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大秦:弃婴觉醒,我成鬼谷妖孽

作者:沐黎九九 | 分类:女生 | 字数:148.5万字

第36章 先天巅峰

书名:大秦:弃婴觉醒,我成鬼谷妖孽 作者:沐黎九九 字数:3.1千字 更新时间:07-16 07:54

他担忧,让张晨继续待在这里可能会有危险。

可是,他还没来得及迈步,身后突然传来一阵破空之声。

紧接着,一只手按在他的肩上。

\"是谁?!\"

突如其来的状况让紧张的管理员大吃一惊。

\"诡谷仔前辈?\"

管理员回头一看,认出是诡谷仔后,顿时放松了许多。

此时,诡谷仔镇定地说:\"这里交给你了。

\"

\"跟我来。

\"

话音刚落,诡谷仔立刻出手,一把抓住管理员,飞身跃出藏书楼。

转眼间,两人已退出门外,诡谷仔这才放手。

管理员站稳后,长长地呼出一口气,然后疑惑地望着诡谷仔:\"刚才藏书楼里到底发生什么事了?还有张晨师弟一个人留在里面,不会有事吧?\"

听到这话,诡谷仔的目光锁定在藏书楼上,嘴角带着笑意:\"没事,我只是有所感悟罢了。

\"

接着,诡谷仔没有再多说什么,而是继续注视着藏书楼,脸上渐渐浮现出期待的表情。

结合张晨先前入定的状态,他推测张晨或许有了新的领悟。

他对张晨带来的惊喜充满期待。

与此同时,藏书楼里的张晨虽然正在修行,但对外界的变化却了如指掌。

看到诡谷仔出现,他更加专注地沉浸在修炼之中。

他急于修行的原因在于藏书楼中浩然正气十分充裕。

这座藏书楼蕴含着浓厚的浩然正气,既来自儒家经典典籍,也与历代贤者的遗存有关联。

这种正气一旦被引导激发,便会迅速充满整个藏书楼。

张晨几乎毫不费力地吸收了大量的浩然正气,同时他的修为也在快速提升。

短时间内,他就将一部修炼至先天境界,即筑基境界的水平。

不过,按照《浩然正气决》的境界划分,这仍然属于第一境\"格物境\"。

这部共有四个境界:格物、致知、诚意、心正。

每个境界相当于另一部的两个境界。

尽管刚刚踏入第一境,但其进展已经堪称史无前例。

这一成果得益于张晨非凡的悟性以及藏书楼中丰富的浩然正气。

随着他境界的提升,吸纳正气的范围扩大了一倍以上,异象也随之从藏书楼向外扩散。

……

不久之后,小圣贤庄各处都显现出了异象,儒家先贤遗留的浩然正气开始向张晨聚集。

荀子授业之地,正气充盈。

学堂之中,荀子正在讲学,忽而止住话语。

他觉察到四周正气涌动,神情惊疑,轻声自语:“此乃何故?”

身为大宗师级儒者,虽未曾亲历正气之境,却对这气息极为敏锐,如武者感知杀意般分明。

然而这般规模的正气流转,他前所未闻。

荀子凝神体悟周遭气机变化,循着正气流向望去,发现其尽向藏书阁聚集。

见状,他眉心微蹙,暗忖:“此定是张晨所为。”

他迅速判定,这突现的异象必与张晨相关。

此刻众人或在课堂或在书房,唯独张晨可能置身藏书阁。

荀子心中疑云更浓:“他究竟有何作为,竟引发如此异变?”

荀子听闻与张晨有关,顿时焦躁不安。

他略作交代,随即快步朝藏书阁赶去。

荀子匆匆离去,伏念、韩非等人心生疑惑,不知究竟发生何事。

此时,有人注意到:“怎会有风吹起?”

众人环顾四周,果见先前静谧的空气已开始流动。

这几日天气本就燥热,此刻突来一阵风,令人稍感清凉。

隐约间,风势渐强。

殊不知,此风并非天成,实因张晨修习浩然正气诀,致使小圣贤庄内正气奔涌所致。

片刻后,荀子来到藏书阁前,恰逢诡谷仔立于门前。

荀子见诡谷仔凝视藏书阁,越发认定此事与张晨脱不了干系。

他悄然靠近诡谷仔,欲探问详情。

“诡谷老儿……”

话未出口,诡谷仔已示意噤声。

荀子会意,以传音入密问道:“这是何事?”

“莫非是那小子折腾出来的动静?”

“他不是在看书吗?怎听起来像是在练功?”

诡谷仔嘴角含笑答曰:“读书为何不能练功?”

“你本人不也是通过读书登临大宗师之境?”

荀子瞪他一眼,不悦道:“怎能相提并论?”

“我的修行自有独特之法。”

荀子的修为仰仗某种特殊助力,并非单纯由读书而来。

儒家之法从经典篇章中悟得,与寻常修炼手段大相径庭。

故而其他学派难以寻觅相似之道。

譬如伏念的坐忘心法,源自《道德经》。

这些方法仅在儒家修炼时方能显现其妙,旁人难明其中深意。

听完这番话,诡谷仔平静地说道:“你既然能达到今日的成就,为何张晨就不能有同样的造诣?”

荀子被逗得笑了起来:“你且说说,他有何资本?”

诡谷仔笑着回答:“你觉得他这半个月待在藏书阁读书,是在虚度光阴吗?”

诡谷仔并非要与荀子争论,只是忍不住脱口而出。

他内心认为,张晨的实力正在不断增长,尤其是在与李斯交锋之后,已经无需再隐瞒什么。

再者,荀子品行端正,即便知晓张晨天赋异禀,也不会加害于他,而且荀子自身也没有这样的能力。

最重要的是,诡谷仔清楚,就算荀子现在得知张晨的非凡天赋,掌握了某些技艺,也会将其归为习武范畴,绝不会联想到修仙上。

毕竟在这个世界里,修仙是不存在的。

荀子听后大吃一惊,追问道:“你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诡谷仔淡然回应:“就是你理解的意思。”

荀子眉头紧锁,思索片刻后似有所悟。

他难以置信地继续追问:“你的意思是,那孩子仅仅读了半个月的书,就自己学会了儒家的修炼之道?”

见荀子终于明白,诡谷仔依旧故作神秘地说:“这是你自己说的,我没有讲过这些话。”

荀子被诡谷仔的态度激怒,但更多的是一种震撼。

荀子敏锐地意识到,诡谷仔的话间接承认了他的猜测。

回想张晨与李斯交手时使出的那一招剑法,当时诡谷仔也称那是张晨自行领悟而非传授所得。

荀子原以为诡谷仔故意隐瞒,可现在看来,也许并不是这样。

想到这里,荀子紧张地咽了咽口水,喃喃自语:“难道那招剑法真的是张晨自己悟出来的?又是这样?”

荀子满心疑惑,这远远超出了他的认知。

独自推演出修法,就连诸子百家的老前辈和宗师级人物都不敢轻易尝试,而现在却发生在一个一岁多的孩子身上,实在匪夷所思。

更别说,那些天赋卓绝、能够推导出高深武学的强者,他们的成就都基于多年的深厚积累。

而张晨在此之前从未接触过儒学,仅仅半个月便悟出儒家修法,简直是天方夜谭。

荀子仍然心存疑虑,开口说道:“即便你说的是实情,那小家伙仅用半月就从书中悟出我儒家的修炼之法,这件事本身就已经让人难以置信。”

他随后又问:“但修炼之道的精进难道不需要时间?看他现在展现的气息,哪里像是刚刚踏入修炼之路的样子?分明已经接近先天后期了!”

荀子皱眉回忆:“半月前他刚来小圣贤庄的时候,还只是先天初期罢了。

这绝对不可能这么快提升修为!”

听到这里,诡谷仔只能摊手表示无能为力:“这一点我也解释不了。”

或许,这与小圣贤庄的环境有些许关联。

他对此深有体会,因为他的感知更为敏锐。

听完诡谷仔的话语,荀子陷入沉思。

他也注意到张晨正在汲取小圣贤庄中的浩然之气,所以认为诡谷仔的话并非毫无道理。

荀子依然难以接受这样的事实。

他可以理解张晨过目成诵的能力,也能认可他一岁便达到先天境界且剑术非凡的表现。

若用常规逻辑思考,这些勉强还能解释得通。

但仅半个月时间,从零起步就领悟了一部高级,这样的天赋已非“天才”二字所能形容,简直是妖孽中的妖孽!

荀子伫立于藏书阁内,感受到张晨体内不断攀升的力量,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回应。

假如真如诡谷仔所言,那么张晨的天赋与悟性早已超出常人认知,堪称现世仙人。

不过,荀子并未察觉,他方才的话只说对了一半。

因为张晨即将跨出那至关重要的一步,踏入辟谷期。

一旦达到辟谷期,便不再需要依靠五谷维生。

这种能力,在普通人眼中,无疑是半仙般的存在。

而张晨所修习的浩然正气诀中,致知境便涵盖辟谷。

只要持续突破,他就能抵达此境。

此刻,藏书阁中,张晨也遭遇了一个重要关口。

整个藏书阁充斥着比以往更为浓郁的浩然之气,这些皆是他全力施展浩然正气诀时,从圣贤庄的每一个角落引来的。

张晨沉浸在这浓烈的浩然之气之中,仿若被这股正气包围。

每一次呼吸,浩然之气便涌入体内;连空气中每一丝气息,都弥漫着浩然之力。

张晨仍旧闭目凝神,依照心法口诀运行浩然正气诀。

但他发现自身渐渐提升的气势忽然停滞。

不知不觉间,他已经通过吸收浩然之气达到了先天巅峰。

可之后,似有一道无形的屏障阻挡了他的进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