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大秦:弃婴觉醒,我成鬼谷妖孽

作者:沐黎九九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153章 认知提升许多

书名:大秦:弃婴觉醒,我成鬼谷妖孽 作者:沐黎九九 字数:3.5千字 更新时间:07-16 07:55

才甫一站,已觉内心震撼难当!

她四下环视,只见大地辽阔无边,仿若脚下寸土。

因离别尚近,加之张晨有意减缓行速,故而她尚能辨识身后新郑城的模糊轮廓。

往昔雄伟的新郑城,在她眼里竟显得这般微小,宛如举手可摘。

更甚者,新郑城周遭壮美山川亦尽收眼底。

焰灵姬不由感慨:“此乃仙人之感也?”

“实为匪夷所思!”

此时,她对追随张晨的意志愈加笃定。

她深信,只要虔诚侍奉张晨,或许亦能结得仙缘。

她牢记张晨此行旨在授业卫庄仙术。

她暗忖,若能令张晨满意,或许也能得其指点。

这正是世间修道者梦寐以求的机缘!

这时,鲸鲵亦好奇向张晨问询:“主人,咱们要去哪户?”

张晨略加沉吟后答曰:“兵家。”

继而继续御云疾行。

焰灵姬渐次适应后,飞行速率渐增,朝楚国方向疾驰。

天下兴亡,皆系于战事。

与诸家不同,兵家并无分明流派划分。

兵家包罗军事家、统帅、地方豪强等。

提及兵家,张晨首联想到隶属兵家的楚国贵族——项氏一族。

其目标正是楚国的项氏宗族。

另方面,楚国项氏府邸内。

项夫人寝室外聚集多人,侍女往来,频递温水。

室外,项氏家族地位最高之人齐聚。

为首项燕,体魄雄健,气势迫人,即便年迈依旧威势不减。

此刻,身为楚国名将的项燕,与族中子弟立于项荣夫人门前,神情既焦躁又期待。

今日乃项荣夫人临产之日,项燕之孙即将降世。

项燕焦虑道:“这般长久,怎不见啼哭声?”

项荣虽也忧心忡忡,仍宽慰父亲:“父亲且安,夫人生产需时。”

然项燕仍旧徘徊,全无名将风范。

“呼呼呼”

天空中骤然响起一阵急促的风声,项燕、项荣、项梁等人下意识仰头,随即神色大变。

他们看到一朵光彩夺目的云急速掠过天际,那光芒犹如圣洁的光辉,令人一时恍惚。

项燕激动地喊道:“这是神迹!天降神迹!”他又说道:“我们项家今日诞下的孩子,将来必定非同凡响!”众人听后均面露喜色,因为自古以来,出生伴随异象的人,都被认为是吉兆,日后定会有非凡成就。

他们未曾料到,这种福瑞竟然降临到自家。

项荣突然像察觉到了什么,瞳孔猛然收缩,惊呼道:“等等!你们看!”众人顺着他的指引看去,他指着空中说:“那云上面是不是有人?”项燕抬头瞧了一眼,正要反驳,却发现云上有三个模糊的身影。

更让他吃惊的是,那云彩仿佛正朝着项家的方向飘来。

项燕话音未落,项家其他人立即察觉气氛的异常。

众人的目光齐刷刷投向那片云朵,只见其中渐渐显现出三个身影。

众人瞬间震惊万分,异口同声地惊呼:“是仙人!定是腾云驾雾而来的仙人!”又有人感叹:“不想我项家后裔即将出生,竟引来仙人垂青。”

项燕迅速回过神来,立刻单膝跪地,毕恭毕敬地说:“项燕拜见仙人!”接着,其他人也纷纷跪下,齐声高呼:“拜见仙人!”

就在这时,云上的张晨、鲸鲵和焰灵姬正注视着这一幕。

焰灵姬心中感慨:“这就是仙人的威严啊!仅凭腾云驾雾的景象,便能让凡人如此敬畏。”

她低声自语:“今日我也体会到了凡人对仙人的崇敬之情。”张晨与鲸鲵对此早已司空见惯,毕竟他曾经飞遍各国,所到之处,世人无不跪拜。

张晨并未多想,继续操控云朵缓缓降落至项家府邸前方。

不多时,在张晨的掌控下,三人踩着祥云直接出现在项燕等人面前。

张晨挥动手腕,脚下的云气悄然散去。

看着张晨亲自来到项家,项燕忙带领族人深深鞠躬,谦逊地说道:“见过仙人!”

张晨轻轻点头。

如今嬴政已亲自主持政务,为了助力他一臂之力,张晨也不再隐藏自己的修仙身份。

忽然,张晨似乎有所察觉,转头望向项夫人的住所。

“哇哇哇”

片刻之后,屋内传来婴儿的哭声,显然新生儿已经降生。

果然,不一会儿,一名侍女抱着襁褓中的婴儿,满脸喜悦地走到项燕和项荣面前道贺:“恭喜老爷!是个公子!”

项燕和项荣听闻,脸上洋溢着狂喜。

随后,项燕沉思片刻,向张晨诚恳请求道:“仙人,我有一事相求,不知您能否答应?”

张晨平静地问道:“说来听听。”

见有机可趁,项燕连忙说道:“今日仙人降临,实乃我项家无上的荣耀!”

“恰巧我家后裔方才降生,确实双喜临门!”

“斗胆相求,还请仙人为此子赐名。”

张晨闻言,目光微凝,略带兴致地打量了婴儿一番。

片刻思索,他已然心中有数。

张晨问项燕:“这孩子可是你孙儿,项荣之子?”

项燕忙不迭点头:“正是小儿项荣之子。”

心中暗惊之余,他疑惑:“仙人为何知晓项荣?”

莫非仙人一直关注着我项家?

确定之后,张晨唇角轻扬。

此刻他已知这孩子身份——项荣之子,项燕之孙。

再结合当前时刻,这不正是刚出世的项羽吗?

张晨暗自莞尔:“巧了,竟碰上项羽诞生。”

项羽是谁?秦时天下项氏一族的领军人物,天赋异禀,力可举鼎。

日后统御西楚的亦是他。

沉吟须臾,张晨提议:“便唤作‘羽’如何?”

项燕喃喃复述:“单名一个‘羽’项羽?”

张晨颔首,继而解说:“观此子天资非凡,‘羽’字寓意扶摇直上、翱翔九霄,恰与他的潜力相符。”

项燕听完,立时眉开眼笑:“扶摇直上,翱翔九霄!”

“妙极,妙极,妙极!”

“这孩子就唤作项羽罢!”

言毕,项燕朝张晨拱手致谢:“多谢仙人赐名!”

众人见状,项荣、项梁等亦随之拜谢:“多谢仙人赐名!”

张晨含笑摆手:“无须多礼。”

“羽”字背后另有深意,张晨未予点破。

羽由两刃构成,一刃向外,一刃向内,预示项羽将来虽功绩卓着,却也福祸相倚,吉凶难料。

不过眼下项羽年幼,这话自是不会说出。

随后,项燕将项羽交付侍女照料,随即困惑地询问张晨:“仙人今日光临寒舍,所为何来?”

“若仙人有所需,只管吩咐,我项家定竭尽全力襄助!”

看着张晨凭虚而至的神通,项燕怎敢怠慢,甚至盼着张晨多提要求,好让他留下长久居住,使项家沾染仙气,世代兴旺。

听闻项燕主动提及,张晨心下偷笑:“果然是个老谋深算之人,不愧是楚国名将!”

“识时务者为俊杰!”

张晨到访项家,开门见山地说要查阅他们家珍藏的兵书典籍。

项燕听后颇为紧张,急忙表示这是项家的荣幸,并主动提出将所有书籍搬来供张晨阅览。

张晨却挥退了这一提议,说自己可以直接去书房翻阅即可。

同时嘱咐项燕莫让人打扰他的读书时间。

紧接着,他又转向焰灵姬,建议她若有兴致的话,可以让鲸鲵指点她的修炼。

得知只能由鲸鲵代为指导,焰灵姬虽稍觉惋惜,但转念一想,鲸鲵一直随张晨修行且颇有成效,也就释怀了。

而鲸鲵则恭谨地应承了主人的要求。

焰灵姬无论是容貌还是身材,在秦帝国都属于顶尖层次。

昔日若遇此事,鲸鲵或许会有所迟疑,但如今她与张晨已有亲密往来,自然毫无顾忌。

张晨许诺,将来焰灵姬会是他修仙路上的伴侣。

即便焰灵姬得张晨垂青,也须唤她一声“姐姐”。

项燕听罢张晨之言,连声答应:“是是是!我即刻安排,仙人于我家期间,任何人不得靠近藏书房。”

稍作思索,项燕又关切询问:“仙人,是否需厨房备些膳食款待?”

张晨摇头说:“不用了。

我已能辟谷,无需饮食。”

话音刚落,他又面向焰灵姬补充道:“不过她若有需求,替她准备些吃的便是。”

毕竟,他与鲸鲵皆已达辟谷境界,而焰灵姬才初入门径。

听闻此言,项燕忙向焰灵姬致歉:“仙女若需用餐,尽可吩咐下人。”

“莫要客气!”

因张晨先前提及鲸鲵和焰灵姬是他身边侍女,项燕自然也将焰灵姬看作“仙女”。

张晨心中暗暗赞赏:“果然仙人的气度,超凡脱俗!”看向焰灵姬时,她勉强挤出一抹笑意,点头回应。

心底思量:“竟有人称我为仙女,实在意外。”随即又感叹,“但我更渴望成为真正的那种存在。”

想到这里,她对鲸鲵早就能跟随张晨产生几分羡慕。

此时,项燕建议道:“仙人,我带您去藏书房?”张晨含笑摇头:“不必了,我已知其所在。”自踏入项家那一刻,他的神识便已覆盖全族。

凭借这等感知力,藏书房的确切位置自然了然于胸。

说完,他心念微动,施展大挪移之术。

刹那间,张晨身影在原地消失,再次现身时已在藏书房内。

目睹此景,项燕、项荣、项梁等人无不震惊。

项燕不禁再次赞叹:“这就是仙术的力量!”

与此同时,藏书房里,张晨环顾四周,满架书籍令他略感惊讶。

他原本以为,像儒家、道家、阴阳家这般的大宗派才会藏书丰盛。

没承想,仅属兵家的项家,竟也有这么多典籍。

随即他心中一动,恍然大悟:“兵家虽无明确分支,却集天下智慧于一体。”

“这里除了常见的兵法,想必还记载着各国历史战例。”

总而言之,哪里有战争,哪里就有兵家相关的衍生。

所以,兵家在诸子百家中算较常见的。

张晨满怀期待:“不知此次查阅家典籍,会有何收获?”

念头刚起,几排书架上的书籍整齐飞起,在他周遭悬浮。

同时,他以神念快速浏览这些书籍。

转瞬间,他对兵家的认知提升许多。

兵家,位列诸子百家,专精于军事理论的研究与实战应用。

关于兵家起源,众说纷纭。

有人称源于九天玄女,是仙人传授人间的兵法;有人认为始祖为吕尚,即姜太公;亦有人主张源自法家,是从法家中分离出的一支。

但大多数人认可的说法,出自兵家至圣孙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1981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