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大秦:弃婴觉醒,我成鬼谷妖孽

作者:沐黎九九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295章 岂敢不尽职

书名:大秦:弃婴觉醒,我成鬼谷妖孽 作者:沐黎九九 字数:3.2千字 更新时间:07-16 07:55

“王离将军!”

重逢之际,二人对视,眼中满是复杂情绪。

他们仅遵高景之命,避开敌军主力,穿插推进……

最终,竟意外地,一人抵达代郡,一人兵临蓟都!

两地守军皆被调出拦截——灭国之功,如此轻易到手。

整个过程结束,两人如同傀儡,直至消灭代、燕两国,才渐渐觉醒。

此刻,他们前来大营汇报,心中唯有惊叹。

“二位将军,恭喜!”蒙恬远远迎上,笑容满面,拱手致意。

“蒙将军!”两人连忙回礼。

辛胜神色复杂:“当初蒙将军被留下,我心中还窃喜,现在看来,最大受益者竟是蒙将军。”

王离也感慨:“是啊,在大良造身边学习,这样的机会实属难得。”

蒙恬大笑:“二位这是带着灭国的功勋来炫耀吗?”

辛胜忍俊不禁:“若可以,我愿与你交换!”

王离附和:“我也是!”

“想得倒美!”蒙恬得意一笑,“走吧,大良造正等着你们。”

说着,他领着二人步入军营。沿途,王离和辛胜环顾四周,神色愈发复杂。

“这里……”王离低语。

两人对视,王离继续:“这里似乎没有秦军?”

蒙恬微笑:“秦军驻守在易水,这里的十余万人,全是燕人!”

辛胜脸色骤变:“这怎么行?”

王离也焦急:“这不是将大良造置于危险之中吗?”

蒙恬摆手而笑:“无妨!大良造说,率领燕人军队,能更快地安定民心,减少反抗……而且,谁说大良造危险?这里的每个人,都愿为保护大良造而死!”

王离和辛胜相视无言。

主营内,高景正在书写。蒙恬带入二人:“大良造,王离、辛胜两位将军前来汇报。”

王离与辛胜单膝跪地,抱拳:“王离(辛胜)参见大良造。”语气中满含敬意。

“二位将军辛苦了。”高景站起,走过来笑道,“我正向大王为二位请功呢!”

二人没有起身,直接跪下,齐声道:“都是大良造的谋划,我们不敢居功!”

“起来,起来。”高景伸手相扶,“是你们的功劳,无人能夺。”

二人起身,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高景转向王离:“蓟都现在如何?”

王离严肃回答:“按大良造的吩咐,我攻下蓟都后,对百姓秋毫无犯,却大肆抓捕权贵,抄家灭族……燕国权贵,我杀了一批,剩下的连同燕王喜一起,已押送咸阳。”

高景又问:“原因告诉他们了吗?”

“当然。”王离微笑,“燕国太子竟敢派使者刺杀我秦国大王,秦人岂能善罢甘休……对了,太子丹的妻女,我也带来了。”

“不错,干得好!”高景赞许地拍了拍王离的肩膀,目光远眺,道:“如今,燕国仅存的反抗力量,唯太子丹而已……蒙恬,给太子丹送信,约他相见。”

“遵命!”

……

“已无退路了吗?”寒风凛冽,姬丹凝视着远方的军营,任由冷风拂面,神色茫然。

“太子!”

鞠武悄然出现在姬丹身后,轻声道:“高景派人来信,约定会面。”

姬丹忽而一笑,自嘲道:“高景率十万燕军,将我这位燕国太子逼得走投无路……如今却要约见,是想羞辱我吗?”

鞠武沉默片刻,言道:“高景非此等之人,太子虽败,不可失态!”

“太子?哪还有什么燕国太子!”

姬丹叹息,道:“见吧,我们已无反对的资格……太傅,为何会至此境地?”

鞠武询问:“太子所指何事?”

姬丹摇头:“罢了,不重要了……”

……

会面时,姬丹收敛,未带随从,仅与鞠武同行。

高坡上,高景已设宴等候,蒙恬、王离相陪,一旁停有华丽马车。

“太子,鞠武先生!”

高景行礼。

蒙恬、王离则怒视姬丹,仿佛欲拔剑相向。

“高景真是了得,丹,心悦诚服!”

姬丹随意拱手,坐下自斟自饮。

赵好好则依礼行礼。

待赵好好落座,高景亦跪坐,道:“马车中是太子家人,稍后太子领回。”

姬丹倒酒的手微停,讥讽道:“大良造杀我姬丹尚嫌不足,还要灭我妻女吗?”

“太子!”

赵好好低声提醒。

高景不以为意,直视姬丹,道:“太子怨气深重?是怨我高景,还是怨秦王?”

姬丹欲言又止。

高景续道:“为君者六弊:好胜、耻过、骋辩、眩聪、厉威、恣强,太子不妨自检,触犯了几条?”

姬丹愕然。

倒是赵好好发问:“请大良造详述。”

好胜、耻过、骋辩、眩聪、厉威、恣强,此六弊,乃君主之患。

自以为高人一等,不容人言过,夸夸其谈,炫耀小智,待人严苛,刚愎自用,此六点,皆为君主当戒之弊。

高景解释毕,问:“太子以为,今日之局,谁之过?”

姬丹冷笑:“难道还能是我?”

智者勇于改过向善,愚者则以过错为耻,终致谬误累积。高景摇头,满含失望:“至今,太子仍不愿自省吗?”

智者修正错误,日益向善;愚者讳疾忌医,错上加错。向善则德行日新,讳错则恶行渐深。

姬丹咬牙切齿:“若非嬴政野心作祟,我何必至此?”

高景凝视姬丹:“太子真如此认为?国君骄傲则失国,大夫骄傲则败家……太子之傲,从何而来?莫非仅凭姬姓之尊?”

“狡辩者掩饰过错,谦卑者远离纷争……或许我不该见太子!”高景摇头,举杯向赵好好:“先生有何打算?”

赵好好苦笑:“唯有一死。”

高景叹息:“先生不离,我也不安。若太子心有不甘,恐先生会引燕民共赴死路。”

“离燕可活。”

“不走了!”

鞠武坦然:“愿大良造葬我于燕,我在九泉之下,见证燕地在您治理下日益昌盛……”

高景点头应允,转向姬丹:“太子携妻女离去,愿随者皆可。”

姬丹凝视高景:“你不杀我?”

“很想,但大王念旧,不忍。”

“旧情?”姬丹冷笑,“嬴政也会谈‘旧情’?”

高景不再争辩:“明日大军攻城,太子有一夜撤离。马车备有银钱干粮,请自便。”

言罢,他饮尽酒,起身离去,王离、蒙恬紧随。

途中,蒙恬问:“姬丹会走吗?若死战,如何应对?”

“他会走的。”高景笑道,“妻女在侧,他已无死志。”

王离迟疑:“大良造,若大王不知……”

蒙恬打断:“王将军慎言!”

高景摆手:“大王有情,我们愿侍奉冷酷之君,还是仁义之主?”

《易经》言:六三爻象,视虽眇却能见,行虽跛却能履。若履虎尾,必遭虎噬,凶兆也。武者侍奉君主,需谨慎如临深渊。

伴君如同与虎同行,此言非虚。

若背弃君王之恩,他日无情之君,必如猛虎伤人。

王离闻言,若有所思,感激道:“末将明白了,多谢大良造赐教!”

……

姬丹至马车前,欲掀帘又止,反复数次。车内传来稚嫩之声:“可是父亲?”

姬丹苦涩回应。随即帘开,一女童见姬丹,痛哭扑入其怀。

车内,一华服女子泪眼婆娑,唤道:“夫君……”

女童哭喊:“父亲,我怕……”

姬丹心软,思及妻女未来,死志渐消。他轻抚女童,对太子妃微笑:“无事,无事……”

鞠武一旁独酌,见状未上前,心中暗叹:高景此举,迫使太子求生,妙策也!

想必高景已布下诸多后手,即便太子日后反秦,亦在其算计之中。

唯愿太子未来能明辨是非,安度余生。

鞠武念及燕国、燕王、燕民,长叹一声,饮尽杯中酒,拔剑自刎,面带安详。

姬丹安抚妻女后,回首见鞠武已逝,沉默行礼,牵马离去。

……

次日,三路秦军压境,姬丹残部无主,只得投降。代国、燕国遂灭。

秦吏至,高景交代治国之策后欲离。有学宫之士同行,加之十万燕军,高景无忧。

匆匆而来,匆匆而去,灭燕代不过两月。辛胜远送高景一行,直至身影消失。

……

“大良造曾言年前战事可毕,我初以为妄言,未料……大良造真乃非凡之人!”

然其未接王命,仍需镇守易水秦军。

……

归途中,高景未直奔关中,意在赵地一行。

赵地政务,高景远在咸阳遥控,其间难免有欺瞒之事。

此番亲临,意在巡视震慑。

自然,无法遍访赵地,只为震慑,故未掩行踪,反大张旗鼓,高举“大良造”旗。

蒙恬、王离各率兵马随行护卫。

至一乡邑,赵人远见大良造旗,初疑目,继而蜂拥而至,路旁跪拜。

若非高景有令,王离、蒙恬几欲挥兵。

高景下车,望满地跪拜之赵人,笑道:“见你等安好,吾心甚慰。”

若非生活富足,赵人岂敢不畏秦军,如此虔诚跪迎?

且百姓神色焕发。

高景近之,扶跪者,混入人群,问收成及难处。

护卫难以驱散人群,蒙恬、王离紧守高景,手按剑柄。

待百姓稍安,与高景谈笑,高景问:“官吏有无欺压百姓?”

此言出,百姓皆笑。

有人呼:“大良造,官吏乃我等自选,岂会欺压?”

“对啊,官府言,官吏自选,不佳可换……谁敢欺压?”

“言之有理……”

“哈哈,荣那厮,日日怕被撤职,岂敢不尽职?”

“……”

见此,高景满意道:“ ** 后常遣人巡视,有委屈直说,勿隐!

大家来之不易的安宁,勿将不满藏心,否则奸人挑拨,战火再起……”

“孟子云:五亩宅,植桑,五十者可衣帛。鸡豚狗彘之养,不失其时,七十者可食肉。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无饥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7997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