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大秦:弃婴觉醒,我成鬼谷妖孽

作者:沐黎九九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279章 此举仅为以防万一

书名:大秦:弃婴觉醒,我成鬼谷妖孽 作者:沐黎九九 字数:3.2千字 更新时间:07-16 07:55

赵高大喜:“那以后劳大良造多费心。”

高景道:“你对公子倒是尽心。”

赵高正色:“大王之命,赵高岂敢怠慢!”

高景轻笑,不再多言。

至府,赵高辞别。

胜已候,急迎:“主人,公主在府候您。”

高景笑:“阴嫚来了?焱妃、焰灵姬未闹吧?”

胜茫然。

高景摇头而笑,步入府中。

后院,高景入门即见焰灵姬正环抱一根硕大的房柱,竭力欲将双手相扣。

赢阴嫚与焱妃在一旁窃笑。

高景忍俊不禁:“此乃何举?效仿抱柱之信乎?”

闻声,赢阴嫚雀跃奔至,满目柔情:“阿景,你归来了。”

“嗯,归矣。”高景笑着轻抚其首,牵起她手,又向随后而至的焱妃颔首:“绯烟,我回来了。”

焱妃眼中闪烁着喜悦,躬身行礼:“君上!”

焰灵姬仍在竭力尝试。

高景携赢阴嫚走近,笑问:“在玩何游戏?”

焰灵姬不甘心地放手,噘嘴道:“她们说我抱不住此柱……”

高景下意识地瞥了眼焰灵姬胸前,心中暗想:如此丰满,如何能抱住?

但见赢阴嫚满脸喜悦,焱妃却羞涩地移开目光,想来是焱妃从中作梗。

正欲开口,焰灵姬忽地挽住他臂膀:“你刚才所言‘抱柱存信’是何意?”

望着她美丽的脸庞与狡黠的眼神,高景不禁轻笑,当着赢阴嫚与焱妃的面,轻吻了她。

焰灵姬岂会不知焱妃在怂恿赢阴嫚戏弄她?她此举,更像是以装傻来取悦赢阴嫚。

“是啊,阿景,抱柱存信是何意?”赢阴嫚亦问。

高景道:“此乃庄子《盗跖》篇中的故事,有名尾生者,与心爱女子相约桥下。女子未至,尾生宁抱桥柱溺亡而不离。庄子借此批评儒家之‘信’过于刻板,不知变通。”

赢阴嫚听后眼眶泛红,望着高景:“若是我,亦不离!”

焰灵姬急道:“还有我,我也不走!”

高景心生柔情,笑道:“两个傻瓜,未解庄子之意乎?需知变通!”

赢阴嫚笑而不语,望向焰灵姬,眼神愈发亲近。

片刻后,高景附于焰灵姬耳畔,低语几句。

焰灵姬眼眸骤亮:“真的?”

高景点头:“自然是真的。”

焰灵姬嘿嘿一笑,目光不自觉地投向焱妃。

焱妃无言以对。

……

夜深,赢阴嫚陪伴高景许久,终因疲倦回房歇息——大良造府已成她的家。

焰灵姬对焱妃投以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随赢阴嫚离去。

当屋内仅余高景与焱妃,焱妃终启唇,声音中带着一丝忐忑:“我……”

高景迈向她,凝视着这位尊贵的女子,轻问:“该受责罚吗?”

焱妃沉默,轻点螓首以示应允。

高景满意颔首,将她拥入怀,共躺于榻上……

房门悄然开启,焰灵姬一脸狡猾,悄然步入。

沉浸愉悦中的焱妃睁眼,瞥见焰灵姬一脸兴奋,不禁惊呼,双手掩面,羞于以对。

焰灵姬凝视着,嘴角勾起一抹笑意:“捉弄我的账,该算算了……”

高景笑言:“解气了?”

“嗯嗯!”焰灵姬笑答。

焱妃脸颊绯红,捂着脸,低声咬牙道:“出去……”

高景笑道:“这才是真正的惩罚!”

数日里,焱妃连望向焰灵姬的勇气都无。

赢阴嫚对此困惑不已,初时焰灵姬不是还畏惧焱妃吗?何以局势突变?

高景趁此间隙,前往视察已竣工的百家学宫。

学宫内喧嚣之声,已初露稷下学宫之风貌。

向各家主事传达颍川学宫邀请后,高景便不再插手。

诸子百家皆欲推广自家学说,此番良机,加之富饶的颍川,自不会拒绝。

果然,未几,百家学宫选出十余人,准备随高景前往颍川执教。

数日之后,扶苏出行准备就绪,高景便率众启程。

来时一车两人,归时却已是三十多辆马车,外加千名秦锐士随行。

颍川郡守府。

卫庄、韩非、张良被召见时,恰逢高景与一位气质高贵之人低语。

张良依礼行礼:“见过郡守!”

卫庄与韩非则显得随意许多,连行礼都省了。

韩非笑问:“师叔,这位是?”

高景答:“此乃扶苏公子。”

“公子?”三人皆是一怔。

此时代,能称“公子”者,唯有各族显赫子弟。

“正是,秦王长子。”

高景确认了他们的猜想,笑道:“扶苏公子此行乃来接任颍川郡守之位。”

张良尚能保持镇定。

韩非则默然不语。

卫庄冷冷问道:“他任颍川郡守,那你呢?”

“我将前往三川郡,此番召集你们,便是想听听你们的意见,是留在颍川,还是随我去三川。”

高景解释一番,又对扶苏介绍道:“此乃张良,张子房,张家五代为韩国之相,颍川郡事务皆由他打理得井井有条,可见其才能。”

扶苏郑重行礼,言道:“扶苏拜见张良先生!”

张良回以礼数,回应:“张良拜见扶苏公子。”

“此位乃韩非,昔日韩国九公子,颍川郡之法令皆出其手,编纂、推行、执行,无一不精。”

扶苏再度行礼:“扶苏拜见韩非先生,先生才情卓绝,父王时有提及,扶苏亦曾研读先生之作,受益良多!”

韩非亦不再缄默,还礼道:“韩非拜见扶苏公子。”

“这位冷峻之士乃卫庄,鬼谷纵横之杰,颍川郡之安定,百姓之安康,皆因他之功。”

扶苏满怀敬意:“扶苏拜见卫庄先生,盖聂先生亦常言及您!”

卫庄神色微和,回礼:“见过扶苏公子。”

扶苏之随和真诚,令三人颇有好感。

高景含笑言明此行目的:“吾此行咸阳,意在说服大王,令扶苏公子早日历练。公子尚无治理经验,贸然登基,施政有误,后果难料。故而提前学习,以备将来。”

扶苏诚挚行礼:“先生言,三位去留自决,但扶苏年幼无知,恳请三位留下,真心求教!”

言罢,深深鞠躬,久不起身。

卫庄三人相视,面露犹豫。

高景沉默旁观。

韩非终不忍,上前扶起扶苏,苦笑:“公子请起!”

卫庄忽转向高景,问:“你确定他乃未来秦王?”

高景摊手:“此事难以定论,只看治理成效。未来几年,尚有胡亥,亦将治理一方,或将二者中选。”

卫庄又问:“那胡亥,性情如何?”

高景微笑:“扶苏倾向儒家,心怀仁德;胡亥则倾向法家,心思复杂……言尽于此。”

卫庄沉默片刻,向扶苏行礼:“我愿留下。”

扶苏大喜,连忙行礼:“多谢卫庄先生,扶苏若有错处,还望先生不吝赐教!”

“自当如此。”卫庄冷淡回应。

张良轻叹:“张良亦愿留下,辅佐扶苏公子!”

“多谢张良先生!”

唯独韩非未表态,众人目光聚焦于他。

韩非苦笑:“我还有何选择?昔日或会选胡亥,因其倾向法家。但观今日颍川百姓,师叔之‘民法’较我之‘王法’更得民心……我亦留下!”

扶苏诚挚致谢:“韩非先生及诸位,感激不尽!扶苏必当勤勉向学,不敢有丝毫懈怠。”

一行人礼毕,言:“我等拜见公子!”

高景点首示意:“无需多言,尔等先回,我带扶苏公子四处看看。”

三人告退。

待三人离去,高景携扶苏漫步,问道:“公子以为,他们三人何故留下?”

扶苏微愣,答:“莫非非因扶苏诚邀?”

“诚然有之,却非主因。”

高景笑释:“韩非心系韩国宗室与宗庙于颍川,恐离后宗室遭难;张良亦然,张家需他支撑;至于卫庄,欲与师兄盖聂一决高下,以定鬼谷传人。”

扶苏若有所思:“原来如此?”

高景笑道:“世事不可尽观表象!我虽许其自由选择,实则……”

扶苏领悟:“实则他们别无选择!”

高景续言:“若我守颍川,公子赴三川,命三人辅佐,公子以为如何?”

扶苏思索片刻,答:“定会前往。”

“何以见得?”

扶苏道:“因他们信先生,先生在,则无忧。”

高景赞许:“公子睿智!此即为君之道。若无臣子信服,何以令其竭诚?”

扶苏感慨:“先生之言,扶苏铭记!”

行至一破败宅前,斗笠人突现,单膝跪地。

高景介绍:“此人蓑衣客,唯我所知。”

“唯先生知?”

扶苏惊讶望蓑衣客:“张良等三人亦不知?”

“起身吧。”

高景令蓑衣客起,道:“君王居高位,易受蒙蔽。我以内 ** 张良,司法托韩非,治安予卫庄,三人皆韩人,公子可知我何以如此信任?”

扶苏惑:“非因情谊深厚?”

“公子切记,情不碍事!”

高景面色凝重:“情谊归情谊,人心难测,为君者切忌感情用事。我之所以敢托重任,是因我有他眼——‘七零三’蓑衣客即其一。”

张良负责内政,从我财政的细微之处,他或许能揣测我正在秘密集结力量,但他聪颖过人,不会深究。

我追求的正是这种模糊不明的状态,扶苏公子可知其中缘由?”

扶苏沉思片刻,试探性地问:“是为了震慑他人?”

高景颔首:“没错!张良察觉到我暗藏的实力,自是不敢轻易行动。”

扶苏轻叹:“如此,是否显得过于……”

“冷酷?”高景代为说出,随后笑道,“君王自称‘寡人’,此举仅为以防万一,无损我与他们的情谊。”

扶苏迟疑:“但这样的情谊,似乎淡薄了些。”

高景面色凝重:“这是身为君主不可或缺的手段!”

扶苏低声言:“我略懂先生为何劝阻我学儒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99265s