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大秦:弃婴觉醒,我成鬼谷妖孽

作者:沐黎九九 | 分类:女生 | 字数:148.5万字

第29章 心中愈发忐忑

书名:大秦:弃婴觉醒,我成鬼谷妖孽 作者:沐黎九九 字数:3.0千字 更新时间:07-16 07:54

“仅仅一堂课的时间,张晨师兄就掌握了整本书的内容?”

“而且还能精确记住每句话的位置?这怎么可能?”

“这简直不像人类能够做到的事情。”

“一堂课的时间,恐怕连翻阅一遍都很难实现吧。”

“此等能力,定是天资卓越者方能做到。”

“怪不得先生对他青眼有加,原来张晨师兄竟有这般出众才华。”

众人议论纷纷,唯独李斯眉间愁云更浓。

看着众人对张晨的赞美,李斯心中愈发忐忑。

即便如此,他依旧难以接受这个事实。

于是,他脱口而出:“或许张晨事先做好了准备?”

“或者,他早前已经读过这本书了?”

此刻的李斯已然失去理智,开始胡乱猜疑。

但他忘了,荀子的话又怎会虚妄。

荀子的话无疑是在质疑他。

果然,话音刚落,荀子脸色顿时沉了下来。

接着,荀子冷眼看向李斯,语气严厉道:“莫非他还真能预料到我会讲哪本书?”

“更何况,张晨不过才一岁多。”

“纵使有所准备,这份天赋也令人叹服。”

“你屡次怀疑,是否因妒忌他人胜过自己?”

“我儒家难道就是这般模样?”

一番呵斥后,李斯猛然惊醒,慌忙俯身认错:“学生知错了!”

荀子告诫道:“既已认错,那就罚你把这本书抄写百遍。”

荀子确实动怒了。

尽管学生的天资不及张晨,这他能够理解。

毕竟像张晨这样的奇才,世间难寻。

他无法容忍的是,有些学生连承认不如他人的胆量都没有,却总想贬低别人。

这种行为完全背离了儒家之道。

若让其他学派得知,只会笑儒门气量狭小。

听完荀子的安排,李斯恭敬答道:“是,先生!”

李斯内心却对张晨和韩非滋生了些许怨怼。

在他看来,张晨的回答只提及与荀子的关系,全未涉及天赋,这让他当众出丑,还被荀子训斥惩罚。

韩非同样难辞其咎!

当初诡谷仔与张晨初至小圣贤庄时,韩非曾暗中随荀子出行。

李斯由此推测,韩非必定知晓一些隐情,却故意隐藏不说,只为看他笑话。

这也致使张晨在众人面前颜面尽失。

此时,荀子面向众人语重心长地说:“诸位务必铭记‘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道理!”

“不论将来成就如何,都应保持谦逊。”

众人听后,连忙起身拱手施礼,齐声道:“谨遵先生教诲,定当全力践行!”

随后,众人重新落座,专注聆听荀子讲学。

另一边,张晨全然不知自己因荀子之举招致诸多敌意。

不遭嫉恨也是一种悲哀。

张晨此刻正在儒家藏书阁内,诡谷仔则在外守候。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儒家藏书阁的楼层少于诡谷观山阁,但其每层的空间却更为开阔。

毕竟,诡谷观山阁侧重收藏武学秘籍、古董兵器及与纵横术相关的书籍,而儒家藏书阁不仅珍藏着众多儒学经典,还保存着历代儒家先贤的重要文献。

藏书阁内外均以深棕色为主调,多用古木与岩石建造。

相较于观山阁的低调风格,此处更显古朴典雅,却不失庄重之感。

进入其中,最先映入眼帘的是环绕四周的书架,浓厚的书香充盈整个空间。

书架上陈列着各类典籍,甚至还有一些古老的竹简,那是祖辈留下的遗物。

正面设有一长形书台,台前设有几个座位,供人在此读书。

藏书阁的整体布局宛如一座大型图书馆。

张晨正在仔细观察时,一位儒家走近。

此人似乎是阁中的管理员,略扫张晨一眼后严肃地说:“入阁需掌门许可。”随即要求出示凭证。

张晨想起荀子给他的玉佩,连忙取出。

管理员见到玉佩后又多看了他一眼,随后简要介绍了藏书阁的结构布局,显然荀子已经提前告知了相关事宜。

待管理员讲解完毕后,他回到书台旁值守。

张晨则转向旁边的一个书架,开始浏览起来。

当张晨靠近书架时,愈发感受到儒家对文学典籍的珍视。

“儒家、墨家、法家……”

“竟有这么多诸子百家的典籍汇聚于此!”

张晨顿时觉得非常惊讶。

这里与诡谷观山阁的布局截然不同。

诡谷观山阁的藏书大多依类别逐层摆放,其他学派的典籍较少,主要以纵横家的典籍为主。

这座儒家藏书阁却与众不同。

虽然这里的核心书籍是儒家着作,但也广泛收录了诸子百家的典籍。

并且,它细致地划分了每个书架,并清晰地标明了内容。

如此一来,即便是外人前来查询,也能够轻易找到所需的典籍,一目了然。

这种分类并无高低之分,只是依据普及程度做了简单的区分。

比如,管理员提到,那些常见且常被借阅的书籍放置在一楼。

较为冷门的书籍则位于二楼,再冷门一点的则在三楼。

甚至一些“另类”的书籍也能在三楼的角落里找到。

这座藏书阁仅有三层,但即使如此,由于面积宽广,每一层都能容纳大量的典籍。

远望过去,仿佛一片无垠的书海。

相比观山阁的藏书,这里更为丰富。

张晨大致了解情况后,决定从《孟子》开始阅读。

他此行专程来到儒家,正是为了研习儒家的经典着作,自然不会去翻阅其他学派的作品。

而且荀子开头就提到了孟子,这也为后续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开端。

于是,张晨决定从孟子开始研读他的着作。

在儒家小圣贤庄的藏书阁内,他开启了对《孟子》的研究之旅。

此书由孟子晚年归乡后撰写,是儒家经典之一。

全书共七篇十四卷,内容涉及孟子的政治理念、教育思想、哲学观念及伦理学说,同时也包括了他的政治实践经验。

这七篇分别是《梁惠王》上下卷、《公孙丑》上下卷、《滕文公》上下卷、《离娄》上下卷、《万章》上下卷、《告子》上下卷以及《尽心》上下卷。

张晨在阅读过程中,节奏忽快忽慢。

书中的道理颇为深邃,不少段落需反复琢磨方能透彻理解。

即便才智超群,他也未曾草率翻阅。

这并非虚言,因有人纵使读遍《论语》或《道德经》,依旧难以通晓其中真谛。

每一轮重温总能有所新得。

张晨聪慧过人,每读毕一书便能掌握要领,因此在藏书阁停留至日暮,共计阅览四册书籍。

直至藏书阁管理员前来告知闭馆,他才暂且搁下书本,与诡谷仔一道前往就餐。

途中,他仍旧沉思不已,诡谷仔见状并未多言,正如父母见子女有所收获便释然一般。

到达就餐地点时,荀子恰好赶到,身旁还有伏念和韩非相伴。

荀子未携李斯同往,因其知晓李斯对张晨存有偏见,况且李斯当时正在抄写书籍受罚。

见到张晨后,荀子饶有兴趣地询问:“今日于藏书阁有何所得?又读了哪些典籍?”张晨答曰:“主要研习了孟子的着作,对‘仁义’二字有了更深的理解,不过目前仅涉猎了一部分,领会尚属浅薄,尚未达至融会贯通之境。”荀子听罢点头赞同:“无妨。”

“首日即有如此领悟,已是不易。”

“循序渐进,方能更明其理。”

“若有不解之处,可随时向我请教。”

荀子讲完,将视线移至伏念和韩非身上,继续说道:“你二位师兄亦十分出彩,他们对儒学见解独到,也许能助你一臂之力。”

张晨闻言,对伏念和韩非报以微笑。

内心感叹:“荀子前辈待我甚厚!担心我无法领会,亲授之余还让两位高徒相助。”

荀子的关怀令张晨倍感温暖,他也默默铭记这份恩情。

用完餐后,众人共同享用佳肴。

饭毕,荀子忽然忆起一事,对伏念和韩非说道:“张晨在此已多时,一心向学。

趁着闲暇,你们带他四处走走吧。

他自幼赴诡谷,想必未见过其他景致。

来了便是客,也该懂得劳逸结合。”

伏念和韩非连声称是:“是,老师(师叔)!”

听完后,张晨觉得无事可做,便向伏念和韩非点头说道:“有劳二位师兄了。”随后三人一同往外走。

三人离开后,诡谷仔缓缓开口:“荀老头,这个主意倒是不错。”在他看来,荀子此举显然是想借助伏念和韩非,来拉近与张晨的关系。

荀子认为张晨潜力巨大,未来必有作为,因此特意安排晚辈前去结交,以便日后儒家遇到困难时能够依靠张晨的帮助。

伏念沉稳,韩非聪慧,荀子派他们带张晨参观小圣贤庄,心中很是放心。

他不想因为李斯一个人而影响张晨对儒家的印象。

面对诡谷仔半开玩笑的话,荀子瞪了他一眼,坦然回应:“好处都让你占了,我沾点光都不行?”接着又提议:“要不咱们换换?”

听了这话,诡谷仔懒得搭理,将目光移向别处。

这时,视线落在了张晨和伏念、韩非身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