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大秦:弃婴觉醒,我成鬼谷妖孽

作者:沐黎九九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27章 年纪尚轻

书名:大秦:弃婴觉醒,我成鬼谷妖孽 作者:沐黎九九 字数:3.2千字 更新时间:07-16 07:54

李斯闻言点头道:“原来如此。

不曾想张晨师弟与师父竟有这般渊源。”说完,他意味深长地看向韩非,仿佛在说:“纵使你不告之,我也已明了。”

韩非听见张晨的回答,颇感意外,没料到他会如此回答。

在他看来,荀子如此看重张晨,是因其非凡天赋。

这令他对张晨愈加好奇,觉得张晨的表现不似寻常孩童,倒似精明老辣的狐狸。

伏念万万没料到张晨会公开此事,因此也信以为真,说道:“张晨师弟与师叔及我儒家确有不解之缘。”李斯却不以为然,他认为张晨仅因天赋卓绝才得荀子青睐,并无真正特别之处。

于是,他好意劝诫张晨:“你虽与师父有缘,但年纪尚轻,此时即与我们一起听课,恐有些操之过急。”

“依我看,张晨师弟若欲研习儒学,当先识字,再听课才对!”

传闻张晨因与荀子有缘,得以受其优待,准许旁听课程。

这使得李斯立刻对张晨指点一番。

在他眼里,张晨不过是一岁孩童。

像这般年岁,恐怕连几个字都不识,遑论深刻领会儒家思想。

于是李斯继续道:“张晨师弟,我以为儒学之道须稳步前进,循序渐进。”

“以你目前的年纪,即便强行传授儒学知识,也是事倍功半,实属不当。”

“这般急于求成,绝非明智之举。”

“不过,若你觉得难以开口,我可以替你向师父请求,从识字开始学习。”

因张晨先前的解释,李斯认定他并无特别之处。

张晨年纪尚轻便要与同窗共听课程,此行为在他看来无疑是急于求成之举。

整体而言,他对张晨持续参与课堂学习持有反对态度,并建议稳扎稳打。

李斯在陈述这些看似善意的意见之后,韩非投来异样的眼神。

韩非内心苦笑,心想:你竟拿这样一个一岁便通晓七国文字的天才讨论揠苗助长?还有何可拔之处?韩非哑口无言。

如果李斯知道张晨如此出众的天资,定不会说出这样的话。

此刻,伏念虽不明,但听闻李斯所言亦微皱眉头,将目光投向李斯,严肃质询:“李斯,你是质疑师叔的决定吗?”

既然这是师叔安排的,必定有其深远考量。

李斯闻言脸色大变,意识到自己言语不当,急忙认错:“绝非如此,实是我一时失言。”

张晨见状宽慰伏念:“无须介怀,李斯师兄也是好意,只是担忧我无法理解老师的讲解罢了。”之后,他与伏念等人稍作交谈便起身告辞:“诸位师兄,我要去拜见师父,先行告退。”

言毕,张晨转身离开。

与此同时,在另一处,

远方,诡谷仔与荀子并肩而立。

他们边走边不时朝学堂方向张望。

虽距学堂甚远,凭借修为却仍能清楚听见张晨与伏念等人的对话。

尤其当二人听闻李斯对张晨所说的话后,脸色瞬间变化,荀子更是觉得颜面尽失!

伏念最终纠正了自己的错误,未使儒家蒙羞。

荀子虽满意,但仍对身旁的诡谷仔致歉:“实在抱歉,让您见笑了。”

对此,诡谷仔点头表示理解,并且不会责怪荀子。

不然,他又怎能确保张晨继续留在课堂呢?

接着,诡谷仔平静说道:“张晨年纪尚幼,对新奇事物产生兴趣很正常。”稍作停顿又补充道:“以他的天资,就算听闻也无法轻易相信,所以大家有这样的反应也属正常。”

提到张晨的天赋时,诡谷仔神情复杂,不禁感叹:“遗憾的是,他选择了加入我们诡谷派。”话音刚落,他瞥了荀子一眼,语气带些不满:“你这话说得不对。”

他知道荀子心生嫉妒,因此不想与其争辩。

诡谷仔暗自打算,待张晨完成儒家课程后立即带走他,以免每日提心吊胆担心荀子抢人。

这时,张晨来到两人面前,恭敬施礼:“师父,先生。”

诡谷仔点头询问:“你觉得怎样?荀老夫子亲自授课有何收获?”

张晨坦诚作答:“儒家学问广博,非短时间内能够全部领会。

恐怕需长时间积累,多听多思才行。”

张晨悟性极高,但听完荀子的一课后仍未觉醒。

这令张晨有些意外,不过随后他便释然了。

毕竟,儒家学问与修炼之道截然不同。

修炼典籍再深奥,看完即尽;而儒家经典传的是道理,延续的是思想,并非一两节课就能让人顿悟大道。

若是寥寥数语即可明道,何需万卷书?

张晨并不为此困扰,他想起自己觉醒悟性时学会“道友请留步”的神通,也是在阅尽观山阁藏书后才达成的。

他认为,不是悟性无法激发,而是自己所学儒家知识尚不够多,未达触发条件。

因此,他明白要真正唤醒悟性,还需继续研读与聆听。

张晨话毕,诡谷仔点头沉思,未再多言。

他听出了张晨话语背后的深意,但碍于荀子在场,两人的交流难免隐晦。

荀子听后目光充满赞赏。

尽管他对张晨向诡谷仔传递的信息一无所知,但他对话语本身十分认同,也感到欣慰。

在他看来,张晨展现出的品质实属罕见。

天赋卓绝且勤勉好学,这般少年若非文圣,实在不合常理。

正因为如此,荀子愈加喜欢张晨。

他转向诡谷仔道:“张晨平日除跟我上课外,空闲时也可随我习学。”荀子之所以征询诡谷仔意见,是因为他觉得张晨虽然天资聪颖,但年纪尚小,希望能多教他一些东西,这样的决定自然要先征得家长同意。

荀子已经决意,只要诡谷仔答应,他会毫无保留地传授张晨知识。

在此过程中,他将搁置其他事务,全力教导张晨。

不论张晨想要学习什么,他都会倾力相授。

荀子也清楚,张晨终究不属于儒家门下。

他可能在小圣贤庄停留不过四五个月,之后便随诡谷仔离去,去墨家取剑,最终返回诡谷,再见面恐是很久以后的事了。

因此,荀子认为必须珍惜当下,与张晨结下深厚的情谊。

他知道,张晨是百年难得一遇的奇才,如果此刻错过机会,日后未必还有这样的缘分。

一旦张晨成长起来,自己或许已不具备教导他的能力。

荀子提出建议后,诡谷仔没有立即作答,而是转向张晨,思索片刻后道:“此事还须听听张晨的想法。”他带着张晨到儒家的小圣贤庄,本就是想让他接触儒家的学说,同时观察他能否从中有所领悟。

只是荀子在场时,他不便直接询问张晨,所以打算由他自己决定。

没想到张晨谦虚地推辞了:“我本是诡谷的人,怎好劳烦先生专门为我授课?不仅耽误先生的时间,怕还会引起师兄们的不满。”

表面看是这般,实际上张晨觉得这样做毫无意义。

继续跟荀子学习只会拖慢进度,毕竟荀子的教学方式过于缓慢,一堂课才讲一本书中的一小部分,按这个速度一本书不知要讲多久。

而他自学的话,一堂课便能看完整本书。

荀子显然没察觉到这一点,还以为张晨是谦虚。

他笑着安抚道:“你能理解我们就好,不必在意,别有负担。”接着豪迈地说:“花些时间教你读书又有何妨!”

旁边的诡谷仔听得差点抓狂,心中腹诽:“荀老儿啊荀老儿,你这儒学大家怎么就听不出张晨是在委婉拒绝呢!”看着荀子的表情,诡谷仔无语至极。

张晨听了这话更是满腹委屈,不由自主地向诡谷仔递眼神,示意他帮忙回绝荀子的好意,可诡谷仔装作没看见,转开了视线。

张晨见状,心中暗骂:“老狐狸,又在使坏!”他焦急万分,担心自己的秘密即将暴露。

“仅仅因为我知道七国文字,就让荀子震惊得说不出话来,若是再告诉他我能在短时间内读懂一本书,肯定会把我当怪物看待。”

因为诡谷仔的漠视,现场陷入尴尬的沉默。

荀子疑惑地望着张晨,张晨则愤怒地瞪着诡谷仔,而诡谷仔却悠然自得地望向别处。

片刻后,张晨收回目光,深深呼吸,试图平复情绪。

最后,张晨无奈地叹息一声,终究屈服于荀子的执着,决定如实相告。

荀子注视着他,神色严肃地问:“除了先前的理由,还有其他原因吗?”

荀子微微皱眉,不清楚即将得知的消息会让他有何反应,但仍然温和地表示:“但说无妨。”

张晨略显尴尬地挠了挠头,随后直言不讳地说:“其实,在刚才那堂课结束时,我已经读完这本书了。”他稍作停顿,充满信心地补充道:“并且能够倒背如流,完全明白书中之意。”

最后,声音略微低沉下来,“我觉得再继续上课有些浪费时间……”

荀子听完,目光骤然变得深邃复杂。

他紧紧盯着张晨,难以置信地追问:“你的意思是你不仅看完了这本书,而且全部都记住了?”

“这……真的可能吗?”

荀子睁大双眼,仔细观察着张晨的神情,试图判断他说的话是否真实。

这件事对他而言实在太不可思议了!

要知道,那本书并不是《孟子》的完整版本,只是其中部分内容的节选。

即便对于普通人来说,在一堂课的时间里读完一本书都是极其困难的事情。

而按照张晨所说,他不仅能读完,还能一字不落地记住,这简直让人难以接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319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