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大秦:弃婴觉醒,我成鬼谷妖孽

作者:沐黎九九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23章 超凡脱俗

书名:大秦:弃婴觉醒,我成鬼谷妖孽 作者:沐黎九九 字数:3.2千字 更新时间:07-16 07:54

在场聆听荀子讲学的还有其他重要人物,例如齐鲁三杰之一的李斯以及韩非。

当众人专心致志地倾听时,一名儒生急匆匆闯入,打乱了讲学。

韩非等人面露疑惑,荀子也停止了授课。

片刻之后,荀子皱眉问:“为何这般慌张?莫非不知我正在讲学?”

儒生急忙答道:“庄外有纵横家的鬼谷子来访。”

此言一出,在场所有人尽皆震惊。

伏念三兄弟、韩非、李斯等人对纵横家鬼谷子的名字皆有所耳闻。

荀子却满脸惊愕,“他为何会来?”随后再次确认:“真是鬼谷仔来访?就他一人吗?”

旁边之人立刻摇头回道:“并非独行,鬼谷仔前辈身边还带着一个看来两三岁的小童。”

此话出口,荀子愣住了。

他脑海里瞬间浮现出当年与鬼谷仔、北溟子在道家天宗发现的那个孩子,依时间推算,年纪也相仿。

荀子低声自语:“难道真是那个孩子?”

他并不知晓,张晨的真实年龄仅一岁多,因幼年受鬼谷仔悉心照料,加之真气调养,且发育较速,故而显得比实际年龄大。

想到这里,荀子内心颇为激动。

尽管张晨被带走已过一年多,荀子依然时常挂念着他,常为当初未能将其纳入门下感到遗憾。

如今能再见到这位天赋异禀的孩子,他怎能不兴奋。

荀子心中疑虑,喃喃道:“如此天资的孩子被鬼谷仔道兄收留,本该视为珍宝,藏于鬼谷才是。

为何此刻要带到这里来?莫非回去后发现那孩子不适合纵横家,所以要交给我?”

想到这里,荀子愈发焦急,急切地道:“快!随我去迎接!”

“若是怠慢了道兄,我难辞其咎。”

话毕,荀子匆忙离去。

韩非、李斯、伏念等人见状,均现出惊讶之色。

在他们看来,荀子一贯沉稳如山,今日却如此失态,实属罕见。

伏念疑惑询问:“师叔为何突然这般激动?纵使鬼谷仔前辈亲临,也不必如此。”

颜路猜测:“或许纵横家出了什么大事?”

张良思忖片刻,摇头道:“应当与鬼谷仔前辈身边的那个孩子有关。

方才师叔听到孩子的消息,才会有此反应。”

韩非提议:“与其猜测,不如前去一看究竟。”

话音刚落,伏念三人仍未动身。

稍许之后,伏念神色凝重地表示:“师叔让我们留在原处,我们不能私自行动。”

“若是让师叔知晓,必然会被训斥。”

韩非听完这话,扫视了伏念三人一眼,无奈摇头苦笑:“如此的话,我就独自前往好了。”话音未落,韩非已迈开步伐赶去。

与此同时,小圣贤庄的大殿之内。

诡谷仔与张晨已然在此等候。

很快,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匆匆而至,正是荀子。

他看见诡谷仔和张晨后,目光停留在张晨身上,随即眼中闪过一丝惊喜。

接着,荀子缓步走近两人,温润一笑说道:“道友光临寒舍,真是令敝地增色不少!”

小圣贤庄的大殿里,诡谷仔与张晨站起施礼。

礼毕,张晨再次深深鞠躬致谢:“晚辈张晨拜见荀子前辈。”

“当年于道家天宗山下,多亏前辈搭救!”

……

张晨的言语证实了荀子的推测。

眼前的张晨,正是他与诡谷仔、北溟子所救的那个少年。

荀子听闻此言,嘴角泛起慈爱的笑容。

由于曾经体会过“无法展颜”的痛苦,荀子在小圣贤庄勤加修炼,最终成就了如今这般和蔼可亲的模样。

荀子急忙上前扶起张晨,含笑询问:“好孩子,快起来!我听闻道友带来一个孩子,我想必是他,果真不错!你在诡谷生活得如何?如若厌倦了那边,可以来这里居住,小圣贤庄的大门永远向你敞开。”

听完这句话,张晨略显窘迫,未曾想到荀子一开口便是这等提议,在诡谷仔面前岂不是公然挖墙脚?他下意识看向身旁的诡谷仔,毕竟荀子是他的救命恩人,不便直接回绝。

果然,荀子话音刚落,张晨察觉到诡谷仔脸色微变,立刻将其护在身后,仿佛害怕他会真的被荀子劝服。

“荀老儿,我好意带你相见,你倒好,当着我的面挖墙脚!”诡谷仔愤愤不平地说道,“早知如此,我就不来了!真是恩将仇报!”

荀子缓缓说道:“那时不过是你的机缘巧合罢了,孩子年幼,什么都不明白。”

“纯粹是偶然之举,才选中了你。”

说到这里,他再次瞥向张晨,继续道:“你既然将这小子送至我这儿,是不是觉得儒家更适合他?”

荀子这般说并非毫无依据。

当时张晨被诡谷仔带走时,仅仅是个襁褓中的婴儿。

即使过去了这么久,现在也不过是一岁多,将近两岁的年纪。

这么小的孩子,依照荀子的看法,绝不可能对习武产生兴趣。

而且,以诡谷仔的能耐,或许很难教给张晨太多东西。

相比之下,儒家显然更适宜这个年龄段的孩子。

小孩子总要从识字读书开始学起。

经过一番对比,荀子越发确信自己的判断。

他揣测,诡谷仔特意把张晨领至儒家的小圣贤庄,是期望荀子教导他读书写字。

等张晨稍大些,再视情况而定。

想到此处,荀子不禁暗自窃喜:“若这孩子留在儒家,想让你带走可不容易!”

荀子对自己所学深具信心,确信只要张晨留下,便能彻底熄灭他习武的想法。

然而,诡谷仔听后冷笑一声:“荀老儿,你未免太乐观了。”

“我带张晨前来,不过是为了让他见识见识你罢了。”

荀子立即露出怀疑之色,反驳道:“你哪会这么好心?特意带他找我?”

“莫非是你自身才学不足,想让我指点这小子?”

“正是,这般资质,理当多读圣贤之书,而非一味修炼。”

“别装了!”

荀子拐弯抹角夸自己,诡谷仔索性直言:“自然不是!”

“况且这孩子早已识尽天下字,根本无需你教导。”

荀子脸上的疑虑更深,依然不信:“你在哄小孩吧!我从未听说过一岁的孩子能认全字。”

“即便在诡谷,自小在圣贤庄长大的孩子也没能做到。”

诡谷仔觉得争论无益,干脆转向张晨:“若你不信,可问他。”

看着诡谷仔笃定的样子,荀子有些疑惑。

他皱眉问张晨:“别怕,实话实说,你真识全字了吗?”

见荀子询问,张晨叹了口气道:“看来老头非要炫耀到底了。”

“这不是把我当成了随时可用的工具吗?”张晨颇感无奈。

但他的天赋荀子早已知晓,一岁识全字之事也不必隐瞒。

沉思片刻,张晨坦然答道:“师傅所言无误,如今我已通晓七国古今文字。”

听到此言,荀子眉头紧蹙,甚至有些恼火。

他难以置信一个一岁多的孩子竟能识全文字,更何况是七国古今的文字!这天赋实在令人难以想象。

荀子怀疑诡谷仔与张晨串通一气,对他更是愤怒,认为诡谷仔让如此有潜力的孩子误入歧途。

察觉荀子的疑虑,诡谷仔在一旁冷静说道:“若你不信,不妨考考这孩子。”

荀子立刻递过一本书,说道:“既然你说识得七国文字,那就念给我听听吧。”

这本书是他刚上课用的,还没来得及放下,就匆匆赶来。

这本书是儒家经典《孟子》,采用齐国文字书写。

看到这一幕,张晨接过书,开始高声朗读起来。

“彼一时,此一时,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地利人和,舍我其谁,绰绰有余。”

听着张晨清晰流畅地念出书中内容,荀子惊讶得哑口无言。

一旁,诡谷仔得意地说:“怎么样?现在信了吧?”

在小圣贤庄里,荀子听见张晨毫无差错地背诵完《孟子》,心中震撼至极。

他怎么也没想到,张晨竟能够精准无误地念出这部以齐国文字记载的经典。

要知道,《孟子》中有不少罕见字词,加之齐国文字的独特之处,这岂不是表明张晨真的通晓所有汉字了吗?不仅如此,他还居然精通七国文字!

当荀子缓过神来,他迫不及待地询问诡谷仔:“这是怎么回事?”连声音都有些颤抖。

仅仅一岁多便能识全字,掌握七国文字!这对荀子来说简直不可思议。

看着荀子惊愕的模样,诡谷仔内心暗喜。

随后骄傲地回应:“还有别的可能吗?这当然归功于我!”“世间懂得教导识字的人可不只是你们儒家。”

荀子听后,不禁翻了个白眼。

紧接着,他断言道:“尽管你的武艺高强,但在读书识字方面却相差甚远!教授武艺或许可行,可要让一个孩子识遍七国文字,绝无可能!”

说到这里,荀子再次看了看张晨,显然不相信诡谷仔有这样的教学能力。

他充满信心地补充说:“即使孔子或者老子复生,也不可能在一岁多的孩童身上实现这样的成就。”

*

然而,话音未落,荀子突然住口。

回忆起初次见到张晨时三人的共同判断——认为他是一个百年难得一遇的奇才,他开始有所动摇。

于是试探性地问诡谷仔:“难道张晨的天赋远远超出我们的预料?”

诡谷仔没有隐瞒,坦然点头:“果然瞒不过你。”“这孩子的天赋确实超凡脱俗,远胜常人。”从幼年起,他便是那种一点即通的聪明孩子。

即便是简单的识字,教一遍就能学会。

得知这一情况时,我高兴得几夜未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9086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