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大秦:弃婴觉醒,我成鬼谷妖孽

作者:沐黎九九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315章 刑家解剖人体

书名:大秦:弃婴觉醒,我成鬼谷妖孽 作者:沐黎九九 字数:3.3千字 更新时间:07-16 07:55

高景一时语塞,反问:“陛下如此想也就罢了,你怎也如此想?”

盖聂反问:“难道不是吗?”

“……”

高景轻叹,承认:“好吧,确是如此……但我向来不喜阴谋。”

盖聂同样叹了口气:“景公行事磊落,即便布局,也是光明正大的阳谋……看来盖某已别无选择。”

高景直言:“没错,你寻得天明之时,便已无退路。”

世人皆传,高景能洞察人心,精准预判各色人等的抉择。

如盖聂,既已寻得天明,依其性情,定将携天明离去……这一步,已使他步入高景的布局。

盖聂叹息:“既如此,景公何必再见盖某?”

“我是为蓉姑娘而来,你不过是顺道。”

高景微笑:“陛下与我都有一句话赠你——随心而动。”

盖聂复述:“随心而动?”

“正是。”

高景起身:“你为陛下守护天下多年,如今天下安定,你可为自己而活,随心而动,无愧于心。”

盖聂眼神微闪,苦笑:“盖某已成景公棋局一子,或许唯有如此,方能确保景公布局无误。”

“机智!”

高景笑得更欢:“你不单是我的棋子……被送至此,你也步入了墨家的计划。”

盖聂愕然:“墨家?哪个墨家?”

墨家早已 ** 四散。

百家学宫有墨家,科院有墨家,民间亦有墨家……反对帝国的叛军之中,亦有墨家身影。

高景思索片刻:“应是燕墨……你无需多想,蓉姑娘救你一命,她若有难,你可会出手?”

盖聂毫不犹豫:“当然!”

高景摊手笑道:“所以啊,你这性子就别再纠结棋子之事,随心即可!”

盖聂深吸一口气:“盖某明白了。”

……

高景取来一本医家典籍,径自坐在屋檐下阅读。

不久,高月领天明至院中,指着一堆柴火:“今 ** 把这些柴劈完。”

天明握着斧头,满脸不愿,小声抱怨:“这是什么破规矩……”

话音未落,他忽然眼睛一亮,指着高景:“你看他,他也不干活!”

高景一愣,满脸困惑。

班老头尴尬现身,道:“此乃墨家祖师所立之规,一日不劳作,则一日不食,劳作与饮食相当。”

高景面露疑惑,反问:“此真是墨家之规?”

班老头难以瞒过高景,此实乃农家“勤耕织,保衣食无忧”之理念,后被禅宗采纳,演变为“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制。墨家并无此规。

墨家虽崇勤劳,却与儒家“劳心者治人,劳力者受人治”相异,更重分工合作。农家亦非仅务农,亦涉政务,同样讲究分工。

班老头眼珠一转,对天明厉声道:“还不速去劳作,否则晚餐无着!”言罢,狼狈逃回屋内。

天明愤愤不平,质问高景:“为何你不用劳作?”

高景笑答:“我来时携有资财与药材,而你呢?”天明无语,只能拿起木柴泄愤。

盖聂悄然起身,倚门静观。

天明耐不住,向高景道:“闻君之剑锋锐无比,能否一观?”

高景头也不抬,随手掷出腰间轻吕剑:“小心,此剑颇重。”

轻吕剑在半空盘旋,稳稳落地。天明惊讶,放下斧头跑去。他拔出剑,却因剑重而踉跄。

天明细看之下,惊道:“如此之重……咦?剑已断?”

高月好奇旁观。盖聂接过剑,挥动一下:“此乃轻吕剑,实为重剑。”

天明皱眉:“何为轻又重?大叔,好了吗?”

盖聂解释:“轻吕剑乃义气之剑,名轻意重。唯有能承受其重者,方能发挥其力。”

天明挠头:“大叔,此剑虽重,我却能拿动,似乎不难。”

盖聂轻抚天明之头:“不同,能承其重者,世间唯眼前此人。”

天明一脸茫然:“太复杂了,不懂。”

“你还年幼,日后自会明白。”

盖聂将剑归还高景。高景接过,插回鞘中,对天明笑道:“别听你大叔的,剑不过工具,没那么玄妙。你大叔离了渊虹,难道就不是剑圣了?”

“大叔确实非凡!”天明自豪言道,随即探问:“闻你亦不凡,与大叔相较,孰强?”

高景含笑回应:“我非好斗之人,一生仅两度交锋,一次险丧命,一次戏弄了几位老者。”

“咦?”天明愕然,其姐亦道:“但班老言你更胜一筹,超越大叔。”

高景无奈合卷,道:“士兵善烹,便强过其他士兵?你大叔剑法超群,医术能比蓉姑娘?各领域不可混为一谈。各有所长,难以概论强弱。”

天明半解半惑:“我仍觉大叔最棒,梦想成其模样。”

高景微笑:“欲成其人,须下苦功。”

天明苦恼:“大叔太强,我茫然无措……”

高景沉思片刻,问:“‘呆若木鸡’之意,你可知?”

“呆若木鸡?”天明挠头疑惑。

高景释疑:“昔有齐宣王,好斗鸡,命纪渻子育常胜之鸡。十日,宣王急问可斗否?纪渻子言:未可,其骄。再十日,遣人探,曰:未可,闻声见影即动。又十日,宣王亲召,纪渻子仍言:未可,其怒视且盛气。宣王疑:怒视盛气,非勇猛乎?纪渻子答:勇猛斗鸡,岂有常胜?十日后,纪渻子告:可矣,此鸡闻鸡啼,无动于衷,状若木鸡。他鸡见之,皆逃不战,此鸡已无敌。”

言毕,高景问:“悟否?”

天明摇头:“未……”

高景正色:“纪渻子训鸡,初敛其骄,次敛其形,再敛其斗气……欲无敌,须如‘呆若木鸡’,敛神定心,沉气专注。儒家云:诚意、正心、修身。”

盖聂神色复杂,对天明曰:“此乃真谛,铭记于心。”

天明点头:“明白些许,大叔。”

高景指斧:“既悟,何不继续伐木?”

天明扮鬼脸,持斧奔去。

盖聂向高景行礼后紧随其后。

端木蓉悄然出现在高景身后,轻声道:“你待他与众不同。”

高景微笑回应:“不过是个故事,有何特别?”

端木蓉在他身旁坐下:“愿听你讲故事的人寥寥……你很器重他?”

高景摩挲着手中的书籍:“他虽性格跳脱,但天赋异禀,若能沉淀心境,未来的成就或许超越盖聂。”

能以烹饪悟武,一眼学会道家绝技雪后初晴……此等天赋,确是主角光环。

端木蓉犹豫道:“他的身世……”

“身世岂能决定人生轨迹!”高景打断,目光温柔地望向身旁的端木蓉,“因出身带来的危机,轻易杀戮非儒家之道,儒家倡导教化。‘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你可曾听闻?”

“‘量’乃胸怀,‘度’为行事尺度……”

言及此,高景望向一旁静立的高月:“胸怀狭隘,至多失君子之名;行事无度,则枉为男儿。姬丹便是行事无度的例子,身为燕国太子,竟妄图刺杀秦王,置燕国民众安危于不顾?”

高月怒目而视,大声 ** :“你这个坏人,凭什么这么说?”

端木蓉连忙安抚高月,担忧地望向高景。

高景淡然处之:“难道不是吗?无论刺杀结果如何,燕国都将陷入灾难,此乃姬丹行事无度的后果。若非我亲征燕国,百姓伤亡更重。王离攻陷蓟都时,虽严令不准伤害百姓,但权贵死伤无数,皆因姬丹行事无度。若蓟都之祸蔓延至整个燕国,后果不堪设想。姬丹可曾反思?”

高月泪流满面,倔强地盯着高景。

端木蓉无奈道:“月儿还小……”

高景神色严肃:“正因年幼,才需树立正确观念……”

见高月泪如雨下,高景言语卡顿,略显尴尬:“孩童需从小教导……罢了罢了,别哭了,我认输!”

言罢,高景起身回屋。

端木蓉心疼地为高月拭泪。

高月抽泣道:“蓉姐姐,他说的是真的吗?”

端木蓉一时语塞。

此后数日,高月望向高景的眼神总让后者心生寒意。

欺负孩童,令其落泪,高景虽是为了借高月之口传话给姬丹,所言非虚,心中却难免愧疚。

“孔子于《论语》中言,宁武子,国治则智,国乱则愚。其智可及,其愚不可追。”高景叹息,言:“真乃愚不可及。”

端木蓉惑而问:“此言何意?”

高景释疑:“宁武子,乃卫国正卿宁速之子宁俞,谥武,故称宁武子。卫文公时,国泰民安,宁俞活跃于诸侯间,屡盟会,士人皆愿归卫。至卫成公,昏庸无能,国力衰,众臣逃离,唯宁俞坚守,力挽狂澜。此举,世人皆视为愚。孔子评之,君明则智,君昏则愚。其智可及,愚则无人能及。”

端木蓉悟,佯怒:“你暗讽我!”

“子行偏,正道不言,吾欲教之,反成罪人。”高景无奈,阻端木蓉言,道:“我所知‘气说’已尽告之……该行矣。”

端木蓉惊:“你要离去?”

闻高景言别,端木蓉心情难辨,失落与释然交织。

高景在此,墨家行事谨慎,计划亦延后。端木蓉深知此点,内心不舍,却无言挽留,唯沉默以对。

高景笑慰:“桑海再会,届时邀医家入百家学宫,勿再拒我!”

端木蓉拒:“我已入墨家,不再入百家学宫!”

“桑海乃儒家之地,墨家前去岂不自寻烦恼?”端木蓉又言。

高景笑摇头:“念端前辈若知医家自居墨家,恐难安息。”

端木蓉嗔:“勿以师傅玩笑!”

高景大笑:“墨家鬼神之说,‘明鬼’警醒世人,有何不妥?”

端木蓉瞪目,冷艳中透娇俏。

“罢了,不言此。”高景忍笑,“医家发展,需借百家学说,尤道家、阴阳家。刑家解剖人体,验证所学,亦有益医家。然你不喜欢,便留待后人吧。”

端木蓉好奇问道:“你创建百家学宫,究竟意图何在?若论治国,儒家已足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050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