他们都清楚天人之试对宗门的意义重大。

最终结果如何,全看雪霁会选择何人!

这时,诡谷仔、荀子等人的注意力从望仙坪转移到观妙台。

他们以为张晨定然无法及时赶到。

殊不知,张晨恰恰在此时到达!

只是他并未以本体现身,而是以元神降临。

视线转至望仙坪,闭关洞府之外。

此处因张晨修炼吞天神功而发生剧变,不但吸纳了终南山周围的天地元气,还汲取了隐秘的龙脉之力。

这般磅礴的力量汇聚于此,使洞府外的植被愈发茂盛,生机盎然。

整整一年,万物复苏,连寻常的草木花卉也因灵气充沛而迅速生长,远超往昔。

百花百草皆展现出最繁茂的姿态。

洞府之外,山壁爬满粗壮藤蔓,犹如历经千年沧桑。

洞府之内亦滋生诸多奇花异草,宛若仙境。

目光渐近,步入洞府。

张晨打坐之处,四周天地灵气浓郁得几乎凝结,异草直冲云霄,高及成年人腰间。

五彩缤纷的花朵围绕他,平添几分神秘气息。

的张晨,双眼紧闭,呼吸匀称。

每一次呼吸,都在汲取天地精华。

无尽的天地元气与龙脉之力源源不断涌入其体,被吸收、炼化,循环不息。

此乃张晨!经一年苦修,十日前已臻元婴圆满之境。

然他仍未出关,外界灵气依旧涌入,全数汇聚于体内,转化为更强大的力量。

此时,他正筹备突破更高层次的化神境界。

但这非他闭关一年之最大所得。

对他而言,瓶颈从未在于力量,而在于境界。

因修炼时日有限,境界始终是短板。

近一年间,张晨借助天地大同术融入终南山天地,感悟四季交替:秋往冬临,春萌夏盛。

最终,在天地共鸣下,境界攀升至元婴圆满。

但他并未停歇。

张晨志在化神。

化神境界即神念汇入元婴,使其拥有思维,进而蜕变为元神。

这关乎张晨生死存亡的关键。

一旦化神成功,即便肉身毁损,元神尚存即可重塑身躯。

对修士而言,意义非凡。

元神诞生还将赐予诸多异能,如元神出窍、元神攻击、入梦等。

加之元神由神念与元婴融合而成,张晨的神念探查与操控之能也将大幅提升。

这一切标志着质的飞跃。

忽而,张晨体内发出奇异声响。

观之,可见一抹朦胧光影。

这光影似初生婴儿,生机盎然,虽闭眼却规律呼吸。

此乃张晨元婴,正从稚嫩迈向成熟。

与此同时,自他全身涌现一道道流转微光的能量洪流。

此能量源自他吸收并炼化的大量天地元气与龙脉之力。

最终,天地元气与张晨神念合为一体,持续与元婴相融。

神念、元气与龙脉之力交汇,令元婴愈发虚幻,光芒愈发耀眼。

仿若以惊人速度滋养元婴。

同时,张晨心中低语:“时机已到……”

话音刚落,他的神念瞬间爆发,如同一张巨大的光网,将元婴完全包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095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